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階段目標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要“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钡湍昙墝W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其中800個會寫。”就識字量而言,低年級約占整個小學階段的60%,可見,量大任務重。為了順利達到課程目標中的識字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激發(fā)識字興趣,變換識字形式,教給識字方法,從而讓學生樂學、活學、會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輕松提高識字效率。
一、激發(fā)識字興趣——樂學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識字興趣,識字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話題,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學。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他們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例如,將生字形象地稱為“生字娃娃”、“生字寶寶”或“小客人”,讓學生主動和它們交朋友,產生一種親切感。這樣,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識字的興趣也隨之調動,從而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二、變換識字形式——活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學生的這一認知規(guī)律,要想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熄滅。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變換識字形式,開展靈活多樣的識字學習活動,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促進學生有效地完成識字任務。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樂于參與的活動。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找準游戲與識字內容的結合點,設計豐富多彩的識字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識字游戲活動中巧妙地學習識字,手腦并用,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
如在教學小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學生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復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此外,記字形時“編兒歌”、熟字加偏旁時“轉轉盤”、改錯字時扮啄木鳥“捉蟲子”等都是深受學生們歡迎的識字游戲形式。
三、教給識字方法——會學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過程是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出來的,而教學結果則以靜態(tài)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促使學生們都主動會學,都輕松學會,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識字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
小學語文蘇教版在低年級階段各冊教材中,依據漢字音、形、義的規(guī)律安排了專門的識字內容。從總體上看,漢字是屬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跑、跳、躍”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引導學生分析并區(qū)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讓學生們明白:“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再比如小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識字4教材呈現形式與訓練重點和識字3相同,分別按圖表的形式展示了“木、禾”“、艸”和“日、目”“冫、氵”的演變過程。根據字形的結構規(guī)律和每組詞語之間的相互關系,又分別將12個詞語分為四組。與識字3略有不同的是識字4的情境圖生活氣息較濃,有充分的想象空間,為識字、誦讀、練習說話提供了較大的課程資源生成空間。既然識字4與識字3有相同之外,在教學識字3時就要有意滲透學法,到識字4的學習時,就能促使學生學法遷移,輕松利用已掌握的學法自主學會識字4的內容,并能憑借教材優(yōu)勢,在識字3的學習基礎之上對于訓練的深度與廣度上有所升華。
有一位教師是這樣設計識字3與識字4的教學遷移的: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識字3,你的收獲是什么?
生:我知道了木字旁和禾字旁的來歷?
生:我知道了和樹木有關的字都是木字旁;和莊稼有關的大多數都有禾字旁。
生:我們還知道兩組詞串放在一起學習,是讓我們區(qū)別木字旁和禾字旁。
生:……
師:我們是怎么學習識字3的?
生:(學生相互補充完成)先自己讀詞串,每個字音讀準確,把詞語讀流利。再結合插圖讀每組詞串,找一找詞語之間的聯系,然后兩組詞串進行比較,了解偏旁的來歷。
師:現在我們來學習識字4,請你用學習識字3的方法學習好嗎?
生:自讀詞串。
師:變換形式檢查。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能把每組詞串讀得正確、流利?,F在,你們再讀詞串,用一兩句話說說詞串的內容,要用上詞串中的詞語。
生: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晴空萬里,小艷在這溫暖的日子里,洗了一盆衣服,洗好后,掛在衣架上晾曬。
生:小剛去郊外游玩,站在山頂上向遠方眺望,有一位解放軍叔叔看到了,以為有情況,架起機槍瞇著眼睛在瞄準。(呵呵,有些勉強)
師:大家仔細看看,這兩幅圖畫的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事情嗎?
生:不是的,解放軍叔叔不能用槍瞄準小朋友。
生:……
生:老師,我發(fā)現第一組詞串里的詞語都與太陽有關。
生:老師讓我們用上詞語說圖意,還沒有讓我們說詞語與什么有關系。
師:那好,你們既然發(fā)現了規(guī)律,就找一找吧!
生:與太陽有關的字用的是日字旁,與眼睛有關的字用的是目字旁。兩個偏旁不能用錯。
生:……
……
師:本課就3個生字,你們用什么辦法記住它?
生:曬,太陽從西邊升起。
生:不對,應該說太陽從西邊落下。
生:瞄:眼睛盯著禾苗。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目字旁加上一個苗字就是瞄準的“瞄”字。
語文課標要求二年級的識字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借助拼音與工具書獨立識字的能力,并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以適應三年級識字教學“扶”漸減,“放”漸增這一發(fā)展趨勢。識字3和識字4既有相同的規(guī)律,又有不同的特點,因此,識字4的教學充分利用識字3的學習方法,輕松利用學法遷移,調動了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減少了教師指導的行為。同時力求體現識用結合,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識字能力。此外,字形的記憶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應讓學生學會利用編兒歌、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等方法,開動腦筋,生動有趣地學會字形,掌握識字方法,主動會學,從而培養(yǎng)主動識字習慣,輕松提高識字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楊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