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釣魚島爭端的不斷升級,中國民眾抵制日貨的情緒也是日益高漲,在西安等地甚至發(fā)生了日系車主遭遇襲擊致殘的悲劇,仿佛在一夜之間所有買日貨的行為都是不愛國的表現(xiàn),但是在我們的影院設備中,我們不選擇日系品牌,日貨就真的沒有了嗎?
且不說大家熟悉的日系功放品牌,在現(xiàn)在的影院組成中,所有的設備都可以做到拋棄日貨,用國產品牌或者歐美品牌代替,雖然可能要付出更加高的金錢成本,但是為了“抵制日貨”,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計。在廣大燒友心目中,日本產品一直是科技和高性價比的代表,但是如今中日關系緊張,很多燒友可能會放棄日系產品,但是,放棄了日系品牌,就真的跟日貨沒關系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找出潛藏在我們身邊的隱形日貨。
藍光技術
現(xiàn)在玩影院,藍光是必須品,如果你還是停留在DVD時代,那么你肯定不能算一位合格的影院愛好者,但是藍光技術本身,就是一件徹頭徹尾的日貨。
藍光光盤格式是由藍光光盤協(xié)會(BDA)開發(fā)的,藍光光盤協(xié)會是一個由消費電子產品公司,電腦公司及媒體發(fā)行商巨頭組成的組織,成立于2004年5月22日。目前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170家會員公司。其實這個協(xié)會就是為索尼為核心的商業(yè)組織,協(xié)會的19家董事局成員有7家是日企。在VCD時代,飛利浦公司一直是這個領域的王者,所有行業(yè)涉及的企業(yè)都需要向飛利浦繳納不菲的技術使用費用和購買核心處理芯片,1998年,索尼與飛利浦公司率先發(fā)表了下一代光盤的技術論文,并著手開發(fā)單面單層實現(xiàn)23GB~25GB的技術方案,給業(yè)界帶來了一個驚喜。
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飛利浦、松下為核心,聯(lián)合日立、先鋒、三星、LG、夏普和湯姆遜共同發(fā)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簡稱BD)技術標準。Blu-ray是BlueRay(藍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選人——藍光光盤的誕生。2006年,作為藍光技術最大的競爭對手,以東芝為核心的HD-DVD聯(lián)盟正式宣告放棄HD-DVD,這標致著藍光成為了最終的新一代的光盤存儲技術,其實現(xiàn)在我們再討論是藍光好還是HD-DVD好都意義不大,因為贏家永遠都是日企,即便我們現(xiàn)在購買OPPO或者華錄等國產碟機,其中的部分費用還是支付給了藍光技術的擁有者,強大的索尼可能有人也會說我從來不買正版藍光碟片,都是網上下載的,但是這些盜版碟和網路資源,其最終的來源還是正版碟片,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也為藍光的發(fā)展,作出了你應有的貢獻。
平板電視
說到平板電視,很多朋友會說:我不買松下、索尼、夏普了,選擇國貨。這個沒錯,但是不選擇日貨,并不意味著日貨就不賺你錢了。
從CRT顯示器到液晶顯示器,日本品牌的產品曾經是高質量的代表,現(xiàn)在已經被國有品牌占據了大半江山。然而,薄膜液晶的專利技術幾乎全都掌握在以夏普為代表的日本企業(yè)手中,無論中國的企業(yè)生產多少臺液晶顯示器,占據多大的市場份額,相關的專利許可費用一分不會少。液晶顯示器,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顯示設備出現(xiàn)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盡管是單色顯示,它仍被推廣到了電子表、計算器等領域。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出現(xiàn),同時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被研發(fā)出來,但液晶技術仍未成熟,難以普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產技術,LCD工業(yè)開始高速發(fā)展。到了LED時代,這種情況也還是沒有改變,索尼的PSP1000上第一次用上了夏普公司生產的LED屏幕,代表這LED技術的應用開始普及,所以,我們今天所用的國產電視,很多除了要向日本企業(yè)購買液晶面板外(液晶面板的成本占整個電視機的70%左右),還要支付這樣那樣的專利使用費,也就是說,即便我們買了國產電視,我們也還是在無形中消費日貨。
HDMI
很多朋友會奇怪,HDMI不就是一根線的事情嗎,我隨便花個幾十塊買一根,跟日貨能產生啥關系啊?HDMI不是簡單的一根線,它不單是一種接口技術,它更是一個組織。
HDMI的全稱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是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字化接口,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音信號,最高數據傳輸速度為5Gbps。同時無需在信號傳送前進行數,?;蛘吣?數轉換。HDMI可搭配寬帶數字內容保護(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權的影音內容遭到未經授權的復制。HDMI所具備的額外空間可應用在日后升級的音視頻格式中。而因為一個1080p的視頻和一個8聲道的音頻信號需求少于4Gbps,因此HDMI還有很大余量。
2002年4月,日立、松下、飛利浦、Silicon Image、索尼、湯姆遜、東芝等7家公司共同組建了HDMl高清多媒體接口接口組織HDMI Founders(HDMl論壇),開始著手制定一種符合高清時代標準的全新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準備工作,HDMI founders在2002年12月9日正式發(fā)布了HDMI 1.0版標準,標志著HDMI技術正式進入歷史舞臺。發(fā)展到今天HDM11.4a,HDMl技術已經成為了新一代影視頻接口的統(tǒng)治者。HDMI是HDMI Licensing,LLC的登錄商標。使用HDMl規(guī)格需繳付版權費,版權費分為年會費和產品銷售費。年會費:使用HDMI的企業(yè)每年繳付10,000美元(2006年7月以前年費為15,000美元)產品銷售費:使用HDMI的規(guī)格的產品收取0.15美元,如果產品上有HDMI的標記可打0.05美元折扣,如果該產品含有HDCP保護協(xié)議可再打0.04美元折扣。產品銷售費按最終產品為單位計算。例如一條HDMI導線收取0.15美元,而一個電視機廠商把這條導線和提供HDMI端口的電視一同捆綁銷售也只征收0.15美元。HDMI Licensing,LLC只是負責許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HDMI)規(guī)范的代理商,HDMI真正的受益者,就是日立、松下、索尼為代表的日系和少數歐美企業(yè),看到這里大家有沒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沒錯,日企的影響力遠不止我們看到的幾個品牌,而是滲透在各個行業(yè)的技術、專利、和標準中,我們可以選擇品牌,但是我們不能去選擇標準,因為標準是唯一的,而這些標準的擁有人,它們既是標準的開發(fā)者,也是標準的受益人。
好萊塢電影
你可以沒有家庭影院,可以不買日貨,可以不去日本,但是你不可能不看好萊塢電影,大家可能覺得奇怪,我看好萊塢電影跟日本有什么關系,我不看日本片呀?不要急,等我講完下面的話,你可能就不會這么說了。
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七大影業(yè)公司包括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怂梗?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華納(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環(huán)球(Universal)、米高梅(MGM/UA)。而其中的哥倫比亞其實就是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Inc.),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是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制作和銷售的旗艦公司,負責在美國和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qū)銷售、發(fā)行和推廣電影產品。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在電影業(y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哥倫比亞電影公司1924年的成立。目前,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每年制作30多部電影,最近的產品包括已經在國內發(fā)行了的《蜘蛛俠》系列、《精靈鼠小弟》、《霹靂天使》、《功夫》、《達芬奇密碼》和首部007系列電影《007大戰(zhàn)皇家賭場》等等知名影片。
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以其八十年的積聚成為好萊塢最主要的制片廠之一,其片庫擁有5,000多部經典影片,其中包括12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2005年,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以48億美金收購好萊塢另外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一米高梅電影公司,進一步確立了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在好萊塢乃至全球電影娛樂行業(yè)領先的地位。
1995年,公司在中國北京設立代表處,成為當時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中最先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并與中國的電影公司進行合作的跨國影視公司。除了在國內引進推廣好萊塢優(yōu)秀電影作品外,公司還積極從事合作拍攝和華語電影的海外發(fā)行推廣。近年來,公司連續(xù)投資拍攝并發(fā)行了二十多部華語電影,包括廣受好評的《臥虎藏龍》、《大腕》、《功夫》、《長江7號》等影片。且不說哥倫比亞直接制作發(fā)行的好萊塢大片,即便是很多國內電影,其投資方和發(fā)行方就是哥倫比亞,下面我們就列數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及其下屬機構合拍購買和發(fā)行的中國電影:
說完哥倫比亞,再來說說米高梅,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MGM)是好萊塢老牌五大電影公司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了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創(chuàng)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fā)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并推出了學院獎(即奧斯卡)……要知道,上面幾個成就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讓這個公司不朽。但是近半個世紀來,米高梅的日子就沒好過,幾經轉手終于在2002年,公司斥巨資投拍的戰(zhàn)爭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怯钌瓘哪撤N意義上影響了米高梅的歷史),公司高層被迫辭職,米高梅再次進入被拍賣行列。2005年4月8日,索尼公司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買下,從此,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后一個獨立制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成為了又一個日企控制的制片公司。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知道有哪個燒友還能義正言辭的說完全抵制日貨,其實上述講到的幾點只是日企在我們生活中影響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我們普通民眾不了解的行業(yè),有著更多的日企在把控并獲取高額的利益,所以抵制日貨,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需要我們的民族制造業(yè)能真正崛起,在技術和產品上都不依賴日貨,到了那一天,我們才能把這句口號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