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8226;皮爾遜,180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一個工人家庭,大學畢業(yè)后成為律師。他提出在城市地下修建鐵路系統(tǒng),以緩解交通壓力的方案,并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地鐵。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誕生在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當時倫敦的車輛已經(jīng)很多,有一天律師查爾斯#8226;皮爾遜的馬車被堵在了街上,他看到滿街都是自用馬車和出租馬車的景象,熙熙攘攘的倫敦街頭好像車輛的海洋。他預計未來倫敦的車輛還會增多,那時候會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交通問題。他突發(fā)奇想,如果能將火車引進城市不就可以緩解交通壓力了嗎?但是如何設計一套合理的方案呢?為此他終日冥思苦想。
為了能讓火車跑進城市,皮爾遜寢食不安。有一次,他半夜起床上衛(wèi)生間,發(fā)現(xiàn)墻角有一個老鼠洞,而且一直通到墻外,有一只老鼠正在洞里跑進跑出。皮爾遜自言自語地說:“老鼠真是厲害,不但能在地上活動,還能在地下活動……”剎那間,一束智慧的火花在他的腦海里一閃:如果把火車修建在城市的地下,不但節(jié)省了空間,而且還解決交通問題嗎?
1847年,皮爾遜進行了縝密的分析,確認在地下修建火車是一個可行的設想后,他干脆辭掉律師職位,獨自在家潛心研究在城市地下開挖隧道的方案。經(jīng)過3年的努力,1850年皮爾遜的方案出爐了,他立即交給了倫敦市政廳??上У氖撬姆桨笡]有受到重視,直到10年后他設計的城市地鐵系統(tǒng)才被重新提起,并獲得通過。在修建這條想象中的地鐵之前,倫敦各大報刊都對它進行了負面的評論和猜測,例如:地道會不會塌下來,旅客會不會被火車噴出的濃煙毒死等等。當時挖掘隧道的方法非常落后,由于沒有大型機械,所有的挖掘都是靠人力來完成的。掘進隧道時先把地鐵途經(jīng)的地上居民全部搬遷,工人們從地面向下挖掘一條10米寬6米深的大壕溝,用磚加固溝壁,再修建成拱形的磚頂,然后將土回填,在地面上重建道路和房屋。這個工程拆毀了很多房屋,工程量非常驚人,耗費了大量資金。為了使蒸汽機車排出的濃煙導引出來,建好的隧道還修建了很多通風孔。當時這條地鐵運行后的資金回報數(shù)字還處在虛擬狀態(tài),因而投資商們都非常保守。
倫敦地鐵的第一條線修筑充滿了坎坷,先是挖掘到一條小河的岸邊時,河岸發(fā)生了坍塌,導致工地進水兩米多深。加固小河岸后,腳手架又都橫七豎八地泡在水里,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排水,不過這以后工程進展得很順利。
1862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修通了,這條地鐵只有6.5公里長,7個車站。它的第一批乘客是40名巡游的官員,他們坐在沒有頂棚的木制車廂里對地鐵進行了檢驗。一年后,這條地鐵正式投入運營,第一天的乘客總數(shù)就達到了4萬人次。按當年7月的統(tǒng)計,在過去的6個月里,運營人數(shù)477萬人次,平均每天有萬人次乘坐。地鐵成為倫敦歷史上第一個多數(shù)市民可以負擔和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從而拉開了世界各國興建地鐵的序幕。
(摘自武漢出版社《萬物簡史:改變?nèi)祟惿畹?00大奇趣發(fā)明》 編著:楊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