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篇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是整個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豐富的情境創(chuàng)設,實用易學的句型和表達法,以及與課文緊密聯(lián)系的話題和內(nèi)容,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并為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奠定了基礎。牛津教材可以說從三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了語篇,隨著年級的增加,語篇的難度不斷增加。以往我們都先教B和C板塊,再教語篇板塊,而且語篇板塊的教學都是把語篇肢解成一個個語法點教學,不是當做一個閱讀語篇整體教學。這樣的結(jié)果是: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會做語法題,不會說寫?,F(xiàn)在我們采用語篇整體輸入教學法,先教語篇板塊,讓學生對語篇有個整體理解,再詳細處理文中的語言點細節(jié)。但是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語篇中有很多生詞和句型,使學生理解語篇形成一定的困難。如何解決這問題,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就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談談認識和體會。
一、利用熟悉話題導入語篇,輕松感知語篇主題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諸如數(shù)字、電話、顏色、食品、學科、業(yè)余愛好、季節(jié)、問路等話題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因此,教師要抓住文本與學生生活的結(jié)合點,通過多種手段導入話題,讓學生在真實或虛擬的語境中感知對話文本。英語對話課的導入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按照話題,談話導入。談話導入法是指在新課呈現(xiàn)之前,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話題,使用英語進行自由的交談。5B The new term這篇語言材料主要講解學生所學的課程,教師可有意識地利用學生的課程表,針對課文中涉及的一些問題與學生展開對話。如: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 What day is it today? 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 What are they?學生很快就明白“what subjects”和“how many lessons”的意思,為閱讀課文輕松排除了語言障礙。在很清楚自己的課程設置的情況下,學生對英國學生的課程迫切想知道,于是就很有興趣閱讀課文,捕捉語篇中的信息。
2.按照話題,情境導入。情境是語言發(fā)揮其交際功能的場合,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衬苁箤W生更真切地理解語言材料。因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步入對話文本。如在教學Unit1 Public signs這篇語篇時,我讓學生看了我去常州淹城動物園的一些圖片,特別是帶有一些公共標志的圖片及人們不文明的行為,讓學生討論這樣做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呢?學生在情景中理解了標志的意思,我就自然引入公共標志的語篇教學,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語篇的主要意思。
3.按照話題,復習導入。復習導入法,即以舊帶新導入法,它是指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與新知識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已學知識,通過有針對性的復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傳授新知識的契機并自然引入話題。例如:學習牛津小學英語6A holidays課文主要講解中西方的節(jié)假日及人們的活動。由于節(jié)假日在五年級5A Unit 4 Halloween出現(xiàn)過,我就利用對話的形式和學生一起復習萬圣節(jié)在什么時候,人們通常干什么,由此引入其他節(jié)假日的日期及人們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探索。這種前后銜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自信、更積極地走入語篇文本。
4.設疑導入法。在導入對話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對話的內(nèi)容向?qū)W生巧妙地提問,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6A At Christmas這課主要講解圣誕節(jié)家人相互送禮物的故事。于是我在介紹完圣誕節(jié)的文化后馬上呈現(xiàn)一棵圣誕樹,上面掛滿了禮物,同時呈現(xiàn)Jim一家人的全家福照片,讓學生挖掘一家人互送的禮物是什么。學生好奇心很強,非常有興趣地閱讀文章尋找各自的禮物。
二、根據(jù)話題分段解讀,分化過長語篇
牛津版小學英語高年級教材中的對話篇幅長,語言點多,學生理解、掌握對話文本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導入對話后教師還要重點引領(lǐng)學生在整體感知對話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進一步解讀對話文本,以此達到突出重點,分解難點,理清脈絡的目的。一般而言,語篇可按話題的轉(zhuǎn)換或場景的變化進行分段解讀。如6A Unit 7 At Christmas這一單元的語篇可作如下處理。
1.Look and match 教師完整播放對話動畫,要求學生在整體感知對話文本的基礎上做人物和所得禮物的匹配練習。
2.Look and answer觀看背景部分動畫并回答相關(guān)問題。
Q1.Where were Jim’s family on Christmas Day?
Q2.When did they open the presents?
Q3.Where were the Christmas presents?
Q4.Who was very excited?
3.Look and choose觀看對話第一部分,做選擇題。
(1)Who is Jim’s grandpa’s present from?
A. Jim’s grandma. B. Jim’s parents.
(2)Did Jim’s grandpa like his present?
A. No,he didn’t. B. Yes,he did.
(3) What does Jim’s grandma like drinking?
A. tea. B. coffee.
(4)Who opened Jim’s grandma’s present?
A. Jim. B Jim’s grandma.
4. Look and judge 觀看對話第二部分,做判斷題。
(1)Jim got two presents from his parents.
(2)The skateboard and the calculator are Jim’s birthday presents.
(3)Jim only opened the present for his father.
(4)Jim’s mother likes the watch very much.
5.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dialogue by themselves.
讓學生們自己閱讀整段對話。
以上設計,在對話教學“整體—部分—整體”這一教學原則的統(tǒng)領(lǐng)下,將整篇對話文本分解成背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三大塊,并采用不同形式的練習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有側(cè)重、有層次的解讀和梳理。當然,分段突破、解讀文本的練習形式可依據(jù)文本需要采用多種形式。如重點內(nèi)容可采用填空、回答問題等形式。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少而精,緊扣知識點,使學生容易把握,同時盡可能避免“Yes”或“No”問題,填空練習要凸顯關(guān)鍵信息。對于對話文本中的非重點內(nèi)容則可選用判斷、選擇、打勾等形式。
三、巧用話題、走進生活,拓展語篇教學
許多教師往往奉對話文本為“圣經(jīng)”,視學生能否進行對話表演為檢驗教學成果好壞的“試金石”。因此“表演對話”被視作對話教學的“壓軸好戲”,許多教師都自我陶醉于學生一字不差、無可挑剔的對話背誦表演之中。然而細細分析,這種做法既不符合教學實際,又歪曲了對話教學的本質(zhì)。語篇只是個載體,語篇的教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好教材提供的語言材料外,更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小學高年級的對話教學篇幅長,句式復雜,要求學生在新授課上當堂背誦不切實際。因此,筆者提倡在對話教學最后的鞏固操練階段,盡量避免模式化的課文表演,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從聽、說、讀、寫多個角度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豐富對話文本。
1.巧用話題,開展話題討論。教材中的許多話題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文本的模式,鼓勵學生圍繞話題,根據(jù)課文的語言材料,結(jié)合生活實際展開話題討論,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性活動中把文本語言活化為生活中的真實語言。如:6B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講述的是學生的周末計劃,在教學完這篇課文后,我馬上就讓學生Do a survey about their plans for May Day,因為五一即將到來,有三天的假日,因此我讓學生分組調(diào)查各個同學的假日計劃,并用書中所學句型匯報所調(diào)查的同學的計劃,這樣既讓學生學有所用,又鍛煉了聽力和口語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2.巧用話題,概述語篇。概述對話是培養(yǎng)學生提煉、歸納文本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練習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這一對話文本時,有位教師作了如下設計:It is ?搖 ?搖 afternoon. School is over.The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搖 ?搖. Wang Bing ?搖 ?搖 the ?搖 ?搖.Sometimes he goes ?搖 ?搖.He plays ?搖 ?搖.Mike likes ?搖 ?搖.He often ?搖 ?搖.Sometimes he ?搖 ?搖 or ?搖 ?搖 the ?搖 ?搖.Helen likes ?搖 ?搖 TV at home.Yang Ling ?搖 ?搖.Su Hai?搖 ?搖.這一練習內(nèi)容上突出重點:個人的業(yè)余生活;形式上切合學生實際:填空練習,學生容易完成。因此這一練習對學生掌握對話文本起到了較好的檢測、反饋作用。開放、自由的“對話創(chuàng)編”較之封閉、嚴謹?shù)摹皩υ挶硌荨备哒Z言的鮮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3.巧用話題,走進生活。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多多聯(lián)系生活,特別是學生所體驗過的生活,興趣會非常濃厚。6B Seasons講述季節(jié)及人們的活動,學完后我就讓學生結(jié)合丹陽本地的季節(jié)和自己的活動講解,學生們都有話講,而且講解得非常好。例如有學生講完后寫下的稿子如下:In Dan Yang,it is sunny and warm in spring,sometimes it’s rainy. People like flying kites. I like going fishing. In summer,it’s very hot most of the time,as hot as in Nanjing. It is sometimes rainy. People usually go swimming. In autumn,it is usually cloudy and cool. People like to go to the farms and pick fruits. It is cold in winter,sometimes it snows. I put on warm clothes and make snowmen with my friends. I like summer best,because I can have a long holiday in summer,and eat watermelons and ice creams and go swimming.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了有話講,愿意講,能夠講。
語篇教學作為整體的閱讀教學才起步?jīng)]多久,許多東西還在摸索中。我只是從語篇的話題功能探討語篇教學,使學生不再一見長篇文章就打退堂鼓。所以教學中做好導入可以降低學生的心理恐懼感,拉近與文章的距離;化長為短,化解難度,使學生輕輕松松就掌握文章大意,很有成就感;巧妙地拓展語篇教學內(nèi)容,學生不知不覺中就學以致用,既鞏固了所學的語言知識,又提高了口語水平和寫作水平,我們要利用好語篇的話題充分豐富語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