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多數(shù)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很快適應(yīng)了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為了順利通過四六級考試,很多學生可能依然側(cè)重于記單詞,做習題,這樣,即使是通過了考試,仍然聽不懂英語,也張不開嘴說英語。本文試圖從背誦的角度,分析背誦的作用和方法,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英語應(yīng)用能力。
關(guān)鍵詞:背誦 英語學習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試行)》指出:“既要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 又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薄按髮W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边@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習的重心和學習的目標。具體地說,英語學習首先應(yīng)該重視的是運用語言的能力, 然后才是語言知識學習, 語言學習再促進語言運用。
眾所周知,雖然很多大學生都希望學好英語,但學習的效果卻不甚理想。以至很多大學生一談起英語,都說那是心中永遠的痛。事實上,根據(jù)多年的學習和教學經(jīng)驗,英語學習并非難以上青天。一般來說,我們會把英語分為聽、說、讀、寫、譯五部分來分別講述不同的練習方法,可是,我們知道這五部分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一一割裂開來分別練習,效果并不會特別明顯,所以一定要綜合起來,齊頭并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這中間,背誦就顯得尤為重要。
背誦在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中一直處于很重要的地位,也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方法,一直被推崇和使用。童年的時候,我們在父母的懷抱里,就會背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薄颁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到了小學,中學,更是每周都有背誦的任務(wù),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大家都背會了大量的古詩詞,還有那些長篇的晦澀的古文。可以說,背誦,在青少年記憶的黃金時代,扮演著拓荒者的重要角色,開發(fā)記憶,終身受益??墒情L大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夠完整的背出這些古文呢?我們那時候不會對老師說,“老師,我記不住,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或者“那么長,怎么背啊”,“背這些有什么用呢?”那時候,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背,去完成任務(wù)。背誦這些古詩詞在我們學習母語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一個培養(yǎng)語感和提高我們個人修養(yǎng)的作用,起到一個“熏”的作用——對我們個人氣質(zhì)的熏陶,更是培養(yǎng)了我們閱讀的習慣,鍛煉了閱讀的能力。同樣,作為一門外語的學習——英語,我們同樣需要牢記大量的詞、句、篇章在心里。
背誦的理論:
(一)從語言輸入的角度看:美國語言家Krashen 在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第二語言習得五個假設(shè)[2]。其中輸入假設(shè)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它探討了人們習得語言的方式, 即人們通過理解稍高于他們現(xiàn)有水平的語言輸入(即i+1),按自然順序習得語言。Krashen的輸入理論就是背誦的理論基礎(chǔ)之一, 即語言習得是通過語言輸入來完成的,教學的主要精力應(yīng)放在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語言輸入上。最佳的語言輸入必須具備以下特點:(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2)既有趣又有關(guān)(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3)非語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4)要有足夠的輸入量。其中可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語言習得的至關(guān)重要的條件。
(二)從記憶的角度上說:1998年語言學家Skehan曾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語言學習的內(nèi)在機制[3]。他指出,語言知識在長期記憶中的儲存形式有兩種:一是以規(guī)則為基礎(chǔ)的分析性體系(rule-based analytic system);二是以記憶為基礎(chǔ)的套語體系(memory-based formulaic system)。前者在記憶中所占空間小,靈活性強;但在時間緊迫的即時交際中,臨場運用規(guī)則造句需要較多時間和注意力,所以難以做到準確、流利、地道。后一體系中則包含了大量的套語(formulaic language),所以能夠在交際時間有限的壓力下快速從記憶中提取出來,并能夠做到準確、流利、地道。這兩種體系的優(yōu)缺點正好可以互補。
英國威爾士大學心理學教授Ellis(2002)在他的心理語言學理論中指出,語言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范例的過程。流利運用語言的基礎(chǔ)就是儲存在記憶中的大量言語范例。而學習語法是要掌握成千上萬的結(jié)構(gòu),并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頻率抽象出語言規(guī)律[1]。
總之,背誦在心理語言學和二語習得理論方面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背誦可以使語言輸入頻率對語言習得的功效得到保證。其次,背誦可以解決語言習得過程中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需要之間的矛盾[4]。
背誦的方法:
(一)材料的選取
英語材料浩瀚如煙,首先,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英語水平,選擇難易適當?shù)牟牧?。材料的難度太大,會增加學生背誦的難度,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會有損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難度太小,學生就會覺得太容易,沒有成就感。其次,要內(nèi)容好,能吸引學生,語言優(yōu)美,篇幅較短,或者獨立成章。比如現(xiàn)在學生英語課本中的有些文章就很好。
(二)背誦的方法:
材料選擇好后,先認真的讀,把不會的單詞標注出來,寫好音標,弄明白漢語意思,然后開始一句一句的背。句子太長的話,就把句子斷開,一個短語一個短語的來,短語熟悉后,一個意群一個意群的背,然后,一個分句一個分句背。這個過程中,注意句子的意群劃分一定要正確,先把句子的主干找出來,然后再看其他修飾成分。如果你一天背下了一句話,第二天一定能夠要先復(fù)習一遍,把已經(jīng)會背的記牢,在開始被第二句。這樣,一兩個月后,你會發(fā)現(xiàn),背一段文章并沒有以前想象的那么難了,這時候,你可以增加背誦量,一天一小段,在堅持兩到三個月,繼續(xù)增加任務(wù)量。很多學生說記不住,這首先就給了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記不住,我學不會,這是非常不利于英語的學習的。積極地學習心態(tài),高漲的熱情,會在學習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這樣兩年后,相信你不會再說記不住的話了。
背誦的作用:
背誦不但能加深記憶,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而且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培養(yǎng)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一個人發(fā)音不準, 就會聽不懂別人的談話,別人聽自己談話也會有困難。背誦以朗讀為基礎(chǔ),朗讀時,學習者的眼、口、耳在大腦的指揮下相互配合,可以矯正和強化頭腦中音義對應(yīng)模型的記憶,一旦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了學生頭腦中熟記的東西,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材料。背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通過背誦,大量的語言材料內(nèi)化于學習者大腦,為寫作準備了條件。特別是背誦的材料一般是經(jīng)過精選的地道英語,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地道的表達方式, 避免中國式英語。
這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訓練自己記憶力的過程。堅持背誦,不斷的刺激我們的大腦,大腦就會越來越靈活,越來越能快速記住新的信息。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個非??菰锏倪^程,很多學生幾天之后就放棄了,也有些堅持了一兩個月,覺得沒有收獲,就開始躺下睡大覺了。這樣是不會取得明顯進步的。
結(jié)語:
總之,背誦作為傳統(tǒng)而且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和實踐依據(jù),在英語的學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中,依然要強調(diào)其重要性,不能把背誦扔到歷史的塵埃里,要讓其在新的形勢下,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Ellis,N. C.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2. 24:143~188.
[2] 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 1982
[3] Skehan P A.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 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 陳查.對背誦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地位的理論思考[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4,(1)
[5] 張梅.背誦與大學英語教學[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
[6] 周瑞英.背誦在大學英語基礎(chǔ)階段教學中的作用[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4)
作者簡介:徐春燕(1983年04月)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職稱:助教,黃河科技學院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