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鄉(xiāng)村?
一說到鄉(xiāng)村,就想到那淳樸的紅磚黑瓦建成的幢幢小屋,一排排,一列列,中間是一條青灰的小巷。小道凹凹凸凸,全部用小石子鋪成。也不知是什么時候鋪的,已滋生出了一絲絲墨綠色的青苔。這是歲月走過的足印,它給小巷增添了質(zhì)樸的韻味。
每當雨季來臨,滴答滴答,雨打瓦片,這是鄉(xiāng)村特有的樂曲,清脆中沉淀著歷史的聲音。靜靜走,靜靜看,忽然會跳出一個小女孩,梳著羊角辮兒,還插著幾朵山花,一陣風似的打身邊飄過,只覺得鼻尖有淡淡的花香。
最熟悉的,應該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吧。六月的夏風吹散了田間的鵝黃嫩綠,莊稼們換上了無比精神的碧綠軍裝。蔓延的綠色卻也不覺得乏味——一道道莊稼縱橫交錯,嫩綠、淺綠、墨綠,怎么也看不厭。但比起秋天那漫山遍野的金黃,我更愛有著成熟韻味美的秋天,因為它映襯著農(nóng)家人的笑臉,歡慶,喜悅。
最令人倍感親切的,是那一個個的樸實的鄉(xiāng)親。碰見了,總是微笑示意,但更多的是親熱地招呼,一塊兒坐下拉幾句家常,這時才發(fā)覺時間如梭。
在自家的石板上洗衣,洗菜,淘米,難免缺個啥,吆喝一聲,便是滿滿塞了的一懷。左鄰右舍和氣得像一家人似的,矮矮的圍墻阻隔不了幸福的歡樂,每戶人家里都飄蕩著暖暖的愛。
小巷古老,田園迷人,鄉(xiāng)親樸實,心靈美麗,這就是我心中的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