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良好的班風,對于形成班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教師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體會到良好班風所帶來的樂趣。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怎樣才能建設良好的班風,使自己的班級成為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集體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確定班級奮斗目標和學生個人目標,有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
一個班集體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強大的前進動力,作為班主任老師就要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同時結合本班級的具體實際情況,制定出每學期的班級奮斗目標。比如有的班主任在學期之初就很有計劃地向?qū)W生宣布,我們班級要確立以爭創(chuàng)優(yōu)秀班級或者全班同學在體育方面全部達標為奮斗目標,使學生明白前進的方向,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有序而高效,把學生從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中喚醒,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從而有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
當然在確立班級奮斗目標的同時還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的個人奮斗目標,班主任老師可以通過班會等形式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制定出自己的本學期奮斗目標,然后再面向同學和老師把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計劃說出來,即自己通過哪些具體的步驟和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從而有效地把集體奮斗目標分解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在平時的班級工作中班主任還要不斷地督促和鼓勵每一位學生,使每個人都能夠隨時注意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不斷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二、建立切合實際的班級管理制度,為良好班風的形成確立正確的方向
在一些班干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有的同學會以“哪里有這樣的規(guī)章制度”為借口對班干部進行反問,使班干部對班級管理工作陷入被動狀態(tài),由此可見在班級中建立切合實際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多么的重要。
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結合本班的實際,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紀律制度。班干部和班主任可以轉(zhuǎn)變自己的身份成為班級制度的執(zhí)行者和維護者,實現(xiàn)由原來的“班干部約束學生”變?yōu)楝F(xiàn)在的“班級紀律約束學生”,人人都可以成為不良行為的監(jiān)督者,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成為班級不良作風的糾正者,為良好班風的形成確立正確的方向。
作為班主任要明白,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只是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行正確引導的一種手段,它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風,使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被動執(zhí)行班級制度逐漸發(fā)展為自己的一種自覺的行為,在不斷適應紀律約束的日積月累中增強學生的自律、自強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真正實現(xiàn)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
三、通過多種活動進行德育教育,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初中學生正處于思想可塑性較強的階段,所以我們要通過開展多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但是進行教育要避免簡單的說教形式,因為枯燥乏味的說服教育是很難被思想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的初中學生所接受的。所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課堂教學活動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一種主渠道,例如通過欣賞學習語文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祖國文字的美妙與博大精深,增強愛國意識;通過地理教學可以使學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
德育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以內(nèi),在課外活動中,班主任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的拔河比賽,使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得到進一步加強,通過激烈精彩的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一次深刻的集體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關心愛護學生,形成良好班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誤是難免的,那么該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學生表面上接受批評,其實內(nèi)心是很反感的。因此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站在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和立場,以幫助學生成長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為出發(fā)點,讓學生自己談談自己的錯誤所在。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對自己的錯誤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分析和自我糾正,效果要比教師的嚴厲批評要好得多。
班主任與學生們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和開始,因為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溝通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學生把老師看成是自己的良師,更是自己的益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可以使學生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能夠充滿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與自信。同時學生也愿意與班主任老師交流自己的思想活動,為幫助老師搞好班級工作出謀劃策,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良好的班風。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