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是一首民族風味較濃的陜北信天游,曲調明亮,旋律優(yōu)美,描述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時,正逢滿山的山丹丹花開的美麗情景。后來王建中先生將此首歌曲改編成鋼琴曲,此改編曲中運用了跳音、琶音、分解和弦、連續(xù)飽滿的大和弦、連續(xù)的八度彈奏,演繹起來需要相當?shù)募记珊拓S沛的感情。本文著重從演奏技巧的運用、情感表達兩個方面分析,來展示改編曲獨有的民族風情。
關鍵詞:鋼琴改編曲 演奏技巧 情感表達
一首鋼琴曲如果沒有完美的技巧是沒有辦法把它完美的展示給世人欣賞的,也不會得到流傳和繼承。所以一首鋼琴曲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詮釋,彈奏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是一首民族風味較濃的陜北信天游,曲調明亮,旋律優(yōu)美,描述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時,正逢滿山的山丹丹花開的美麗情景。后來王建中先生將此首歌曲改編成鋼琴曲,此改編曲中運用了跳音、琶音、分解和弦、連續(xù)飽滿的大和弦、連續(xù)的八度彈奏,演繹起來需要相當?shù)募记珊拓S沛的感情。下面就淺談一下此改編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達。
(一)演奏技巧
1、八度和和弦的彈奏技巧
八度和和弦相結合是該曲中運用最多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渾厚的音響效果將樂曲的感情渲染的更加激烈和飽滿。
樂曲的第一部分第22小節(jié)中,主題由單音過渡到了連續(xù)的八度與和弦,將樂曲的情緒推向了一個小高潮,意在表達人民期待紅軍來的急切心情。此處彈奏,要利用手腕的力量與手臂的力量,將音樂演奏的飽滿清晰。
樂曲的第二部分,表現(xiàn)紅軍到達陜北時人民歡呼雀躍的熱鬧景象,情緒歡快,熱烈,所以彈奏時力度、情緒對比要強烈,用上臂的力量并借助爆發(fā)力將其彈奏出來。
第144小節(jié),表現(xiàn)人民對紅軍的感激之情,所以彈奏時左手的八度加分解和弦要像一股涌泉慢慢將樂曲的情緒推上去,同時右手連續(xù)飽滿的大和弦要將情緒拉寬,把情感完全釋放出來。此處要運用上臂(肩關節(jié))八度彈奏法。上臂八度彈奏并不是只用肩部,其他部位僵硬不動,而是利用肩部的力量使得腕部和肘部的活動更加的靈活和自如。
2、跳音
樂曲的第二部分為Allegro vivo(活躍的快板),以速度和大量跳音的結合來表現(xiàn)人民迎接紅軍時載歌載舞的熱鬧愉悅的場景,所以此部分的音一定要演奏得干凈利索,要運用手腕跳音演奏法,在穩(wěn)定掌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之后,利用腕部的力量做上下彈奏的動作,這樣可以將音符快速的彈奏出。
3、琶音
在樂曲的引子部分,開始的兩個二分音符之后,接著就是一組三十二分音符組成的十二連音的一組琶音,由弱到強的力度變化,將人們帶入了愜意的情境中。彈琶音要將重點放在手位的快速轉移和手腕的協(xié)調配合上面,注意力度要均勻,強弱有變化,控制好每一個手指。該曲中琶音均為四個八度為一組,為了增強節(jié)奏感,在彈奏時可適當強調最高和最低音。
4、力度的使用
樂曲中多處出現(xiàn)力度符號,使音樂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力度的把握要根據(jù)樂曲的情緒等各種因素來決定,而且每一位演奏者也會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給予力度不同的處理。在該曲第一部分Ad libitun(隨意處理) 中,沒有標明非常多的力度記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樂曲的理解給予適當?shù)奶幚?。比如,第一個音符下面是mp(中弱),可是由于此曲是戰(zhàn)爭時期的紅色歌曲,表現(xiàn)的是陽剛之氣,所以處理時可以將力度稍微加強一些。樂曲第二部分第34小節(jié)中出現(xiàn)的f(強),可以處理成ff(很強)的效果,這樣可以更充分的表現(xiàn)人們迎接紅軍時敲鑼打鼓的熱鬧場面。
(二)情感表達
音樂是情感的表達,對于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演奏者更是要把豐富飽滿的情感融入其中。
第一部分: 安靜、柔美
引子部分是一段散板,安靜、柔美的意境將人們帶入了美麗的陜北高原。開頭由中弱開始的倚音二分音符仿佛一陣清風伴隨著清脆的竹笛聲吹過人們的臉頰,之后就是一連串的左右手琶音的出現(xiàn),讓人們自自然然中充滿了期待,所以緊接著的一連串三十二分音符彈奏時不要太快,要由慢漸快。至第四組三十二分音符的時候可以適當有一個緩沖,之后四分音符旋律音的出現(xiàn)可稍慢的彈出。接著是強顫音,左手分別由一個五連音和一個六連音組成的兩組琶音,之后就是左手二分音符的琶音和右手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四個四分音符的結合,讓人們看到了光明,于是樂曲進入了主題。
樂曲進入主題后,是高亢清脆的信天游的曲調,音色要比原有的更加清脆和飽滿,描繪出一幅迷人的風光。讓人不自覺的隨著輕聲哼唱,緊接著到了第二十二小節(jié)時,主題由單音變成了八度與和弦的演奏形式,讓人們聯(lián)想到紅軍即將進入陜北時人們歡迎他們的熱鬧場面。
第二部分:熱烈歡快
在樂曲的第二部分中,和弦和跳音的完美結合,左右手旋律的交替,讓音樂富有了很強的動感,主題的情緒也由歡快活潑過渡到了熱情奔放。在這樣的音樂背景下充分的向人們展示了紅軍到達陜北時老百姓熱情接待的情景和表達了人們激動喜悅的心情,體現(xiàn)了人民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第三部分: 更為深情的歌唱
在人們高興的迎接紅軍來到之后,第三部分在延續(xù)了第二部分的喜悅之情以后再一次將感情升華,此處的速度可稍慢一些,更加深情的彈奏。而和弦與八度相結合的手法,真切表現(xiàn)出人們對紅軍的感激和崇拜之情。
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意境優(yōu)美,旋律高亢激揚,創(chuàng)作手法簡練大度,陜北地區(qū)的民族風格濃郁,演奏該曲時要充分利用鋼琴的彈奏技巧,飽蘸濃濃的民族感情,才能表現(xiàn)出人民對紅軍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答鋼琴學習388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王新惠.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分析[J].藝術百家.2007 (2)
[4]丁菲菲.鋼琴改編曲《陜北民歌四首》的藝術特色[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0 (1).
[5]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6]周青青.中國民間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