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兒是流傳在我國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大部分地區(qū)的一種源遠流長的民歌。本文從焉耆花兒的分類、特征、襯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焉耆花兒。
關鍵詞:焉耆花兒 回族 地域特征
花兒最早起源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在我國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大部分地區(qū)流傳非常廣泛的民歌,是回、東鄉(xiāng)、漢、撒拉、保安等民族非常喜愛的音樂形式,歷史悠久?;▋?,也叫“少年”、因對歌時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說男方為“少年”而得名,也有稱 “山歌”、“山曲”、“野曲”等。新疆的花兒主要在米泉、巴里坤、昌吉、奇臺等地流傳較為廣泛,淵源主要是從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傳到新疆。在保持原有的唱腔和韻味外,新疆花兒還大量吸收與融合了新疆各個地區(qū)的文化,因而形成了各地區(qū)自己的風格,成為別具特色的新疆花兒。其中,焉耆花兒主要為河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類型,但也吸收了不少地域文化,如在歌詞中常常出現(xiàn)焉耆的地名、動物名、植物名等。同時,在民歌中還留下了時代的烙印。2006年,新疆花兒已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焉耆花兒是焉耆回族人民的民間文藝,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近年來創(chuàng)作了多首反映焉耆人民歌頌家鄉(xiāng)和贊美家鄉(xiāng)心聲的花兒作品,如《請到焉耆來做客》、《一條河》、《焉耆情》、《流水甜甜唱焉耆》、《尕摩托騎上焉耆城里到了》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花兒作品。
一、焉耆花兒的分類
焉耆花兒的內容非常廣泛,包含了歷史、人物、生活中的瑣事、國家大事和自然界中的萬物等等內容??傮w來歸類,分為愛情花兒和生產(chǎn)生活類的花兒等。
(一)愛情花兒:愛情是民歌中永恒不變的話題,花兒也不例外。情歌在花兒中是永不凋謝的,它用比喻、擬人等各種手法和樸素的語言把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按其表達愛情生活的過程,分為以下種類。(1)愛情萌發(fā)時期。在愛情萌發(fā)時期,主要以相互贊美對方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2)追求時期。這類花兒的數(shù)量很多,有用比喻法贊美對方,也有把贊美同含蓄求愛的心情結合在一起的。(3)熱戀時期。愛情花兒中熱戀是最富有色彩的一部分,它抒發(fā)戀愛中青年男女的愉悅心情。(4)情變。由于舊社會愛情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經(jīng)常會發(fā)生情變,這類花兒就反映了這個生活面。還有離別、思念、重逢等內容的花兒。
(二)生產(chǎn)生活類的花兒:除愛情花兒外,焉耆花兒還可分出生活類、生產(chǎn)勞動類、詼諧類等類型。
(三)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花兒:如反動統(tǒng)治時期,回民用花兒的形式來控訴黑暗的舊社會。這些花兒反映了舊社會時期人們的困難生活;解放后,人們用花兒來歌頌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贊揚社會主義日新月異的變化;黨的十二大后,人們用花兒表達對黨衷心愛戴的心意等等。
二、焉耆花兒的主要特征
焉耆縣的回民來自西北各地區(qū),他們有相同的性格特點、語言、民歌旋律。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的獨特風格。焉耆花兒具有以下特點:(1)地方特點:焉耆花兒屬于河湟花兒體系。其具備了河湟花兒所具有的一些美學特征,并加入了很多焉耆當?shù)氐纳剿⑽锂a(chǎn)名,如開都河、芨芨草等。在花兒中呈現(xiàn)出焉耆的地方特點。(2)時代特點:焉耆花兒的演唱者多為清代河湟起義軍和義軍的后裔,所以他們唱的花兒都有明確的時代特征。(3)情感特點:新中國成立前,焉耆回民受到統(tǒng)治者嚴重的階級壓迫,他們渴望安定自由的生活,所以花兒中帶有較大的跌宕起伏的情感。(4)個性特點:清代的封建暴政激起回民的不斷起義,使人們的性格不斷堅強,性格中也帶有了粗獷豪放的特點。這些特點在花兒中也有所體現(xiàn)。(5)焉耆花兒具有高亢悠揚的情調。
三、焉耆花兒的襯詞
詞句是花兒的一大特征,這種特征所占字數(shù)的多少,有襯字、襯詞、襯句、襯段之別。襯字指的是花兒的句子中,不是襯上一個字,這種襯字,有“者”、“哈”、“啦”、“呀”、“啊”等,他們在花兒句子中分別起著“看”、“把”、“給”、“用”等的語法作用。襯詞有“花兒喲”、“阿哥的肉呀”、“阿哥的油葫蘆呀”、“阿哥的白牡丹”等。這種襯字、襯句是花兒有機體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四、焉耆花兒的句式
(一)四句式
焉耆花兒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四句式,每首四句,兩句組成一段,分兩段。這種句式的基本特征是單句單字尾,雙句雙字尾。其中單句和雙句的字數(shù)、停頓數(shù)由歌唱者的演唱技巧、文化素養(yǎng)、語音駕馭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二)六句式
也叫折斷腰式,實際上是四句式花兒的擴展,特征是隔兩句對稱,就是一四、二五、三六句對稱。也有特殊的,比如二五句是一四句后半句的重復,或是變體。這種六句式被稱為雙折斷腰,其實還是四句式。
(三)五句式
是增加了第二句的四句式,第二句是第一句后半句的重復,和雙折斷腰的六字句的區(qū)別是少了最后一句,減去第二句仍是四句式格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加第一句的后半句,稱為上折腰。另一種是加第四句的后半句,稱為下折腰。
五、結語
焉耆花兒是焉耆回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回族人民的民間文藝,是回族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人們通過花兒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充實自己的生活?;▋菏前艘魳?、文學、歷史、民俗等各個領域內容的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文化財富。隨著現(xiàn)代化腳步的日益加快,花兒處于了瀕危的邊緣,對其保護和傳承十分緊迫,意義也非常重大。焉耆縣政府對花兒的保護和傳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使得焉耆花兒這塊藝術瑰寶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失,也使更多的人接觸和了解焉耆花兒,讓焉耆花兒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光芒。
參考文獻:
[1]齊尚明.焉耆回民[M].新疆: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
[2]馬書海.開都河流韻.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
[3]馬成翔.新疆回族民間歌曲研究[J].新疆藝術,2001(1).
作者簡介:馬強(1987-)男,新疆庫爾勒,回族,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