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統(tǒng)計,新中國的開國將帥共有1614位,其中,元帥10位、大將10位、上將57位、中將177位、少將1360位。在這1614位開國將帥中,活到甚至超過百歲的,至今已有十幾位。開國將帥乃戰(zhàn)爭中的中流砥柱之才、社會上的出類拔萃之輩。身為將軍而又壽至百歲,實屬鳳毛麟角。正因如此,大家對他們的生平事跡和養(yǎng)生之道,都懷有濃厚的興趣。
一、呂正操:開國上將,享年106歲
呂正操是享年最長的開國上將,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開國上將。
呂正操曾用“打日本、管鐵路、打網(wǎng)球”9個大字來概括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和業(yè)績。
說到呂正操的健康長壽,真是如有神助,堪稱奇跡。他打網(wǎng)球打到90多歲,打橋牌打到97歲,游泳游到98歲。
在呂正操寫的一首七絕中,有這樣兩句詩:“最喜夕陽無限好,人生難得老來忙。”他還說:“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p>
呂正操的夫人劉沙同志曾經(jīng)這樣概括他的養(yǎng)生之道:“讀書、打橋牌、打網(wǎng)球,是呂正操晚年保持體力、腦力的三個有力招數(shù)。”
二、蕭克:開國上將,享年102歲
蕭克既是一位戰(zhàn)將,也是一位儒將。他是唯一一位在紅軍時期擔任過三個方面軍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的開國上將,也是唯一一位獲得過茅盾文學(xué)獎的開國上將。
1985年,蕭克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后,又取出早在戰(zhàn)爭年代就開始創(chuàng)作但因種種原因耽擱了40多年之久的小說初稿,重又開始修改。動筆之前,他寫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用以自勉:
雕蟲半世紀,今再操刀,告老不惜老;
戎馬六十年,樂得解甲,賦閑再難閑。
定稿后改名為《浴血羅霄》的長篇戰(zhàn)爭小說出版后,好評如潮,影響深遠,隨即在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xué)獎。
文武雙修、德才兼?zhèn)?、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用這16個大字,大致可以概括蕭克將軍的養(yǎng)生之道。
三、孫毅:開國中將,享年100歲
離休前擔任總參謀部顧問的孫毅同志,在開國將軍中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位。
我曾多次拜訪孫老,與他老人家結(jié)為忘年交。他曾多次對我說過,影響他的一生、成為他為人處事準則的,是兩種植物:一種是“竹”,一種是“蓮”。他把這兩種植物,稱之為鋪墊自己人生之路的兩塊“思想基石”。他常說:“做人既要有竹子挺拔自直的精神,又要有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孫老把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概括為16個字:基本吃素,堅持走路,精神寬舒,勞逸適度。
除此之外,孫老還總結(jié)出一些頗富哲理的健身名言,例如:“吃苦是福,吃虧是?!?;“腰包無錢,睡覺香甜”;“健康長壽,始于足下”;“健康生快樂,快樂生健康”;“不戴烏紗帽,精神更活躍”;“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xué)問莫言我勝于人,勝于我者還多?!?/p>
四、陳銳霆:開國上將,享年105歲
曾經(jīng)擔任軍委原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的陳銳霆,是一位有著傳奇經(jīng)歷和光輝業(yè)績的開國將軍。
在陳老的客廳里,懸掛著張震上將書贈他的百歲祝壽詩:“義旗飄揚豫皖邊,并肩作戰(zhàn)斗敵頑。馳騁華東雄威展,獻身神炮青史傳。忠貞革命身心健,淡泊舒卷養(yǎng)頤年。戰(zhàn)友情誼六四載,望君壽高彭祖前?!边@首七律既是對陳老傳奇人生的高度評價,也是兩位老戰(zhàn)友深情厚誼的生動寫照。
陳老寫了這樣一首四言詩,用以表達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養(yǎng)生之道:
自尋樂趣,不找麻煩;找點事做,忙比閑好;堅持鍛煉,動能抗老;對黨無愧,檢點懷抱;死后獻尸,醫(yī)學(xué)解剖。
五、吳西:開國海軍少將,享年105歲
吳西是我軍唯一一位年過百歲的少數(shù)民族(壯族)將軍,也是跟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參加過百色、龍州起義的革命將軍,建國后他為海軍的組建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老在客廳的墻上,懸掛著他用草書寫的一幀條幅,是一首七絕:“老驥伏櫪志不移,千秋大業(yè)夢難離。鞠躬盡瘁長眠止,不作糊涂醉漢迷?!?/p>
吳老說:“我最喜歡孔夫子說的這樣幾句話:‘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我更喜歡毛主席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p>
吳老還說:“在生活中營造自己的春天,必然有春天般的生命。在無為中創(chuàng)造有為,在閑適中孕育情趣?!?/p>
吳老自詡“四迷”:讀書迷、釣魚迷、臺球迷、跳舞迷?!叭松囊磺袩溃荚谖枘珚试姷纳钪谢饬?!”
六、童陸生:開國少將,享年103歲
童陸生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曾出任朱老總的戰(zhàn)略高參,也曾與周恩來一起在空中遇險。
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總是心胸開闊,寵辱不驚,隨遇而安,泰然處之,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他遭遇不公正待遇期間和恢復(fù)名譽以后,曾長期刻苦鉆研中醫(yī)理論,苦練“望、聞、問、切”基本功,以至成為“大器晚成的神醫(yī)”,義務(wù)為部隊官兵和地方群眾治病,在軍內(nèi)外傳為美談。
他被評為“全國健康老人”時,已經(jīng)年近百歲,依然聲音洪亮,精神矍鑠,令人嘖嘖稱奇。
當有人向童老探詢長壽秘訣時,他手指自己書寫的“壽而康”3字條幅說:“我認為樂天者壽,我是一個樂天派,健康則樂,樂則健康?!?/p>
后來,童老進而把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概括為“三樂”:心寬為樂,讀書為樂,助人為樂。
七、陳波:開國少將,享年102歲
離休前任二炮后勤部顧問的陳波,是一位開國將軍,是一位獨臂將軍,是一位百歲將軍。這三個“一”,概括了陳波身經(jīng)百戰(zhàn)、波瀾壯闊的一生。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一次陳波為官兵講解滾雷的使用方法,并親自做示范演示。他命令部隊后退300米,在遠處觀看,想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戰(zhàn)友。未料到那顆西瓜般大的不合格滾雷爆炸了,結(jié)果炸斷了他的左臂,炸殘了他的雙腿。
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當毛主席聽說有9位獨臂將軍、兩位短臂將軍、兩位獨腿將軍時,感慨地說:“中國從古到今,有幾個獨臂獨腿將軍呢?只有我們?nèi)嗣褴婈?,才能培養(yǎng)出這樣獨特的人才!”
陳老歷經(jīng)磨難,走過了漫漫人生路,令人稱奇、感嘆、敬重。陳老的養(yǎng)生之道是什么?他何以能夠走過苦難的陰霾,見證生命的彩虹?
面對眾多人的尋訪,陳老說:“人得有點精、氣、神!我可以沒有左臂,也可以沒有雙腿,但不能沒有精神,不能沒有追求,正如毛主席說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要勇敢地面對人生的磨難,畏縮不前就會死路一條!”
八、曹廣化:開國少將,享年100歲
在人們的心目中,曹廣化是一位閱歷豐富而又有些“神秘”的開國將軍。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上世紀50年代,他先后任原總干部部軍銜獎勵部副部長、部長,直接參與了千余名開國將軍的評審工作,了解我軍首次授銜臺前幕后的大量故事;二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他受命主持“中紀委二辦”,參與“林彪反革命集團案”相關(guān)人員的起訴,為這次“歷史性審判”做了大量工作。
曹老一生閱歷豐富,淡泊名利。在個人志向上,他崇尚“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境界。在個人品格上,他追求“寒不減色,暖不增華”的修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上,他喜歡“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的樸素。他還說:“自己一生既無防人之心,也無害人之意,虧盈皆不言表”。
九、閻捷三:開國少將,享年102歲
閻捷三離休前曾任總后勤部駐西安辦事處副主任。
他原名叫閻潤法。報國投軍前,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閻捷三,并對別人解釋說:“捷就是捷報頻傳,勝利凱旋的意思。我在家又排行第三,所以叫捷三。這個名字對自己有激勵作用,我要做到不怕挫折,連續(xù)奮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閻捷三是跟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長征過去了70多年之后,他對于紅軍當年宣傳革命的那些簡明、生動的歌謠,仍然記憶猶新,經(jīng)常對后人一邊解說一邊哼唱。
閻老主張,對于自己的健康長壽應(yīng)該有個“預(yù)算”。他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為人們的健康長壽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過去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現(xiàn)在活到百歲又算得了什么呢!”
至于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閻老總結(jié)了三條:一是堅持運動,既包括身體鍛煉,也包括腦力鍛煉;二是注意營養(yǎng),多吃些雜糧和蔬菜;三是心情舒暢,這是最重要的,笑一笑,十年少嘛!
十、魏天祿:開國海軍少將,享年103歲
魏天祿是從“洪湖赤衛(wèi)隊”走出來的老紅軍。他在部隊一直從事政治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海軍工程部政委等職。
魏老熱心慈善事業(yè),他拿出自己的多年積蓄,幫助學(xué)校建立圖書館,并向新四軍紀念館、保護母親河和希望工程捐款。
許多人驚訝地探問,一位曾經(jīng)身經(jīng)百戰(zhàn),吃過千辛萬苦的老紅軍,何以享此高壽?
魏老將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歸納為“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方面。
關(guān)于精神方面,魏老說:“人的一生要有所追求,而精神追求是第一位的。有了精神追求,人的思想就不會空虛,事業(yè)也就有了‘恒動力’。這是我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p>
關(guān)于物質(zhì)方面,魏老說:“我把自己的物質(zhì)生活歸納為‘衣食簡單,生活簡樸’八個字。生活上有一個基本的保障就行了,粗茶淡飯養(yǎng)生,衣著干凈就行,奢華換不來長壽。正確對待物質(zhì)生活,是我健康長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p>
(摘自《資治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