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絡上流傳一個復原圓明園的3D視頻,讓一座仙庭般的亭臺樓榭重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令人驚艷、震撼!人們曾經(jīng)面對那座皇家園林的殘跡,扼腕嘆息,如此風華絕代的園中之園就那樣湮滅在歷史的塵跡之中,是國民心中永遠的痛。由此,關于圓明園要不要修復重建的問題再度引起關注,備受爭議。
當北京市政府征求市民重修圓明園的意見時,網(wǎng)絡媒體幾乎一致地反對,甚至有人覺得不修復圓明園才是愛國,我認為這有點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有人說,重建圓明園是對歷史的忘記,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在我看來,恰恰相反,我認為重建圓明園,是對歷史更清晰、更有對照的一種銘記。當我看到《圓明園》這個三維數(shù)碼合成的影片以后,我的感觸非常深。在這之前,我只是將圓明園當作一個遺跡、當作一個文物去看待。當我看到3D視頻把它恢復以后的整體建筑,就更感覺到它的美、它的價值。不管重建與否,目前加強對圓明園遺址公園的保護都是一項現(xiàn)實而緊迫的任務。正如“重建派”代表人物、已故建筑學家汪之力曾表示的,如果不加整修,圓明園遺址將日漸毀壞,“根本沒有躺在那里的機會”。圓明園是否應該重建呢?據(jù)了解,圓明園內(nèi)很多遺址在逐漸損壞,如果不進行及時修繕,不用多久,園中僅存的假山就會自然倒塌或消失,永遠無法修繕。假如圓明園的遺址都沒了,如何體現(xiàn)國恥?
其實,重建圓明園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圓明園,修復文物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前不久,國寶級文物——金縷玉衣在徐州博物館成功修復,珍貴的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件被修復的金縷玉衣于1995年出土于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它曾被盜墓者盜走并從中抽取金縷,金縷幾乎全部被抽走,玉衣片遭到很大破壞。于是徐州博物館成立了金縷玉衣修復小組,克服資金、技術等困難,歷經(jīng)一年又9個月,終于成功地使這件國寶恢復了原貌。如果今天我們也能像修復這件金縷玉衣一樣修復圓明園,不是一件保護文物的好事嗎?
當然,保留歷史的證據(jù),保留幾大塊焚毀遺跡,是必須的,但也不能為了保留遺跡而不去修復、重建。我們在留下歷史記憶的同時,也應該保持文化的傳承,讓修復后的圓明園保存我們歷史的文化、再現(xiàn)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不是更好嗎?
圓明園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粹,我認為,不但應修復圓明園工程,還要修復某些人的病態(tài)心理。不要把一個文物保護的工程當作“洪水猛獸”!
(指導老師: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