摘要: 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時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怎樣才能使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呢?根據(jù)學科的性質來安排教學;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操作性強;規(guī)范制度,嚴密組織;溝通情感,建立和諧課堂氛圍等等。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b)-0000-00
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時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學生有無進步和發(fā)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講究效益的活動。教學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學得不好,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很認真,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
1.根據(jù)學科的性質來安排教學
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應該按照體育課程的性質安排教學。
(1)以動為主,但也要適當安排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健康意識的教育。
(2)要有適宜的運動量,安排要科學,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鍛煉身體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在教學設計中,應對各項練習的時間和數(shù)量,做出比較具體的預計。要改變追求形式上的活潑和熱鬧,而實際學生得不到有效鍛煉的做法。課的最高心率不超過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運動密度應在40%左右。
(3)加強技能技術的教學。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與發(fā)展學生的身體,既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又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xiàn)體育課程其它目標的主要載體。因此,課堂教學應以運動技能教學和學生的身體鍛煉為主線來進行,把運動參與、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目標融人其中。
(4)嚴格按照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來安排教學。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鍛煉學生的身體。要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來組織實施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2.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操作性強
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發(fā)展與評價等功能。為此,制訂的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可行,是可以檢查、可以觀察和可以評價的。如果課堂教學目標過于抽象和寬泛,教師則不明確這堂課要教成什么樣子,學生則不知道這堂課要完成哪些任務,其結果必然是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達成到什么程度,均難以進行檢查和評價。這種教與學的盲目性與隨意性,是必須改變的。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主要是指目標可以貫徹落實,可以達到預期結果。為此,制定的教學目標,應該符合教師、學生和場地器材的實際;符合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的進度;具有組織教法的保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3.規(guī)范制度,嚴密組織
規(guī)范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為了保證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實施課堂常規(guī),不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對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設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課堂常規(guī)制定后,應該嚴格執(zhí)行,作為師生體育課堂教學共同準則。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內容,不應經常變動.必須有一定時期的穩(wěn)定性。對于違反課堂常規(guī)的學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4.溝通情感,建立和諧課堂氛圍
教與學的和諧是體育課有效教學的關鍵。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形成與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是形成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因素。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氣氛是通過教師培養(yǎng)起來的,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注意力至關重要。師生雙方情感的協(xié)調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關系,需要以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建立為基礎,以此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體育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少說些教條的話,力求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活動設計要多一些趣味性、游戲性練習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練習任務完成,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
5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1)引導幫助學生是體育課有效教學的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體育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巨大的,特別是新的練習項目,教師的引導直接將學生帶人,在學生出現(xiàn)困難或者掌握不準的時候,必要的幫助也是給學生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從而激勵學生完成整個學習和提高過程。
(2)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的方法。因此,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可見,教師的示范對于取得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練習時靈活分組。根據(jù)課程目標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組方法如性別分組、技術分組,自由搭配等,充分發(fā)揮分組后體育組長和骨干的力量,學生在練習時有目標、有競爭,有幫助,有快樂。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性,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助的幫學氛圍,在熱烈、輕松、愉快中做到寓教于樂。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課堂的氛圍。每堂課要留出時間給學生自主活動,他們在這段時間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體育,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體育觀點;體育教學要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提倡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的體育教學觀。
6設立合理的密度、強度,縮小個體差異
課中無論是安排游戲還是技能教學或是素質練習,教師要把握好課的密度。組織調動隊形要各環(huán)節(jié)緊湊,減少浪費時間,盡量給學生多的時間來練習。安排素質練習要合乎實際,縮小個體差異,堅持區(qū)別對待原則,科學安排練習的強度,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讓每位學生都得到鍛煉,使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
7.改變評價方式.構建評價體系
學習評價的作用一方面是檢查學生掌握情況,一方面也是激勵學生認識自我、加強練習。評價可以是多種方式的組合,比如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評價等。對于不同的學生測試的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只要他每次有所提高都應該肯定他的成績,多加鼓勵和表揚。教師在教學中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根據(jù)每個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情況合理地進行評價,并構建發(fā)展性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度,構建發(fā)展性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