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欲望的。
翻開所有的成語詞典,關于欲望的條目很多,其中“欲壑難填”一條,幾乎總是放在顯著位置。其實作為普通平民百姓,欲望絕對不是難填的深谷,在一般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滿足的,只有在地位完全變化之后,說不定才會有別的大欲望。
我經歷過全民大饑餓的年代,那時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沒了,唯一的也是真誠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頓飽飯吃。記得有一天餓得起不來床,跟同宿舍的朋友一起閑聊,我喘著微弱的氣息問他,這會兒最想做什么事情。朋友說:“別的什么都不想,就想有一碗玉米面稀糊糊喝,讓我死了成個飽鬼,我就滿足了?!钡鹊金囸I年代過去,我再問朋友的愿望時,他卻說想吃北京烤鴨。由此可見人的愿望是隨自身所處情況改變的,即使想像力再豐富也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見識,去想象難以觸及的近乎天邊海底之事。老百姓的欲望就是這么實際。
人的欲望看起來純屬個人行為,其實往往具有時代特征。譬如想吃飽飯的欲望,準是在饑餓年代,再譬如想平靜過日子的欲望,準是在動蕩年月。現在就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為衣食犯愁的越來越少了,日子過得也還算平和寧靜,跟過去比應該知足了吧。有的人卻又要為別的事傷腦筋。不過絕對不是像多年前那樣,為基本生存條件嘆息,為政治運動提心吊膽,更多的還是關于生存質量。如子女讀書難、住房不寬敞、收入不理想、出行道路不暢,如此等等,就又成了普通人最大的心病。誰能幫助他們把這些事情解決了,他們就會念阿彌陀佛感激誰。這些欲望依然很平常很實際。
可是貪官們的欲望,大概就不會如此單純了。當了科長想處長,當了處長想局長,反正能步步升官、官越做越大最好,因為他當官兒悟出了好處,有了癮頭兒。做生意的人掙了一千想一萬,有了一萬想百萬,希望錢能像雨點似的下得越多越好。因為掙錢掙得紅了眼,覺得這就是幸福,豈不知許多壞事情的根源也正是出在這里。隨便拉出一個貪污受賄的官員看看,大都是從第一次的不滿足滑落到谷底的;隨便拿一個偷稅的大奸商看看,大都是從第一筆小錢開始的。這又說明欲望是可以被不斷激發(fā)的。
欲望本身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是欲望如何實現。當大官、發(fā)大財、娶嬌妻、住豪宅、坐香車、游世界,這些都是人間的好事,只要你有本事從正路獲取,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享受。然而作為普通平民百姓的我們,對于這樣的欲望卻連想都不敢想,仍然愿意實實在在地過日子。到了我這樣的年紀,要說還有欲望的話,一是想有個安定平穩(wěn)的生活環(huán)境,二是想讓自己的辛苦錢不要“毛”了,再有一個最根本的欲望就是身體健康,不然就算擁有人間的美麗,豈不都成了“遺產”?
【原載2011年11月25日《中國社會報·慈
善》】
插圖/澆灌欲望/劉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