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檔案:麥冬,主持人,作家,從事廣播電視節(jié)目策劃十多年,多年主持廣播電視情感欄目。
最近看微博,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在形形色色的微博帖子里,討論感情的不在少數(shù),而在這些感情中,表達個人“委屈與幽怨”的比較多:
“如果一個人開始怠慢你,請你離開他,不懂得珍惜你的人不要為之不舍”;
“不開心的時候白天看看藍天,晚上看看夜色,廣闊的天空自有屬于我們愛”;
“保持一份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寧可高傲地發(fā)霉,不要低調地戀愛”。
看了這樣小女子倔強賭氣般的帖子,很多男人可能會莞爾一笑,當然也有一些貌似“同病相憐”的女性會回帖相互“勉勵”,好似結成“怨婦同盟軍”一樣。實際上,這種被怠慢情結在男人身上同樣會發(fā)生。
有人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實際上這并不是愛情本身的問題,一切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人之與人的關系。相處之道,是做人的根本所在。
2010年年末,我接待了一位來自海外的聽友。因為早年參與我的節(jié)目而相識,后來成為朋友。2006年他遠渡重洋,之后在美國一家聯(lián)合國下屬機構任職。多年之后見他,已經少了當年做節(jié)目嘉賓的豪爽和帥氣,多了些許沉靜和誠懇。我問他近況如何,他意外地苦笑一下,說起出國前后的感情生活。
愛情 、幸福降臨
2006年初,我在杭州一所大學教書,當時三十多歲,正屬于“大齡青年”的年齡,由于學歷高、個子高、家境又好,是學校里出名的“鉆石王老五”,不少身邊的女性朋友都來表達好感,甚至自己的一些女學生也熱情有加。但是,因為堅持出國進修,所以一直沒有找女朋友。
那年春天,學校開辦一個高級MBA班,讓我去兼些課。三十幾個學生,大部分都是企業(yè)的老總,都是中年人,班里僅有的幾位女性也是級別不低的干部,且臃腫肥胖。平時上課,少有人到齊的時候,經常還會有秘書來頂替,所以,課上得慵懶且乏味。
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在不起眼的最后一排,坐著一位安靜的女子,一身黑裙襯著白白的皮膚和自然的黑發(fā),聚精會神地聽我講課,和其他昏昏欲睡或者表情木訥的那些偽學生相比,她那樣與眾不同,一下子吸引了我。每天我按部就班地講著課,一邊卻暗暗觀察,發(fā)現(xiàn)她還在不時地做筆記。也許又是哪位企業(yè)老板的女秘書、還是新加入的學員呢。看著她專注的樣子,我忽然對講課來了情緒,輕車熟路的授課內容讓我任馬由韁地發(fā)揮,引經據(jù)典、幽默調侃,居然教室里會不時有了笑聲,她也不時露出莞爾一笑??粗业哪抗庠絹碓饺岷停惶脙蓚€小時的大課,居然很快就上完了。我們眉目傳情、都感受到了彼此,很快,在一次老總學生組織的聚會酒會后,我才知道,她是一位大型文化公司的副總,有著很好的事業(yè)和財富基礎,也就是在那一晚,我們走到了一起。
經過濃烈的熱戀之后,我們決定一起出國。我放棄了等待公派的機會,自費留學,她也隨我到了美國。
初到美國的日子,我們體味了天堂般的幸福,每天早上為我做早餐、周末一起去草地散步、看書。偶爾也會到附近教堂坐坐,在那個華裔極少見的美國小城市里,我們一下子擺脫了所有的世俗,仿佛真的過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因為愛 我變成“男怨婦”
她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卻聰穎好學,不但英語進步很快,還很快熟悉了在國外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她會做好粵式點心送給房東太太和孩子吃,她會幫助隔壁的老先生照料院子里的花草,她還參加了一些我就讀學校的社團,她的朋友一下子比我的多了起來。
起初,我覺得這種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非常有魅力,可是,當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我回到家里或者想兩個人一起周末去散步的時候她都有自己的安排,心里就開始蔓延一種落寞感,盡管開始嘴上不說,心里還是有些不悅。有幾次,我借著去接她的機會,暗暗地躲在馬路的路燈下,揣測著誰會送她回來,有時候,也會在上班的時候忽然給她電話,看看她在哪里,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此龑ν饷娴氖澜缒敲吹呐d奮好奇,我真的不想失去她。
有一次,她又要參加一個社區(qū)教會的活動,在房間里選衣服,我看著她興沖沖的樣子,就說,咱能不能不學老外這種不著四六的事?她顯然沒有注意到我的情緒,調侃地說,別忘了,在這,我們才是老外呢!我有點急了,多日的埋怨一下子迸發(fā)出來,我說,別忘了,你是來陪讀的,我也不是來陪玩的!
她驚呆了,轉頭定定地看著我,好像一下子不認識我一樣。那天,她回來很晚,說是和幾個朋友去了咖啡廳,回來匆匆忙忙就洗澡睡覺了,不肯和我多說一句話。我悄悄起床,仔細翻看她的內衣、毛衣和外套,又偷偷打開她的手袋,試圖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但是事實上什么也沒有。我落寞地坐在廚房里,心里百味雜陳,酸楚和自責混雜一起,難以自拔。
到后來,我越來越不能控制自己,悄悄地偷了她的電子郵件信箱號碼、查看她的通訊記錄,甚至偷聽她的網絡電話,雖然每一次都“一無所獲”,但是,我也覺得自己完了。
2009年,幾經輾轉,我已經應職一家國際機構工作,并且準備貸款買房子。由于國外購房的政策比較獨特,購房后個人也要每年繳納一定的財產稅金,所以在財產擁有權上我征求她的意見,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結婚,出人意料的是,當我故意輕描淡寫地問她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居然拿出一份非常詳細的財產分割資料,準備跟我討論長久同居生活的財產歸屬問題。這個時候我真的不能再忍受了,想起當年為了她拋棄自己的一切、想起熱戀時候的如膠似漆海誓山盟,而現(xiàn)在,居然在金錢上判若兩人。我怒氣沖沖地摔門而去。兩個人的關系也迅速進入冷宮……
我忽然意識到,攤牌的時刻到了。
講到這里,他已經有點激動了。我請他停下來,喝著茶,看著他陷入深深的痛楚回憶中。
麥冬:為愛留一些空間
在感情的種類中,那種一見鐘情的愛情更能夠引發(fā)人們對愛情的憧憬,由于少了介紹相識等世俗關系的原因,一見鐘情式的愛情對關系的期待更高、也更容易沉迷其中。正是由于這樣獨立于社會般的感情萌發(fā),在日后共同生活的日子里,除了要學習磨合彼此之外、還有一點也許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要慢慢將這樣一個“超凡脫俗的愛情帶回世間”,兩個人共同完成從兩人世界到將感情生活融入社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擺正感情在生活中的位置、學會彼此尊重對方的社會角色是最核心的問題。
他深愛著自己的愛人,源于自身高傲的條件和較高的期待,對愛的需求更多;而她,雖然也決心伴他而遠行,但是,生活的閱歷讓她有了一份自如的完善和豐富生活的能力,獨立的個性、獨立的經濟基礎,使這些習慣和追求成為可能。
在兩個人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都需要重新自我定位和構建新的社會關系和角色的時候,他反而因為沉迷于自我的“愛情世界”而走慢了半步,最后犯下了很多人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用侵犯對方的個人空間來換取自我安全感的流失。
關于個人空間問題,心理學方面一個很經典的試驗:讓一個被試者站在一個點上,然后讓他人(異性或者同性)分別從不同方向慢慢地靠近被試者,當被試者感到無法忍受時就喊:停!研究的結果很有意思,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的空間距離,一般男性的個人空間更大,異性之間的可承受空間相對也大些。而通過問卷和調查,那些個性獨立、思想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的人,要求的個人空間就比較穩(wěn)固。從試驗的結果來看,這種對他人設防的心理是處于一種本能,是人在適應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心理防御狀態(tài),處于人的無意識中,尤其是對于陌生人,有些熟人可能事實上你認為對他并不了解,就也會采取對待陌生人的策略。
在愛情方面也不例外,隨著物質生活的不再短缺、人的經濟相對獨立的今天,思想和心理的獨立越來越成為人的需求。
我們常??吹侥贻p的情侶之間已經不再成為唯一的“精神寄托”,往往在伴侶之外,各自有朋友、有圈子、有娛樂、甚至有“閨蜜”“知己”,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社會角色成為現(xiàn)代愛情延續(xù)的一個必要條件。
許多人沉迷于相愛之初的那種纏綿,就誤以為愛情是唯一的社會關系,誤以為愛情是感情的最基礎的底層,隨之而任意忽略甚至損害在其之上的所有其他關系。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故事,妻子質問丈夫,到底你是愛你爸媽還是愛我?女朋友埋怨男朋友,為了加班會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老公會胡思亂想老婆的富貴上司、老婆會懷疑老公的同桌女同學,等等等等,都源于沒有完全將愛情角色與社會角色順時成長的緣故。
那個在美國的朋友繼續(xù)在國外工作生活,據(jù)我了解,他們之間也沒有分手,依然是外界的愛情典范。不知道現(xiàn)在的他們怎么樣了,是否被那一段的糾葛影響了珍貴的感情。
看著網絡上永不停息的愛情微博,我這里也摘選一條作為這篇文字的結尾,愿那些剛剛進入美麗詩意愛情的伴侶們,能夠在未來的日子里,用感情的力量相互攙扶,共同走完那條并不輕松的愛情之路。
(轉發(fā)微博)愛情的最高境界,不是一方為另一方無休止地付出以換取回報,而是你豐富了我的生命,我也豐富了你的生命。我們相遇之前是兩個人。相遇之后,不是變成一個,而是一個半。我把一半留給自己,那樣我才可以更清醒地去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