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儀征市香溝中心學校地處儀征市西北邊,是一所9年一貫制學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導致學校各方面條件不是很好。學生初三階段接觸到化學時反應不是很好,本人從教以來也積極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學生遇到的一些困惑。有幾點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
【關鍵詞】化學教學 缺乏 困惑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學生初次接觸到化學時興趣比較濃烈,但中學生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想,時間一長、新鮮感一過就厭倦了學習。同時,由于面臨中考,思想上的壓力也較大。在學習興趣上以及課堂上就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就導致了學生學習化學達到了瓶頸,難以有什么突破。本文就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常見困惑進行一些簡單的闡述。
一、學習興趣的缺乏
我國的教育體制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學校均采用填鴨式教學。初三化學由于課時有限,我們一般要在第一學期就要結束新課,所以我們不得不把大量信息灌入到學生們的腦海里。學生學習就被動了!時間長了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興趣逐漸喪失,影響成績。那如何避免學生學習興趣的缺乏呢?
1.用化學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中能產(chǎn)生各種明顯的、有趣的化學現(xiàn)象,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第一章中講鎂帶的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我讓學生先上來協(xié)助我完成這些實驗,可是沒有人愿意上來做實驗。無奈之下我只有獨自實驗,但我在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了非常明顯的現(xiàn)象時學生頓時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躍躍欲試,都想自己做一次實驗。我一一滿足他們的愿望。從此在課堂上只要遇到實驗學生就積極主動的去做。
2.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教學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現(xiàn)實”的理解。比如學習原子、分子的知識時,由于概念抽象,許多學生就很難理解。那我就舉出這樣一個例子:一碗大豆,一碗芝麻,在盒中混合后再盛放在兩個碗中,還有兩碗嗎?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分子間存在間隙的結論。教師在教學中適當?shù)穆?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并適當?shù)倪M行講解分析,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豐富課外活動
課外積極地開展第二課堂,多進行課外活動以便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家庭小實驗,自制簡易凈水器、自制水果電池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可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化工廠等等。
二、質疑能力的缺乏
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完全變成了一直是老師自問自答。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思考。時間長了難免會使學生產(chǎn)生懶惰情緒。造成學生們不愿意提問,不愿意思考,這樣會嚴重影響其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
老師要注意不能只是單純的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還要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另外,老師要平易近人,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切忌不要在課堂上嚴厲批評學生。這樣會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距離感和恐懼感,有了問題不敢問,不愿意問。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績,并且對其心理發(fā)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有目的的設置問題
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該有助于學生質疑思維的產(chǎn)生,不能僅僅是簡單化的問題,應該具有層次性和拓展性。通過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抓住學生的心理,促使他們進入一個思考的狀態(tài)。由淺入深的一步步發(fā)掘問題,激發(fā)求知欲。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潛移默化的提出一些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必定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使他們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提高質疑能力。
3.指導學生提出質疑
目前大部分的學生仍缺乏質疑能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質疑方法。老師應該適時教給學生一些質疑方法,使學生們能比較容易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知道如何提出問題。
三、良好解題習慣的缺乏
學生剛接觸化學,對于解題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樣就造成學生在考試中許多應該能夠拿到分的地方?jīng)]有拿到分數(shù)。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選擇錯的學生做成了選擇對的;寫化學式的寫成了名稱;計算結果保留幾位有效數(shù)字的也經(jīng)常寫錯等等。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首先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淖x題習慣,題目中重點的字眼可以用筆圈劃出來。解題過程嚴格按照解題格式,一步一步來絕不跳步。其次學生可以做一個錯題集。把平時自己做錯的題目集中起來,可重點分析題目中的易錯點。避免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最后老師定期進行平時易錯題的考試,讓學生回頭做看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這些題目。長期下去學生解題習慣肯定能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四、探究能力的缺乏
化學是一門探究性極強的學科,尤其是第7章酸堿鹽的學習。很多知識點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很多學生在中考中得分很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探究能力的缺乏,特別是中考最后一題,分數(shù)在22分左右。這一題里囊括了探究、計算、圖像、反思與評價等。綜合性極強。學生正常在這一題得分極少。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學生的探究能力不高的原因導致的。所以我認為在以后教學中應該注意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平時實驗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多參與思考和探究,長期下去學生在探究能力方面應該能有所提高。
以上的幾個困惑在化學教學中比較常見,針對這些化學教學中的常見困惑,我們首先要擺正教師自己的位置,明確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其次,教師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水平,不斷積累經(jīng)驗。最后,教師們應該多與學生溝通。只有這樣的話,像我們農(nóng)村初中的化學教學水平才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永強.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問題教學[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2] 李義寶. 初三化學教學易忽視的問題探討[J]. 才智,2011.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香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