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義市后溝村黨支部書記武立榮在其15年任職生涯中,傾情為民服務,演繹了農村干部的六宗“最”。
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冬,后溝村建國后第一任黨支部書記西振江家的炕塌了半截,一炕被褥半數被燒。得知情況后,武立榮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安排兩委干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10多人幫老人修整炕,并驅車到市民政局申請救濟,為老人解決了這一難題。西老激動地說:“你也不年輕了,為我一個糟老頭子干嘛還遭這份罪?!?/p>
最“糊涂”的村黨支部書記。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以來,后溝村2所煤礦被關閉,村集體收入、村民收入失去必要的保障。武立榮提議上馬500萬只肉鴨養(yǎng)殖的轉型項目。許多人覺得這一項目投資太大,不如安分過日子。面對一片“瞎逞能”“老糊涂”的質疑聲,他將全村23個黨員、11個村民小組長分成8個工作組,入戶做思想工作。半個多月后,大家認同了他的想法,涉及項目用地的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帶頭簽訂了用地合同。
最“失職”的村黨支部書記。500萬只肉鴨項目從上馬到建成投產,前前后后100天。這100天里,武立榮有96天呆在現場,督促項目進展。一次,武立榮剛到家門口,想起養(yǎng)豬場經營戶王玉林在豬場沒有住所。于是,他翻出自家的新帳篷,帶著幾名黨員,為其在豬場旁搭起了簡易住房。孫子從窗戶上看見他沒進門又走了,直喊“爺爺”。在家里失職的武立榮,卻在村里盡職盡責,廣受好評。
最“窩囊”的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村兩委換屆,一位不了解政策、選舉失敗的村民找武立榮理論,抓住他的衣領當眾羞辱他。武立榮沒有發(fā)怒,而是和鎮(zhèn)包村干部耐心地向這位村民講政策、講法律。2009年夏,他帶著兩委干部沿線查看防洪設施,發(fā)現鄰村黃文村新建的煉石場的院墻壓住了排洪渠?!案C囊”的老武先后3次找煉石場負責人,5次找黃文村干部,4次找鄉(xiāng)鎮(zhèn)干部,硬是把那段院墻移了位,確保防洪渠暢通無阻。
最“多余”的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孝義市選聘第三批大學生村干部,其中有一位主修過經濟學、法學,還在機關實習過。武立榮一眼便相中了這個人才。在他的努力下,這名大學生村干部最終來到后溝。武立榮把自己的辦公室讓出來,還為他開了免費灶。半年后,這名大學生村干部逐漸熟悉村情,為村民辦了不少實事、好事。
最“護短”的村黨支部書記。2008年村黨支部換屆時,武立榮力挺辦事公道、經驗豐富、博學多才的馮萬龍進入支委會。人們認為,馮萬龍和武立榮曾因煤礦問題有過爭吵,這一舉動無異于“引狼入室”。然而,武立榮卻看中了馮萬龍,讓他分管治安、調解工作。如今,老武、老馮成了一對黃金搭檔,兩個人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后溝村多年來沒有發(fā)生一起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