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你會發(fā)現(xiàn),周遭許多人都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工作狂人。如果你仔細想想,“忙”這個字,正是“心”加“亡”,冒著“心死”的風險加速工作,夠驚悚的吧!
STOP!這年頭,太過忙碌,只會扼殺你我那顆生動的生活之心。在休閑時間活出品質,玩出能量和活力,才能創(chuàng)造出精彩的工作表現(xiàn)。
過度工作會加速身心枯竭。長期處在超負荷工作下,壓力荷爾蒙升高會讓你IQ打折,降低你的認知和思考能力。連續(xù)加班不休息,要不了多久,你的“工作馬達”就會開始冒煙。
休閑帶來禮物——“靈感和創(chuàng)意”
我們在心情愉快和放松的時候,大腦放射出的“a”腦波會大大有助于提高創(chuàng)意思維的能力。我的一個朋友休假時初次體驗騎馬,茅塞頓開:“原來職場工作就像騎馬,重要的不是硬拉‘韁繩’,急著把握控制權,而是去配合公司與工作伙伴的‘起伏節(jié)律’?!?/p>
休閑成就能提升抗壓能力。職場外的休閑成就帶來的積極能量,會提升我們整體的生命抗壓能力。即使職場風猛浪大,心情也不至于受到致命影響。我的一位工程師朋友,一到周末就變身詩人,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他在工作上無論怎樣被老板責怪,都能以詩人的氣定神閑微笑以對。
休閑時間比工作更需要安排
我們常把工作日程表排得密密麻麻,休閑時間表卻可以隨隨便便。我在美國工作時,常有老美周三就開始互相詢問:“你周末做什么?”剛開始,我遙想周末尚早,周五再想不遲。后來發(fā)現(xiàn),如果不早做打算,周末就會不知不覺地在無所事事中溜走。
其實,休閑時間比工作更需要安排。否則,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在消極狀態(tài)下消磨掉休閑時間,過完周末回頭一想,除了“不工作”,自己啥也沒做。
動靜搭配布局休閑生活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休閑活動,無論是動態(tài)休閑,比如運動出汗、遠足旅游、社交吃飯KTV;或是和自己相處的靜態(tài)休閑,SPA、冥想、閱讀、看碟和發(fā)呆等。
建議你以一個月為單位制訂月度休閑計劃,再細化到每周休閑計劃。把你鐘情的休閑項目拿來做填空,周一、周三做運動,周二電影日,周五PARTY。找準自己的休閑節(jié)律,把休閑變成生活習慣,定會受益無窮。
特別提醒你,周末的動靜安排。建議在周五晚上安排社交活動,辛苦了一周的你和朋友喝幾杯,互相提供情緒支持;周六最適合安排動態(tài)休閑,大肢體運動讓你的大腦徹底轉換頻道;周日則適合休養(yǎng)生息,整理心緒,為下周的工作心情定調。
玩得漂亮,制定年度休閑指標
不但要會玩,還要玩得漂亮!我見過不少休閑達人,健身健成了兼職教練,攝影拍出個業(yè)余“攝魔”,休閑休出專業(yè)度,真是精彩!
所以,不妨給自己制定一個休閑目標。比如,2012年至少增加一項休閑技能。學習鑒賞紅酒、拿到廚師證照等。當然啦,休閑指標切忌太過完美,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加碼,變成不必要的負擔。
據(jù)《現(xiàn)代健康報》
編輯/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