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梢姡囵B(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擴大信息量,就必須抓好語文閱讀教學。
大多數(shù)學生只愿意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閱讀的時候也是不求甚解地泛泛而讀,最終導致沒有得到知識的提升。一個沒有閱讀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主動探究、激活思維、養(yǎng)成求知興趣等作用。那么,到底我們該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
一、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
1.滿足學生閱讀的需要,提高閱讀質(zhì)量。及時引導兒童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不僅是閱讀的需要,而且是兒童心理的需要。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chǎn)生—期待實現(xiàn)—產(chǎn)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在學生擁有主體地位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在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自動開啟了。聽、說、讀、寫,應該是語文課堂上學生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十分不足,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脫節(jié),學生為寫作文而寫作文,寫作文的興趣一點點地被磨滅。
2.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二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xiàn)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小學語文老師要充分掌握兒童善于表現(xiàn)的特點,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兒童體驗成功,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表揚和批評。
3.注意力集中,看得快、想得快。閱讀,既是一種視覺活動,更是一種思維活動。它是視覺、理解力、注意力、記憶力的綜合活動。所以,要加快閱讀的速度,除了注意力集中(就是全神貫注),還要看得快、想得快。這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質(zhì)量的關(guān)鍵??词裁?,想什么?看這句話或這個句群,這幾行字說的是誰或什么,它怎么樣、是什么或干什么,想它說的是誰或什么,說的是什么意思,等等。進行分析、綜合,抓住了主旨主的句意、各段段意,理解得就快了,閱讀的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建議平時細心觀察和研究身邊的事情,遇事多深入思考,頭腦中想得多了,知道的也就會變多,另外讀書要集中精力,在精力充沛的時間有意識地養(yǎng)成高度集中、快讀的習慣。
熟能生巧??磿斓亩嗍且驗閷谐霈F(xiàn)的詞匯和特殊名次等熟悉或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像你讀一篇英語文章,里面的詞語你都會,但不怎么認識,要先查字典,看完的效果肯定不一樣??磿觳皇且幌履茏龅降?,是隨著自己知識的積累和生活閱歷慢慢提高的。
4.樹立拓展性閱讀教學觀?!墩Z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為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些基本理念,《語文新課標》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在這樣的教育觀下,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課本,但絕不能禁錮于課本。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拓展性閱讀教學觀,加速學生的拓展閱讀,能迅速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寬加厚。
二、掌握閱讀技巧
第一步:精讀。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再通解一章之意,這是傳統(tǒng)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談感受。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到的方法加以運用,養(yǎng)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步:默讀。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于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時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jīng)常伴有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
第三步:速讀。現(xiàn)代社會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視。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內(nèi)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第四步:寫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儲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只要我們更新觀念,把握教改方向,掌握教材的特點和規(guī)律,結(jié)合教學實際和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會有突破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