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雁蕩山的水以“靜、清、綠”,山以“奇、秀、險”而聞名于世。
來到雁蕩山,首先就得去“大龍湫”瀑布看看。“大龍湫”瀑布果然名不虛傳,潔白的瀑布從197米高的山上咆哮著直瀉而下。若是雨中的“大龍湫”就更加壯觀了:從山頂流下來的泉水再加上雨點的點綴,就顯得更有活力了。仿佛瀑布升騰起來一般。巨大的“大龍湫”水面靜靜地躺臥在山腳下。毫無塵世的喧囂;綠瑩瑩的水雖很深,但清澈見底,就連水中的魚兒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看過了水,那肯定要去看山了。一座座奇、秀、險的山拔地而起,遠遠看去,有的像駱駝,有的像狗熊,有的像正在咆哮的雄獅,那“夫妻峰”更像一對形影不離的夫妻……真是奇峰羅列,神態(tài)各異,鬼斧神工,令人稱奇!
來到狗熊山的頂上,看看山下那變幻莫測、雪一般的云霧,人便不知不覺地進入了那種如夢如幻的境界。座座山峰,猶如戴上了一頂圓圓的巨大的帽子。“山帽子”在太陽的照耀下,銀光閃閃,璀璨耀人,為本來就俊美的狗熊山又增添了幾分秀色。
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下走去,曲曲折折,讓人不時產(chǎn)生山窮水盡之感,然而,再走幾步便又絕處逢生了。走到半山腰時。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遮山霧”猶如一件彩衣從天上垂落下來,將山峰與山峰之間隔斷。一座座農(nóng)家小院,一片片田地果園,就這樣被嚴嚴實實地包裹在這件彩衣的后面……
指導(dǎo)老師 徐繼春
[閱讀與評析]
雁蕩山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又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可見它的聞名程度。事實上,這也確實是一座很有看頭的山,跟著小作者的腳步,從大龍湫瀑布到神態(tài)各異的山峰,再到狗熊山頂、半山腰的美景,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作者能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豐富傳神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游覽畫面,讓我們也飽覽了一番山水的秀美??墒?,習(xí)作在描寫遮山霧時戛然而止,這是怎么回事呢?一篇完整的習(xí)作應(yīng)該有頭有尾有過程,像現(xiàn)在這樣有頭無尾的話,在嚴格意義上并不能算是一篇完整的習(xí)作。習(xí)作另一處不足是段與段之間有些松散,使得文章的整體性不夠好。希望能引起小作者的注意。用一顆熱愛寫作的心來完成寫作,這才能寫出一篇好的習(x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