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專高職類學生入學后的英語普遍能力薄弱且參差不齊,如何提高英語課程教學一直來是許多高職院校老師探索的問題,本文從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入手,以具體的廣廈建設學院現象入手,提出了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措施是以人為本,培養(yǎng)興趣教學點,闡述了不同班級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具體的實行。
關鍵詞:大專高職 英語教學 興趣教學 分層次授課
1、高職類英語教學現況
在現在職業(yè)教育為主的高等職業(yè)院校中,根據全國大學大專院校課程教學設計分類,英語課程座位一門必修課出現在大學生的課堂教學中,而根據本院的教學計劃,基本是在同一年級使用同一本教材,任課老師分別擔任不同分院不同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采取的是按照統(tǒng)一教材備課,用統(tǒng)一試卷進行期末考核。
在英語這門以積累性非常強的語言教學課程上,由于專科高職類學生的基礎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基礎相比差距較大,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者說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都只能面向極少一部分學生,而其他的大部分學生要么覺得課程太難要么就是覺得得不到相對的提高,少數學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或者出現上課抵觸的心理。筆者所在浙江廣廈建設學院一直都是招收三年制的高職學生,班級成員以普通高中畢業(yè)為主職高學生為輔,學生的知識能力在高考的時候已經得到了證明,現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在同一進度的課堂教學不能得到改進的話,結果是只能是適得其反,經過調查研究,其他高職兄弟院校也普遍存在的相同的這種現象:英語課堂教學相對質量不高,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2、興趣法教學:高職英語教學的應對措施
在學生層次相對懸殊的班級里面,教室沒有辦法保證每一個學生的教學質量,為了使得層次懸殊的學生能夠適應班級學習并且保證其學習有所發(fā)展,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是必然的結果,筆者認為采取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是必然的應對措施。
2.1 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的概念以及具體表象
什么是興趣分層授課教學,首先高職英語教師教學的內容相對廣泛,基本上可以涵蓋住所有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這點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習點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學內容發(fā)的出發(fā)點和實踐點都是生活中學生能夠遇見或者知道的一些內容,學生必然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對于的興趣點。
2.2 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的現實依據
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教學計劃中的模式,而不斷變化課堂授課的形式,如“寓教于樂”,“學用結合”,“師生互動等發(fā)掘教學內容的外延和內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與教材結合,常用形式有聽英文歌曲,電影欣賞和英文游戲互動,通過多媒體互動來進行的一系列的英語教學,在進行完這些興趣啟發(fā)后,班級的學生絕大多數都回通過興趣點的切入而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這個基礎之上在進行我們的個體教學,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而掌握學習進度。這不僅能讓班級的成績相對好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班級成績較差的學生及時補上的英語學習的缺陷。
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每個班級用同一個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對于幾十個人進行分科教學的制度。這種制度的優(yōu)點在于班級易于管理組織,有助于教學的共同性和科學性,學生在集體中可以易于討論和共同提高。
從深層次來講,興趣分層次教學是在尊重學生的個性條件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更著重于班級所有學生的共性。在當今現在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前者是承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個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是一種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理性發(fā)散,在高職英語教學現階段面臨的問題面前,其先進性和優(yōu)越性顯得十分突出。
3、高職英語興趣分層教學構架
3.1 前提條件:對學生英語成績測評水平差異的全盤測試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層次參差不齊,我們可以把他比喻為爬山,學生本身已經具備的英語水平和基礎是通往英語教學山頂巔峰的不同道路上,我們老師更應該作為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出現,不是主觀的把已經爬到一定高度的學生拉到山腳下,或者說把那些剛剛起步的學生硬性拉到于已經有些成績的學生一樣的高度來爬山,那么怎么樣才能使高職類學生在現有的起點上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了?
通過筆者現在推行的技能駕照式考核方式,我們可以基本上看出一個班級的學生的基本知識基礎和全班同學對于英語學習的一個基本狀況,但是任何考試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才能為他們量身定做適合他們層次的教學目標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3.2教學基礎:理解和尊重學生自己的學習選擇,創(chuàng)造符合學生自行發(fā)展的英語環(huán)境
要搞好興趣分層次教學,就要對學生進行教學前的興趣層次劃分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自己的選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學習的對象額學習的手段,但是在選擇的同時學生有一個選擇的基本底線:高職英語的課程目標。
3.3 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的具體實施
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是把“因材施教”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原則,通過現階段現有的條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完善。
3.4 進行興趣分層次授課教學過程中的組織
首先學生的分層次教學,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英語水平的檔次的分類,根據廣廈建設學院的各個分院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分成高(A)中(B)一般(C)分類,學生進入那個層次進行學習,則需要根據入校時的英語成績決定,當然也要考慮下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方向和興趣于能力,基本上各個層次的比例為2:6.5:1.5.,這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每個層級學習后的情況在進行相互流動,進步幅度大的,可以向更高層次學習,退步或者學習相對又困難的,則可以進入下一個層次進行學習。
3.5 學習進度和教學目標
每個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學校制定的基礎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從學生教學材料上,教學目標的認同度上,以及練習題的難度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
綜上所述,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建立良性的教與學的互動機制,打破“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率和更佳的教學效果,從而培養(yǎng)出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是真正符合高職教育的模式,才是一跳正確的貫徹以人為本的高職高專類的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林奇(1982-5),男,漢族,湖北黃石人,本科學歷,浙江廣廈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英語教學研究和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