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作文訓練課,同學們都愛問兩個問題——寫什么,怎么寫。這兩個問題,一個是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構思和表達方面的問題。“怎么寫”是方法與技巧問題,“寫什么”是表達、內容與思想問題。我認為,首先會想,然后才會寫。
寫好高考作文,無以替代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熱愛生活、充實積累、感悟人生,然后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進行認真、獨立的思考,而不是滿足于現成的答案??傮w戰(zhàn)略方針是“牢記一個中心,理清四個關系,把握五個層面”。
牢記一個中心,即牢記和諧與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與歸宿,構建和諧社會是時代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和諧與發(fā)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理清四個關系,即理清“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倡導公平競爭,頌揚人與人之間的愛,學會溝通、學會忘卻、學會尊重與寬容、學會贊美與鼓勵,傾聽他人、欣賞他人、善待他人,感悟親情、友情,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等。
人與社會的關系:包括遵循社會公德、遵守社會法則、承擔社會責任,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呼喚法律意識,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等。
人與自我的關系:確立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和處世態(tài)度,推崇自立自強品質,呼喚對卓越成功的不懈追求和對有品位的文化藝術和精神生活的追求,關注健康問題(包括身體的、心理的、人格的、個性的等等),注重內心的探索,促進自我發(fā)展。
人與自然的關系:熱愛自然,關注自然,處理好現代化建設與環(huán)境的關系,處理好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遵循自然法則,樹立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意識,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把握五個層面,即把握“時代、社會、生活、人文、哲理”五個層面。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就內容來說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考四個關系:我與自己、我與他人、我與自然、我與社會。只要大家弄清其中的哲理,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比如2011年的高考作文題“誠信”“拒絕平庸”“總有一種期待”等都是圍繞青少年如何對待“我與自己”來設計的,再比如,200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訓練小兔子學游泳”就是要我們思考:青少年要成才,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然后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方向,并朝那個方向努力。
如果看過作家劉墉的作品我們就會明白,人生應該確立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和處世態(tài)度。人必須要“了解自己,悅納自己,超越自己?!崩献诱f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悅納自己,就是要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中國青年報曾作過一個調查,百分之七十的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相貌,認為自己個子矮了、眼睛小了、鼻梁塌了。你連自己都不喜歡,你能積極為自己打拼嗎?超越自己,就是要有對卓越成功的不懈追求??纯磩④臅銜ψ约河幸粋€正確的認識。
“我與他人”是指欣賞他人、善待他人,團結協作,爭取雙贏,也指感悟親情、友情,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等?!墩撜Z》上記載,有一次孔子退朝回家,得知馬廄被燒了,只問了一句“是否傷了人”,卻不問“馬傷了沒有”。 孔子“不問馬”,貴人賤畜,是肯定人的價值,對生命給予最大的關懷的體現,也是其人道主義的體現。2011年的湖南題“謝謝大家,你們來了!”,2010年的廣東題“與你為鄰”等就是圍繞“我與他人”來設計的。
2010年的江蘇卷 “綠色生活”則是圍繞“我與自然,我與社會”設計的。
讀透一部書,
深入了解一個人物,聯系自己的愛好
倘若能讓個性化閱讀的內容為文章的主旨服務,那么,文章自然就會別具一格,高人一等。2001年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成功之處在于作者巧妙地向閱卷者展示了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閱讀個性。據說這位作者平時酷愛《三國演義》,很多章節(jié)能熟讀成誦。還有一位考生對音樂頗有研究,在考場上借音樂表達了獨特的人生感悟。你的興趣可能在其他方面。作文時,如果能根據文章內容或主旨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融入你的個性化閱讀,展示你獨特的人生感悟,那你的作文該會具有怎樣的魅力??!下面這篇是2003年高考全國卷(以“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的滿分作文。
寶釵鳴冤
小女子寶釵近日出了大觀園來到世間游玩一番,才發(fā)現世人對我有諸多非議,小女子我實在是冤枉啊!
人們都偏愛弱不禁風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個個咬牙切齒,有的罵我虛偽做作,有的指我貪圖名利,有的責我破壞他人美好感情……這都是因為他們用有色的眼鏡看我的緣故。
我承認我與林妹妹相比,的確有些圓滑世故,但這并不是我的錯。我隨母親、兄長借居在賈府,我的母親性格溫和,哥哥又是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世魔王,后來又娶了一個兇神惡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處處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親和我在這樣的漩渦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卻罵我虛偽,收買人心,難道我關心每一個人也有錯嗎?我不過是希望母親和自己能與周圍的每一個人和平相處罷了。
有人找出我曾寫過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說我一心想著名利富貴。這又是對我的大偏見。大家是否忘了我是為了選秀女才上京的?作為一個從小便被教育“三從四德”的大家閨秀,當我面臨著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難道我不能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許的憧憬、期盼?而且我還在螃蟹詩中抒發(fā)了對這黑暗世道的痛惡,使姐妹們大呼痛快,這也是我的詩文,為什么人們卻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確感人,可金玉良緣并不是我一手策劃出來的,我也在追尋著自己的愛情呀!當寶玉挨打時,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嗎?但林妹妹那紅腫的雙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們對我自然視而不見了。調包計給我招來一片罵聲,可誰又知道當我聽到寶玉的一聲聲“林妹妹”時,我的心中也痛苦萬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愛情,還承擔著破壞別人感情的罵名,誰又曾為我說過一句公道話呢?
人們之所以對我有許多偏見,是因為他們都帶著喜歡林妹妹而討厭我的心情來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詞一句……其實就連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誤會了我,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看人,這樣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紅樓夢》中“黛釵之爭”,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本文的巧妙之處在于,作者憑借著對《紅樓夢》的熟悉,大膽打破褒“黛”貶“釵”的思維定式,讓寶釵走出大觀園,對世人的“諸多非議”鳴冤叫屈。同樣是寶玉的表親,為什么人們偏愛“妹妹”而非議“姐姐”呢?同樣是大好姻緣,為什么人們單被“木石前盟”所感動,而對“金玉良緣”無動于衷呢?同樣是為寶玉挨打流淚,為什么“妹妹”紅腫的雙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而對于“姐姐”的真情流露卻視而不見呢?女主人公發(fā)自內心的呼喚和吶喊,早已不是文學作品的爭鳴了。它如警鐘長鳴,警示世人:不要用有色眼鏡看人!形象大于思想。小作者巧妙地借用文學形象,以內心獨白的方式,運用對比的手法,層層深入地烘托出文章的主旨: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看人。作者豐富的文學知識和巧妙的構思,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當然,除了要讀透一部書,了解一個人物,我們還要認真學習考綱,做到對考點心中有數。同時,熟悉近幾年的高考題型,比如必考“六道題”—— 哲理思辨題(2009全國卷年的兔子學游、2010年的貓捉老鼠)、人與自然題(2010年江蘇卷的綠色生活)、生活情景題(與你為鄰)、價值觀念題(2010年北京卷的仰望天空與腳踏實地)、詩詞格言題(2009年北京卷,2010安徽卷)、文化現象題(2008山東卷的春來草自青,2009年天津卷的我說“90后”)。另外,還應該對近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國網事·感動”人物等有所了解和熟悉。
[作者簡介] 尹順林,廣西特級教師工作坊主持人、特級教師講學團成員、園丁工程A類學員導師、高考語文評卷組優(yōu)秀評卷員;主編、參編著作近二十部,其中作文寫作指導類三部,在十多家報刊發(fā)表論文近三十篇;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近三十年,曾培養(yǎng)出湯進春、黃劍豪等廣西高考語文單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