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語是間接語言行為非常發(fā)達的語言,特別是日本人在表達拒絕時使用頻率頗高。本文依據(jù)日本學(xué)者森山卓郎(1990)對日語的拒絕策略的分類,著重分析間接拒絕表達的語用策略,從而透析日語中的拒絕表達的總特點。
關(guān)鍵詞:拒絕表達 禮貌理論 間接語言行為 語用策略
1.問題的提出
人們在進行言語交際的過程中,為了給對方留面子,通常不是直言不諱的,而總是拐彎抹角,尤其是拒絕對方的時候。正因為拒絕行為是違背他人好意的,傷害他人面子的行為,所以才需要運用策略來挽救。這樣才能保全交際雙方的面子,維系融洽的人際關(guān)系。在崇尚“以和為貴”的日本社會文化中,巧妙地運用拒絕表達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2.日語中拒絕策略的分類
根據(jù)語境的不同或說話人之間的親疏關(guān)系的不同,拒絕策略也不同。日本學(xué)者森山卓郎(1990)對日語的拒絕策略進行了分類,他認為主要有以下四種:(1)直截了當(dāng)型(嫌型),如:直接拒絕;(2)、說謊型(噓型),如說今天不太方便等;(3)拖延型(延期型),如我考慮一下等;(4)搪塞型(ごまかし型),如不作回答,一笑置之等。本文將運用森山的分類法,結(jié)合日語中拒絕表達的實例,從語用學(xué)視角進行具體分析。
2.1直接拒絕表達
2.1.1直截了當(dāng)型(嫌型)
所謂的直截了當(dāng)型是指用「いいえ」「やりたくない」(不想做)等詞毫不留情地直接予以回絕的方式。因為這種露骨的拒絕方式,常常危及交際者的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日本人是極少采用的。如:
場景:向好朋友推薦音樂會門票(田中向高橋推薦)
田中さん:この間、コンサートのチケット手に入れたけど、要らない?(前幾天我弄到幾張音樂會的門票,你要不要?)
高橋さん:何のコンサート?(什么音樂會?)
田中さん:ロックだけど。(搖滾音樂。)
高橋さん:んー、ロックね、要らない。(嗯,搖滾音樂啊,我不要)
田中さん:えっ、本當(dāng)に要らないの?(真的不要?)
高橋さん:ロックなんて、まったく興味ないからねえ。(是的,我對搖滾音樂一點興趣也沒有。)
從以上對話全部使用簡體可以推斷出田中和高橋是關(guān)系非常親密的朋友。此例高橋采取了直接了當(dāng)?shù)木芙^對方的方式,確實達到了拒絕對方的目的,但實際上這種直爽和直截了當(dāng)?shù)木芙^方式卻是極少見的。日本人通常是講究回絕有術(shù),在不傷害他人面子的前提下,采取一些間接表達方式。試想,如果這組對話發(fā)生在我們中國朋友之間也許覺得比較自然,但日本人會感到吃驚和不可理解的。因為對于日本人來說,被他人冷酷無情的拒絕是一件很難受的事,被拒絕方也常會因此而耿耿于懷。
2.2間接拒絕表達(噓型)
2.2.1說謊型
森山所謂的說謊型,是指說諸如「都合がつかない」(不方便)等理由來拒絕對方的邀請、依賴和勸誘等。我們認為這里的理由倒也未必都是謊言,有些也可能是事實。因此說謊型也可以說是給出理由型。說謊也有善惡之分,有時甚至是必要的。為不傷害說話雙方的面子,因此日本人有時會制造善意的謊言表示拒絕。如:
場景:田中約高橋周末一起和她打網(wǎng)球
田中さん:今度の週末一緒にテニスをしませんか?(這周末一起打網(wǎng)球好嗎?)
高橋さん:殘念ですが、約束がありますので。(很遺憾,我已經(jīng)有約了,所以……)
此例說謊型的拒絕方式既表達了拒絕的意思,又保全了對方的面子。日語中謊型的拒絕方式一般都先對對方表示一番謝意,然后列舉一些對方易于接受的理由,有時甚至舉一些帶有貶低自己成分的理由,使談話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進行。
2.2.2拖延型(延期型)
當(dāng)場不明確表態(tài),說諸如「考えておきます」(考慮考慮)「あとでお知らせます」(隨后通知)、「検討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允許我們研究一下)之類的話,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但言外之意卻表拒絕絕。是一種讓被拒絕方逐漸體會出否定意思的回絕策略。拖延型可看作是回避因拒絕而引起的緊張的一種手段,這種方式雖然能回避當(dāng)時的緊張關(guān)系,但也僅僅是一時性的措施,是把事情往后推脫的一種拒絕方式。
如:
場景:田中約高橋喝咖啡
高橋さん:高橋さん、よろしければ、これから、一緒にコーヒーでも飲みませんか。(高橋小姐,如果方便的話,一起去喝點咖啡好嗎?)
田中さん:行きたいけど、今日は用事ががるので、また今度誘ってね。(我很愿意去,可是今天有事,下次再約我吧。)
此例中田中對于高橋的邀請,采用了先表達自己想去的想法,然后再說出自己有事不能去,這樣既表達了拒絕的意思,又保全了邀請人的面子,且給了邀請人希望。
2.2.3搪塞型(ごまかし型)
森山的搪塞型是指對于他人的請求等不予回答,一笑置之。通常認為還可以把定義再擴展。還可包括那種用很含糊的語言來應(yīng)答的方式。這種回絕方式是一種無視依賴行為的策略,是回避類言語行為成立的一種方法。這種拒絕方式因為極其失禮,一般不會對上級使用。如:
場景:A B 兩人在餐館吃飯
A:ここのレストランの肉、おいしいね。それで、次はバーでお酒でも、どう?(這家館子的肉體好吃嘛。下次去酒吧喝酒怎么樣?)
B:あら、ほんとうに、この肉、柔らかくておいしいわ。焼き加減は本當(dāng)に上手よね。それにこの付け合せの野菜もおいしいわ。こんなおいしい料理をご馳走していただいて、大変申し訳ないわ。(啊,真的,這里的肉非常好吃?;鸷蛘莆盏恼婧?,而且配的蔬菜也挺好吃。今天承蒙您請我吃這么好吃的餐,實在是過意不去。)
B的言外之意是吃了這家餐館的菜已足夠了,并以“實在是過意不去”來婉拒對方的邀請。這種方式往往是先贊美對方或說些是對方高興的話,然后將對方的思路引向另一話題,馬上結(jié)束談話。
通過以上根據(jù)日本學(xué)者森山的日語拒絕表達分類法對日語的四種拒絕表達方式在實際交際中的實例進行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四種表達中因“直截了當(dāng)型”過于直白往往會危及交際者的面子和人際關(guān)系,“搪塞型”又因態(tài)度過于敷衍、回避,所以這兩種方式一般很少被人們采用,尤其是對上司。故在日常的語言交際中人們最廣泛采用的是“理由型”和“拖延型”。這符合日本人不喜歡直來直去的語言習(xí)慣、重視與他人的相互關(guān)系、崇尚“以和為貴”的精神,也反映了日本人以模糊為美的思維方式和“以心傳心”的文化背景。
3、日語拒絕表達體現(xiàn)的以對方為中心的特點
現(xiàn)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人際關(guān)系的融洽性,為了能過順利達到此目的,人們在交際中非常重視禮貌,表現(xiàn)出對對方的尊敬。從日語中最常用的拒絕表達謊言型和拖延型可以看出,日本人在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時,說話人既不傷害對方的面子,又給對方了希望,這就很充分的例證了日本人交際中以對方為中心的特點。
結(jié)束語:
日語的拒絕表達方式除可以進行以上四種形態(tài)的分析和整理外,還可以通過不同場合和目的進行分析,以求從不同角度把握其特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就日本學(xué)者森山卓郎(1990)對日語的拒絕策略的分類進行了論述??傊徽撌裁礃拥膱龊虾湍康?,日本人的拒絕表達方式都是充分考慮到對方的感受而委婉、客氣的,這一點需要引起充分注意,希望給日語學(xué)習(xí)者在和日本人交往方面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水谷修.日本語の生態(tài)―內(nèi)の文化を支える話し言葉 [M].創(chuàng)拓社,1979. P70.
[2]森山卓郎.「斷り」の方略――対人関係調(diào)整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J]. 言語.大修館書店,1990(8).
[3]王玲,王在琦.日語中的拒絕表達形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 2006(11).
[4]趙小寧.日語在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時表現(xiàn)出的幾個特點[J] . 西安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2(9).
作者簡介:田小鳳(1976-),女,陜西合陽人,渭南師范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日語語用學(xué)及日語教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