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的客觀性在新聞界是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僅是新聞工作中的一種專業(yè)規(guī)范,也是新聞中主要的專業(yè)理念。然而近些年來的新聞時間中,民生新聞也是當今新聞界的一項研究熱點,所以說,民生新聞采訪是電視民生新聞的關鍵之一,也是新聞事業(yè)重中之重,故而我們要在民生新聞中把握好新聞的客觀性。
關鍵詞:民生新聞;客觀性;新聞采訪
作者簡介:劉欣星,女(1982.12-),民族,漢族籍貫,江山學歷大學本科,現(xiàn)工作單位,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3-0228-01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都知道客觀性是新聞中最為重要的概念,而很多國家的新聞事業(yè)都是把客觀性作為最重要的一種規(guī)范、行為準則和專業(yè)理念為行使目標。在我國也是把新聞的客觀性作為新聞中的特性之一,而近些年當中,新聞的客觀性在被一些主觀意味超標的報道給邊緣化了,所以我們根據(jù)電視民生新聞的報道來談一談在新聞采訪中如何強調(diào)和把握新聞的客觀性。
一、電視中的民生新聞的概念和意義
電視中的民生新聞就是把采訪到的關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zhì)量、生命安全以及生計來源等相關的資料來進行報道的,而且民生新聞是通過立足于民、取之于民和服務于民這三項來報道廣大群眾中的新聞,所以說民生新聞是由采訪到的民生的內(nèi)容、視角和取向等通過多個劃分來共同實行的一種新聞產(chǎn)業(yè)。故而在視角和方式中進行報道的被視為民生新聞采訪的關鍵所在。
民生新聞采訪就是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來報道的一項新聞,報道在人民群眾中所發(fā)生的事件,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進而開拓出了人民話語權上的空間范圍,把眾多的說話權寄托在了廣大的新聞媒體中,所以,民生新聞采訪才能更好地站在人民的視角上對國家上的各項政策進行更加細致地解讀,了解百姓的意愿等等,進而反映出了民生新聞在新聞中的客觀事實。
二、視民生新聞采訪在客觀性中缺失的表現(xiàn)
民生新聞在電視熒屏上播出后,得到了不小的轟動,從而引起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模仿熱潮,而民生新聞采訪一直以來都有很好的收視率,更加成為了新聞中最為強檔的欄目了,這很讓我們高興。但是我們也從這之中看到了客觀性上存在的各項缺失問題。而客觀性上的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內(nèi)容。
就是在記者對自身的職責處于朦朧的狀態(tài),從而造就了現(xiàn)在很多的越職行為,民生新聞就是關注廣大群眾們之間發(fā)生的瑣事,為百姓生活提供參照的標準和行為坐標。同時電視臺就很容成為了調(diào)節(jié)維權的地方。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每到年末的時候,總有一部分的單位拖欠農(nóng)民工的工資,而當記者趕到被農(nóng)民工們帶領著來到單位進行理論采訪的時候,各單位們都會很快的給農(nóng)民工們解決工資的問題……這樣的事,都是民生新聞采訪中最為常見的,故而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借助自身背后的力量來為群眾的解決問題,就這樣民生新聞采訪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就背離了其自身的客觀性原則問題。
三、視民生新聞采訪在客觀性中缺失的利與弊
民生新聞采訪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更加貼近基層的廣大群眾,實現(xiàn)上傳下達的方針,一方面通過新聞把廣大群眾生活中的政策、信息及時的傳達給人民群眾;另一方面讓我們必須通過新聞途徑把民情、民意、民生傳達給政府部門,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更多的燃眉之急。然而在近些年的新聞實踐中,新聞收視率的上升就是標志著我們新聞采訪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在新聞實踐中看到了這樣的結局,我們就要反思一下現(xiàn)代民生新聞采訪是不是在客觀上的意識中是否缺乏了得失問題。我們都知道新聞就是報道最近發(fā)生的一些事實,也是反映人民群眾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記錄。而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就要把這些生活事實記錄下來,讓我們轉(zhuǎn)變成為記錄者。而新聞中存在的客觀性就是新聞自身表現(xiàn)的前提,正是有了這樣的客觀性我們的新聞才會在觀眾的心目具有公信力。在民生新聞采訪中,往往都是記者們親自參與到事實的報道中去,而客觀性一般都會在這個階段中體現(xiàn)出來。如果媒體在維護權利的時候,記錄者轉(zhuǎn)變?yōu)楫斒抡弋斨形覀兙蜁彤斒抡哒镜搅送涣錾?,故而從客觀上看新聞報道就受到廣大群眾的猜忌,如果新聞媒體在廣大群眾中失去了本來的公信力的話,那樣就會影響到新聞事業(yè)正常健康的發(fā)展,從而新聞負面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四、 電視民生新聞采訪應該如何把握客觀性
在電視民生新聞采訪的發(fā)展來看,新聞媒體的服務功能和客觀性這兩點存在著很大的矛盾,而這樣就使我們對新聞媒體產(chǎn)生了很大的疑惑。我們在這兩點中應該怎么樣去做才能使服務功能和客觀性的關系得到調(diào)解呢!我們就這兩點作以下討論。
(1)新聞采訪要堅持正確的社會輿論的引導方向,堅持社會效益上第一的方針。
堅持社會輿論的引導方向就是新聞媒體的基本規(guī)則,而我們的新聞事業(yè)就是黨的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新聞事業(yè)就是黨和人民群眾的發(fā)言代表。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就是黨對新聞事業(yè)的一再要求,也是我黨的一大政治優(yōu)勢。我們就應該消除一切以收視率效益為主的雜念觀念,而是把電視新聞的節(jié)目質(zhì)量均衡作為電視新聞中唯一的標準。
(2)新聞采訪中要端正其工作態(tài)度,加強工作者的責任心和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
作為新聞工作者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保持思維的頭腦。在大多數(shù)的民生新聞中大多數(shù)的新聞信息都是來自于廣大的人民群眾,而這些新聞信息都會報道出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新聞,這些新聞方面的線索就很難做到客觀上的公正。這就要求了我們在工作中的要嚴謹和理性了,對于線索上我們要處于冷靜的狀態(tài)來進行分析,然后再做出相應的計劃和方針,而不是一再的迎合,做出熱情周到的服務現(xiàn)象。而作為新聞媒體的我們只是最為引導來突出,我們要隨時的注意輿論上的指引作用。
(3)新聞采訪要在工作中減少主觀上的意識,加強客觀上分析事物的能力。
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在面對事實時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在新聞采訪中也總是有一些扯不斷,理還亂的現(xiàn)象。而我們要改變這種的現(xiàn)象,就要加強對專業(yè)知識和政策上的積累,豐富我們個人的閱歷,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象。因此,我們在采訪中要堅持理論上和實踐上的結合,加強客觀性上分析事物的能力,減少主觀上的傾向意識,這樣才能做好我們在新聞采訪中把握客觀性的重點,才能完成我們工作者的使命。
五、結語
民生新聞采訪是民生新聞報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利用正確的政策方針為民生新聞采訪提供了更為寬敞的報道環(huán)境,結合了以人為本、以平民視角、以客觀性上分析事物的能力等方式來進行報道,進而體現(xiàn)出了客觀性在民生新聞采訪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楊玉華.視民生新聞的熱的冷思考[J].聲屏世界,2004(8).
[2]、武興芳,江耀進.民生新聞為何受歡迎[EB/OL].人民網(wǎng),2006.
[3]、吳信訓.都市新聞傳播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