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和星河灣藝術(shù)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星河灣2012文景藝文季:閱讀未來”論壇在上海星河灣酒店舉行,與會嘉賓就“閱讀未來”這個主題分別作了發(fā)言。
我們就部分嘉賓發(fā)言的精彩內(nèi)容選載,以饗讀者。
孫甘露(主持人)
我也在想未來是什么意思,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最近剛剛印刷出來艾略特文集,他說道,向上路就是向下的路,朝前的路就是朝后的路,意思是未來蘊含在過去之中。我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年冬天,在北京,我跟一個朋友去找阿老聊天,當時是冬天非常冷,然后阿城說我住的地方比較偏遠,出門打不到車,我出門送你,上大路看到有出租就把你們放下。我們說好,快到早晨的時候,我們就出門了,我們一路走一路找,差不多快回到城里的時候,我們實在不好意思,讓阿城把我們放下了,這件事情我這么多年都一直記的。我讀阿城的著作和聊天都有這樣的印象,他會把你代入歷史也許幽暗的部分,但是又會很穩(wěn)妥地把你送回那個現(xiàn)實的所在。
小寶
我們要說未來比現(xiàn)在更好,我們閱讀是過去的,既然未來要更好,那么何必閱讀。這么多年,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不是越變越好,而是越來越不確定,也有可能是越來越壞。人類走到現(xiàn)在,留下什么樣的寶貝、財富,我們要固守在這里,能夠堅持一些什么東西,所以在這種東西上,如果未來是特別美好的,我就勸大家去放棄,如果對未來十分不確定,而且認為未來比現(xiàn)在更糟糕,我們?nèi)祟惡玫沫h(huán)境其實是在過去,最好的財富是過去留下來的,這種意義上,我們應(yīng)該閱讀,至少可以享受前人留下來的財富,我對未來是持非常悲觀的態(tài)度。所以我是一個非常堅持閱讀的人。
朱天心
對過去認識越深,對未來的想像、認識才會越有味道才會越真實。講到懷舊的時候我很好奇,人有的是什么?有的是過去,你的朋友、親戚、貓狗,就是這些,不懷舊這些要懷舊什么?福克納說過,人是面對未來的話,像是在一個開快車上,未來在我們的前面,旁邊是回憶的影子,只有過去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不寫這些,不理解這些,不懂這些的話,連現(xiàn)在都無法立即的理解,如何奢談未來。所以在寫作的時候得到很大的印證來抵抗現(xiàn)在所處不滿意的世界,不管是商業(yè)的形式還是什么,是如此的轟轟烈烈、巨大,我會非常的感慨,有些做的正常事情,但是非常的奇怪,你要做一個好人必須要做一個英雄。我始終不覺得跟下一代年輕人有任何的代溝,因為我天天跟80后同處,我從來不覺得不了解他們。但是到今年年初,臺灣在大選,我自己做動物保護,候選人要選票,也會坐下來聽你的意見,所以有一天見馬英九,我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當時我們在集合的時候,聽一個女孩子說,大概20出頭,還在念大學,她跟我說,天心姐很有勇敢,你居然不戴假睫毛就敢出門。原來我們對于勇敢和勇氣的定義不一樣,那是第一次非常大的沖擊,真是時代不同了。無非就是借著閱讀,累計過去所有人的思維,有的沒有的這些寶藏,借著他們來理解現(xiàn)在,有勇氣對抗不視為當然的現(xiàn)象,我并不認為人多聲音大就得接受他。
阿城
第一,我們常常不自覺的認為未來它是遙遠的,不是這樣的,未來常常很快到來。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電影導演田壯壯有一部電影,拍攝之后,請了一些人來看看,對這個電影有什么看法。張承志、史鐵生當時認為這個電影不好,田壯壯他跟我說,這是拍給21世紀的?,F(xiàn)在,21世紀已經(jīng)過去十年了,所以未來非???。所以談到未來的時候要想到威脅性,大家談的未來,千萬要把它放在自己死后,否則當場就被很快到來的未來質(zhì)疑了。
第二,關(guān)于閱讀,閱讀從我認知的經(jīng)驗來看,比如甲骨文,它預卜,也是有未來概念,我什么時候做那件事情會成功嗎。但是沒有過多久,也就是到戰(zhàn)國的時候,基本就對甲骨文不認識了,因為書寫的各種問題,就已經(jīng)不能被閱讀了,所以世人讀不回去了,設(shè)身處地的來說,我們想自己寫的東西,未來有人讀,未必,他讀不懂。我就懷疑未來的閱讀可能是圖像。
白謙慎
我想把題目稍微改一下,“被未來閱讀”。我們的著作都要被后人閱讀,這是后人的閱讀,在檢驗我們的成果是如何的。我的感覺被未來閱讀的時候,真正判斷一個學術(shù)的好壞,不能以銷量來判斷的。專家的閱讀和大眾的閱讀是有所區(qū)別的,因為這些年來,我們有大量的藝術(shù)史的著作翻譯成中文,而本土的作家藝術(shù)史研究也越來越蓬勃,大眾的參與一直是我們國家很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我只是想說明,真正的優(yōu)秀的學術(shù)著作,還是要經(jīng)過未來的檢驗,要經(jīng)過特別是同行的檢驗。
汪建偉
我對未來樂觀就在于,因為未來不存在,所以我先從閱讀未來開始講起。其實把它分開講,閱讀和未來,其實我覺得這里面是一種關(guān)系,對于我來講這個關(guān)系怎么是完整的,其實我覺得閱讀是讓你找到你自己最好的一個方法。我們有些時候老說社會,其實這個“社會”不存在,社會是經(jīng)常看起來是一個確定無疑的一個事實,但是這個事實是由于你自己使用不同的方法知識切割出來的,所以對于每個人來講,這個社會背景不同。那么有一種東西,要讓大家統(tǒng)一起來叫做社會,這個方法就叫做意識形態(tài)。
我感覺在未來實際上是由今天所完成的,未來從時間來講尚未到來,對于一個尚未到來的事實如何揣測,我們對于尚未到來的事實來投射,未來是由今天的欲望構(gòu)成的,它是由于我們欲望的兩個部分,第一我們沒有得到,第二想繼續(xù)得到所以大多數(shù)的未來。
止庵
如果能活到未來,我們就能夠知道未來是什么,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活下去。真正的未來就是將來看到的事情,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現(xiàn)在去想它也沒有什么用,而且想想自己還可以,想別人未來如何,恐怕對那個人來講不是騙他就是害他。
我們今天講閱讀未來,關(guān)于閱讀未來,這個事情,有一個人最可以說明把閱讀和未來放在一起的人。秦漢交界的時候,當時秦始皇要焚書的時候,伏生,這個人把書存放起來,等天下太平再拿出來,這是他對閱讀存在于未來,他認為把書保存下來未來人可以讀的。這個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于未來的期待。所以古往今來很多人把書藏在深山,或者是薪火相傳,把它留給后代看?,F(xiàn)在的問題書是留下來了,但是沒有人看,未必要像伏生那樣,將來可能沒有人看,我覺得沒有辦法,閱讀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繼續(xù)讀書,你就有閱讀未來,另外一個去讀書,他有自己的閱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