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近日就中國限制九種原材料出口一案作出裁決,稱確認中國對這些原材料實施出口稅和出口配額限額違背了國際貿易規(guī)則,必須加以改正。
此事表明,當今世界的貿易爭端正在從“準入”向“準出”延伸。同時,世貿組織也支持中方的幾項重要請求,推翻了專家組關于配額分配管理、出口許可證、出口最低限價、配額招標的裁決。
中國面對的貿易爭端從“準入”向“準出”延伸正在漸成趨勢。早在2004年,歐盟就要求中國放開焦炭出口限制,否則將訴諸世貿組織。雖然中歐雙方最終達成協(xié)議,但卻敲響警鐘:除了“準入”環(huán)節(jié),貿易摩擦也存在于“準出”環(huán)節(jié)。
這次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暴露出我們的某些“軟肋”。按照中方的入世承諾,除鋅等的84個稅號產品外取消出口產品的全部稅費。世貿組織在禁止限制出口上雖允許“例外”,如允許為保護資源而限制出口,但對內對外都要采取同樣限制,而不能僅僅限制“準出”?,F在的難題是,在以往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下,對重要礦產資源征收國內稅會使相關下游產業(yè)吃不消,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卻非一日之功。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礦產資源探明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美國對自己的礦產資源保護有加,卻又要求中國加大礦產資源出口量。
無疑,中國在“準出”環(huán)節(jié)限制出口原材料的初衷是善意的。從保護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需要來看,中國不應長期大量廉價出口原材料,需要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從這個意義上講,西方國家不必過于在意中國限制出口原材料。西方國家要想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原材料,干脆把先進技術拿到中國來,利用中國的原材料和勞動力資源進行深度加工。這樣,中國的產業(yè)也升級了,而這些西方國家也可以更多地從中國獲得原材料,這樣合作豈不是一舉兩得?
(文章來源于《瞭望》新聞周刊)
相關鏈接
WTO裁定對涉案九種原材料相關產業(yè)的影響
有專家稱,影響不會立竿見影:中國貿易政策的一點變動都會引起其他經濟體的關注。就這幾種原材料而言,這些年來出口關稅變動比較頻繁。由于全球經濟不振,歐美國家對原材料的需求未有明顯上升,一旦政府對裁決作出反應,短期來看對行業(yè)和企業(yè)的影響有限。具體看:
鎂:一旦降低或取消鎂的出口關稅,歐盟國家將加大鎂進口力度,對上游原材料生產商是一大利好,但也將削弱國內鎂需求方的成本優(yōu)勢。
鋅:即使WTO的貿易裁定迫使中國在出口關稅許可管理上作出讓步,由于全球經濟低迷導致的下游需求不振,短期內鋅原料的出口和價格受到的影響也都將有限。
金屬硅:若政府逐漸降低或取消金屬硅15%的出口關稅,將進一步促進金屬硅出口總量。若政府未能取消金屬硅出口關稅,料將出臺其他相應的政策來回應WTO的裁決。
鋁土礦:面臨與鎂類似的影響,但和鎂凈出口不一樣的是,雖然中國鋁行業(yè)對鋁土礦的進口依賴度已超過50%,但依然存在大量低價出口現象。
焦炭:基本上擁有焦炭出口業(yè)務的上市企業(yè)都會受到這一裁決的影響,而影響的大小則取決于出口關稅的下降幅度以及公司自身的焦炭出口規(guī)模。
錳:面對裁定,政府或將不得不逐漸降低關稅甚至取消關稅,但不排除政府將采取措施對錳出口進行非關稅限制。
中國為何限制九種工業(yè)原材料出口
隨著中國自身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和加工水平不斷提高,對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原材料在中國的儲備是有限的,國家從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對其實施保護。由于這些原材料是高耗能資源,很多企業(yè)根本就不具備開采和加工的資質。中國政府是出于環(huán)境保護而做出限制措施。
原因一:資源控制和儲備已到刻不容緩的階段
焦炭:我國每年焦炭出口量占全球焦炭出口量的60%。2000-2007年,我國焦炭出口份額下降17.78%。
稀土:中國以31%的稀土儲量滿足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量。目前這一比例已直線下滑到43%和31%。
螢石:2009年全球螢石儲采比為38,而中國的儲采比只能達到6。由于過度開采,高品位螢石資源已近枯竭。10年后中國的螢石將消耗殆盡。
鎢礦:我國黑鎢礦差不多被采空,白鎢礦可開采20年左右,鉬可采16年,鋅可采10年,石灰石可采30年,磷可采20年,硫可采不到10年。
原因二:加征關稅意在保護環(huán)境謀求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年來,中國對九種原材料出口加征關稅,采取限制這些產品出口政策。以焦炭、螢石、黃磷為例,這三類產品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型產品,且我國又都是最大出口國。中國以犧牲自有資源、環(huán)境為代價,對世界作出了貢獻。另外,黃磷和焦炭不僅是高能耗、高排放產品,而且兩個行業(yè)均存在大量排污、能耗超標的落后產能。
焦炭出口關稅由5%提高至40%;螢石出口關稅由10%上調至15%;黃磷特別出口關稅由100%下調為50%,之后取消特別關稅,恢復20%固定關稅。
原因三:市場秩序混亂,低價競爭,亂采濫挖,急需加強管理和引導
長期以來,中國在鋁土、焦炭、鋅以及稀土等原材料出口方面的價格很低,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流失,也給國內的環(huán)境保護帶來不利影響。目前國內在鋁土、螢石、鎂、錳以及稀土等資源的開發(fā)上十分混亂,利益紛爭嚴重、整體競爭力不強、亂采濫挖、生態(tài)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國家應該加大對原材料產業(yè)的整合,引導行業(yè)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