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有五大“養(yǎng)生窩”,即眼窩、耳后窩、頸窩、腋窩、腰窩,經(jīng)常按摩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降壓安神按眼窩 眼窩指眼眶內(nèi)柔軟的區(qū)域,是手足太陽、足陽明等穴交會處,可調(diào)理人體陰陽平衡,達到降壓、安神等功效。
按摩方法:1.輕閉雙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別按順時針、逆時針按摩各10次;2.端坐凝神,先眨眼15~30秒,再緊閉雙眼5秒后睜大雙眼3~5秒,并將視線移至鼻尖處注視3~5秒;3.雙眼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環(huán)視6~8次。
降低血糖按耳后窩 即耳垂后方的凹陷處,經(jīng)常刺激耳后窩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有助降糖。
按摩方法: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耳后窩,慢慢吐氣,持續(xù)5秒后松手,如此反復按摩10~15秒,每天午飯和晚飯后半小時各按摩1次。
止咳利咽按頸窩 頸窩位于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常刺激頸窩可減弱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喉部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止咳、利咽、平喘。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一天3~4次,每次100圈,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
寬胸理氣按腋窩 心臟疾病多為氣血淤滯、心脈痹阻所致,而刺激腋窩可寬胸理氣、調(diào)整氣血,改善心悸、胸悶等癥。
按摩方法:晨起時仰臥于床,左手四指并攏置于右腋窩內(nèi),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每20圈交換1次,共按摩200圈,再換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腋窩。
瀉火通便按腰窩 腰窩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等功效。
按摩方法:1.雙手搓熱緊按腰窩,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至尾骨,連續(xù)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2.連續(xù)做10次提肛運動。
據(jù)《中國老年報》
編輯/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