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趕到醫(yī)院時,她剛走了。只差了幾分鐘,卻未見上朋友的最后一面,讓我的內(nèi)心遺憾不已。
一個年僅27歲的生命,就這么匆匆地結束了,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她靜靜地躺在白色床上,眼睛微閉著,那模樣和睡熟時相似無異,只是血色淡盡的臉上,掛著兩顆晶瑩的淚珠,讓人觸目驚心——
她走得是多么的艱難呀!
因為她有天真聰慧的5歲兒子。
因為她有體貼自己的心愛丈夫。
因為她……
可是,死神不懂人間那刻骨銘心的牽掛與眷戀呀!
十來分鐘后,她的遺體被幾位穿白色大褂的醫(yī)生抬上一輛帶四只輪子的平車推走了,一串凄慘的哭叫聲也隨著平車漸去漸遠了。病房內(nèi)變得靜靜的了,仿佛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似的。
那一年,某縣發(fā)生了一起特大車禍,一輛滿載乘客的大巴車由于司機操作不慎,墜下百余米高的山崖,傷亡甚多。那時我正在一家新聞單位工作,聞訊后,我驅車趕往事發(fā)現(xiàn)場。
整個現(xiàn)場可謂血肉橫飛,慘不忍睹。痛苦的呻吟聲、緊急的搶救聲,聲聲揪人心弦。
我看見幾位交警同志從大巴車的殘骸里抬出一位中年婦女,她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醫(yī)護人員給她打了一針強心劑,她艱難地抽動嘴角,喃喃道:“紅——紅梅——我的——孩——孩子——”突然,她的頭稍低傾了一下,就與世永別了。沾滿血的臉上,卻留下了兩行渾濁的淚痕。交警同志在事發(fā)現(xiàn)場反復搜尋,最終查證,肇事車上并沒有“紅梅”這個孩子,此消息令人長舒了一口氣。
兩個小時后,我在醫(yī)院的太平間門口,見到了那位亡故婦女的姐姐。從那兒我得知,那個叫紅梅的孩子12歲了,然而命運多舛,竟患了白血病。她的母親是進城來給她買藥的,誰知在返回的途中竟……
去年,我的一個親戚患了骨癌,已到晚期。他卻天真地懇求醫(yī)生:“我的病源在右腿,如果把它截掉,我是不是還有希望?”醫(yī)生卻給了他一個美麗的謊言:“我們正在會診,有希望?!?/p>
于是,他又在興奮地等著“希望”的降臨。
但是,七天后的一個傍晚,他突然不行了,他被妻子抱在懷里,可那癡呆的目光一個勁地向窗外瞅,一顆一顆的淚水順著他那枯瘦臉上往下流。一會兒,淚水斷了,他的目光散淡在了窗外。
在某縣城的一家歌廳里,一個小姐因小費瑣事,而殺死了一個客人,被判死刑。經(jīng)了解,這個小姐竟是高等學院畢業(yè)的高才生,她原本可以憑著自己富有的才華,去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她一味追求富貴之虛,而步入歧途,墜落紅塵。就在其即要執(zhí)行槍決的前兩日,我和幾家媒體的記者聯(lián)合采訪了她。淚水在她憔悴的臉上似如泉涌,她幾次哭得說不出話來。
我清楚地記得,她說:“母親千辛萬苦地懷胎十月,才賜給了自己生命,又含辛茹苦地把這個生命養(yǎng)育得花正艷葉正茂時,擁有這個生命的自己卻未懂得珍惜,未懂得善待,竟讓這個生命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闭f到此處,她又哭得說不出話來。
……
在塵世間,生命是無法逃避和抗拒生與死這個定數(shù)的。其實生就是死的過程,它們之間連接得緊密而又和諧。然而,人能知生,而未可知死,也正是死亡的無可定論,有時候讓人措手不及,甚至束手無策。我常想那些歸于冥冥之中的生命,他們也曾是鮮活的,也曾是有七情六欲的,但是,轉眼間說沒就沒了。我想著,想著,感覺到這其中似乎蘊涵著自己的命運。雖然無以預測,但也無語可否,現(xiàn)實的遭遇必定是殘酷無情。
生命的脆弱與悲哀,讓人感慨可也無奈。
(選自《甘肅法制報》2011年8月15日)
思考訓練
1.文中敘述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答:
2.請簡要分析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3.請結合你的經(jīng)歷,簡要談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答:
【郝巧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