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恰逢大學畢業(yè)10年,在這重要的時刻我無暇顧及同學聚會上的推杯換盞與追憶似水年華,因為在這一年我迎來了生命中又一個最重要的人──兒子周末,他的吃喝拉撒占滿了我一天的24小時。在我這個已經(jīng)不年輕的年齡迎接一個新生命似乎要接受更多的考驗,特別是一個從事教育工作10年,對于教育有種種想法,又有種種幻想的編輯。之所以給他起這個小名就是希望他每一天都像過周末那樣心情舒暢、天生快樂。
從兒子出生起就帶他去游泳,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希望他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兒子五個月的時候,游泳班的老師就開始勸說我給孩子報個早教班,周圍的朋友也向我推薦著各種知名的早教機構(gòu),也舉著上早教的孩子的種種優(yōu)點,我無法否認早教在某些方面對于孩子潛能開發(fā)的作用,但上不上早教真的那么重要嗎?
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個月我不知道早教的種種課程對他有什么影響,但我知道那價格不菲的學費沒有阻止很多家長望子成龍的腳步,那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讓很多家長在早教的問題不敢有一絲怠慢。本來我們留給孩子玩的時間就不多,現(xiàn)在在他們似乎還不知道什么為玩的時候就給他套上學習的枷鎖,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遍地的各種早教機構(gòu)難道不是又一種教育功利化的產(chǎn)物嗎?
對于這個質(zhì)疑朋友們也給我打上了太天真的標簽,他們說當他們的孩子還小時,他們也是這樣想的,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天天快樂,不要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可當升學的各種硬性指標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就不得不被逼著去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面對朋友的提醒與忠告,我們想的最多的是,面對這種現(xiàn)狀,家長是不是只能從心里感慨,從行動上還是“打著為了孩子未來著想”的旗號,不得不繼續(xù)讓孩子奔波于各種早教機構(gòu)與補習班?,F(xiàn)在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可是不論教育制度怎么改革,它不可能符合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需求,即使被大家公認的教育制度寬松、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美國基礎教育,在很多美國家長眼里也存在著種種問題。我們不能用一句“現(xiàn)實就是這樣,我們也沒有辦法”,就盲目地把孩子推向社會上的各種教育機構(gòu)。
前一陣,一位教師朋友送給我一本書,書名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知道現(xiàn)在這本書被很多家長奉為經(jīng)典,很多父母也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父母、合格的父母。從書中,我完全可以看到作者作為媽媽的用心與細心,在處理孩子成長中各種問題的耐心與機智。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很多問題,她沒有盲目從眾,而是用自己特有的、符合孩子心理的方式讓孩子健康成長。如果作者也像其他父母一樣,先讓孩子去接受早教,不管早教的課程內(nèi)容、講課方式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然后再為了升學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那么我們也許就不會看到一個懂事、有責任心、學習能力出眾的“圓圓”。從古至今很多名人的例子也告訴我們,一位合格的母親在名人取得成功的路上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清楚現(xiàn)今教育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它讓一些家長們開始懷疑自己一直堅持的教育方式,也讓家長在現(xiàn)實面前變得無可奈何??墒俏覀儾荒苁冀K報怨,也不能盯著別人家孩子學了什么而開始盲從。每個孩子身上的特質(zhì)不同,各有天賦, 家長們的心態(tài)要平和,要不斷摸索,并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要時刻記住無論在什么時候,媽媽的教育無可替代。
當然好媽媽只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不能因此而把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完全推到家長身上。教師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勤與家長、學生溝通交流,做那些存在教育誤區(qū)的家長的心靈伙伴,不用考試這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多角度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特質(zhì),并加以肯定優(yōu)化,同時將這種理念做到實處,如果能做到這些,教師會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多幾分輕松,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會少一些糾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