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混血橫行的年代。優(yōu)化到勢利,投機即轉機。
乳溝很淺,眼影很深;鼻子不高,眼光遠大;穿唐裝,跳街舞……
在寫字樓里打字,不會寫字了;毛筆和扇子是掛在墻上裝飾;不寫信,用拇指發(fā)短信;打車上班,周未卻去郊外爬山。
在上班的地方煮咖啡、談論NBA、交流春裝資訊,卻在咖啡屋里、球場邊、商場內談論工作。
吃雙層牛肉漢堡、八個辣翅、一盒薯條、一簡冰淇淋,外加一大杯減肥可樂?;丶以俜灼谐伤帲瑪』?!
知道孔子與孟子的區(qū)別:一個“子”在左,一個“子”在上;知道比爾·蓋茨有多少錢,和他正上小學女兒的血型;住沒有花的“花園”;不是美人,照施美人計。
武裝到牙齒,牙科診所進駐寫字樓;沒有中產的小車,卻有小資的白牙。
我們崇尚單眼皮,因為哈韓,也因為兵馬俑都是單眼皮的。
男的戴帽,女的剪發(fā);看圖識字,動漫為先;長大了,卻渴望奶,還有奶嘴兒。
流行“跆搏操”,它集散打、拳擊、音樂、舞蹈于一體,模仿拳擊、跆拳道、少林拳中的各種拳腿組合動作,再配上音樂。既有武術的陽剛,又有舞蹈的韻律。喜歡沙拉和鹵味拼盤。
我們用死海的泥涂臉,用國產的牛奶澆花;喜歡碧螺春茶、土雞,還有西柚、廈威夷木瓜;肯德基也賣烤鴨了;月亮里仍然住著嫦娥。
經濟形勢越來越好,裙子越穿越短;喜歡丁字褲,顧前不顧后;花明天的錢,做今夜的盛宴。我們是都市新貧一族,范思哲、香奈爾、萬寶路、阿迪達斯等都是我們的知音;回家卻向父母伸手,連衣服都是由父母疊好、熨好。
綠燈亮的時候快速通行是守法,紅燈亮時小心張望是智慧;把自己唱歌的聲音錄下來,再讓自己和自己大合唱;時間就是效率:下午三點開會,通知卻寫2:30分,準備30分鐘讓大家遲到。中國特色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邊裝。
上午讀美國人寫的溝通書,那是一段有關與房東談判房租的原則;下午按書里說的問中國的房東:“你漲價后面的理由是什么?”中國房東拉下臉回答:“你不租,還有別人要租!”他不跟你談“原則”,他只講“權力”。
討厭日本卻迷上日本動畫片;有駕照,沒有車庫;銀行里通往金庫的兩重大門洞開,而筆卻用鏈子“鎖”在柜臺上;上半身開放,下半身保守。
外嫁多,內娶的少;穿紅肚兜、染發(fā);右手持一個夸張如漢堡包的鼠標,左手卻是一壺黑豆?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