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導引】
夢想,是我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新的一年,新的學期給我們帶來了夢想,帶來了期望……
夢想,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勇氣;有勇氣,一切皆有可能!夢想,是自然給我們的最美的禮物。有夢想,就有幸福;有幸福,就有憧憬;有憧憬,就有未來!夢想是一種歌唱,夢想是一種渴望,夢想是一種力量。有了夢想,才有動力;有了夢想,才有可能;有了夢想,才有發(fā)展;有了夢想,才有明天!
如何寫好這類文章?
首先是選材要得體。“夢想”,顧名思義,是內(nèi)心的希望,是渴望實現(xiàn)的東西。我們可以寫人的愿望,比如自己、父母之類的。說到自己,相信很多同學會選擇寫童年時的愿望。我們認為,童年題材的作文太多了,如果沒有足夠的功底怕是很難寫得出眾。我們也可以寫游子,游子的愿望就是回家,這類題材可以多運用景物描寫,像月亮、大雁之類的,來烘托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我們還可以寫父母,寫父母時最好是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敘述會比較好一點。除了人的愿望,我們也可以寫物的愿望。當然,不管是寫人或?qū)懳?,最好都使用第一人稱,這樣能更好地運用心理描寫,使
愿望顯得真實感人。
其次,思想要向上?!案星檎鎿?,思想健康”這一要求一直是寫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在寫此話題時必須注意的層面,這一點也是對文章立意的要求。因為“思想”是文章的基石,也是文章的“命脈”,直接決定著文章的優(yōu)劣,所以對文章“思想”層面的要求應(yīng)成為我們寫文章時首先考慮的一個因素。因為人生觀、個人經(jīng)歷以及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不同,每個人對“夢想”的設(shè)想也不同,大多數(shù)人對未來抱有美好的設(shè)想,我們青年學生對明天應(yīng)當充滿希望,充滿渴盼,應(yīng)該用文章表現(xiàn)出我們的魄力與朝氣,體現(xiàn)出我們昂揚、奮發(fā)、健康的思想。
再次,文體要靈活。此題為話題作文,文體自然是不限的。我們在寫作時要突破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文體的限制,選擇小小說、戲劇、論壇、演講稿、日記、電視欄目、人物訪談等多種新穎文體,以期在形式上先給讀者造成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獲得讀者的青睞。
【佳作展示一】
我希望擁有一片綠地
□沈立宇
十年前的夏天,我還是一個幼稚的小男孩,喜歡在自家院子里的綠地上玩耍,捉小蟲﹑采野花……玩得不亦樂乎。
自從搬到鎮(zhèn)上來住,我再也看不到兒時的小蟲小花小草了。鎮(zhèn)上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了,馬路也越發(fā)顯出了“富態(tài)”,直擠到家門口的綠地上,綠地越來越小,漸漸消失了……
坐在窗前,滿眼都是討厭的銀灰色的水泥墻面,沒有一絲生氣。陽臺上的花兒本是那樣的鮮艷、耀眼,此刻卻顯得很孤單,又仿佛是在登高望遠,遙望它遠在鄉(xiāng)間的同伴。
我希望擁有一片綠地。
一片綠地,可以種草,可以養(yǎng)花;可以在疲憊時給自己的眼睛以放松的空間;可以在受挫折、傷害時讓自己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可以在憤怒時讓自己平靜下來,仔細想想,分析問題所在……
如果我有一片綠地,我一定要種點什么。種什么呢?
芭蕉吧!芭蕉好。雨夜時,聽雨打芭蕉。約上三五個好友,在綠地提供的幽靜的氣氛下,秉燭夜談。細細的雨,淡淡的語,語聲伴著雨聲直入心田。好一個“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我還可以將綠地設(shè)計成一個大盆景,點綴上塊塊白石;綠地中心的假山引上一泓清泉;那兒又是一條條藤蔓,雜然交錯;苔蘚斑駁的石階旁,一竿竿翠竹若隱若現(xiàn)……最后,圍上一圈幽欄,即可大功告成。
凡此種種,多不勝數(shù)的設(shè)想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但這一切似乎都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人們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大自然強烈的抗議:日益頻繁的臺風和海嘯、越來越多的沙漠、日益緊缺的淡水資源……
這片綠地,就是大自然的眼睛!有了這塊綠地,春天不出門,也可以將春景一賞到底;有了這塊綠地,夏夜不再單調(diào)地數(shù)星星,還會有飛舞的瑩火蟲陪伴你;有了這塊綠地,八月桂花飄香,九月桐剪秋風;有了這塊綠地,即使是大雪漫天,一想到安靜地睡在地下的種子,就會想象:春天已經(jīng)不遠了。
我希望擁有一片綠地,不大,巴掌那么點兒地方。
點評:文章觀點明確,事例翔實,語言簡潔明了;夾敘夾議的寫法,使文章既有形象的敘述,也有睿智的議論;理性的語言,更可看出作者對生活的熱切關(guān)注與獨特思考。作者觀察得很仔細,對身邊的社會現(xiàn)象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較為委婉卻也不失天真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佳作展示二】
我希望出發(fā)
□邵 利
和風煦日,鶯歌燕舞,水中的魚兒悠閑地游著。在這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一雙腳,再配一顆熾熱的心,便勾勒出一道我去遠方放飛青春的風景線。
好想好想徒步穿越沙漠。那茫茫無際,在烈日的暴曬下,毫無生機的沙漠,無處不潛藏著死亡的危險。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心靈的沙漠永不沉寂。這兒有仙人掌的頑強與韌性,還有駱駝大無畏的挑戰(zhàn)精神以及禿鷹俯瞰蒼茫大地,我主沉浮的雄心壯志……烈日的光線是殘酷的,但也是溫和的,它的灼熱催促萬物生長。只有遠方才是心靈的歸宿,才有人生的贊歌。
真想縱橫海洋,聆聽大海深沉雄渾的呼吸,讓消極的情緒在豁達里消逝,讓膽怯在海水對礁石不停的沖蝕中丟棄。天邊的云霞不斷向兩邊伸展,伸展,夕陽的余暉渲染了整個海面,這落日的紅色是生命的象征,永不服輸。海風猶如狂怒的獅子,咆哮著;海浪也應(yīng)和著滾滾濤聲發(fā)出冷酷的狂笑,這笑聲是對懦夫的蔑視,是對庸人的歧視……但我聽見那更深層里的是人類無所畏懼向著光明向著曙光豪壯的大合唱,這氣貫長虹的磅礴之勢,使我感到渾身的血液在沸騰,在燃燒,全身的細胞在劇烈奔騰。“平靜的風浪打造不出精悍的水手”,敢于拼搏,敢于揚帆,無所畏懼才是真正的勇士。
太想太想穿越時光的隧道,披堅執(zhí)銳地馳騁沙場,這里有金戈鐵馬的獵獵雄風,有浴血奮戰(zhàn)的颯颯英姿:秦始皇的頑強無敵,漢武帝的深謀遠慮,還有成吉思汗的彎弓射大雕……
世界如此充滿活力,真希望出發(fā)!哪怕狂風暴雨,無情的沙漠,殘酷的海洋,或者充滿艱險的雨林,它們都是前進的目標。
走吧,出發(fā)吧!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屢戰(zhàn)屢敗,不要緊,只要人不倒下,哪怕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屢敗屢戰(zhàn),不可以嗎?畢竟,人生能有幾回搏!
點評:這是一篇描述自己心路歷程的文章,以夢想為載體,講述了自己的志向。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主題鮮明,充滿了青春的朝氣,體現(xiàn)出年輕人對未來的不懈追求與奮斗精神。
【素材積累】
語錄類
1.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英國]莎士比亞
2.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魯 迅
3.人類最可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希望減輕了我們的苦惱,為我們在享受當前的樂趣中描繪出來樂趣的遠景。
——[法國]伏爾泰
4.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美國]卡耐基
5.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么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法國]居里夫人
故事類
目標要趁早
一對夫婦有兩個孩子,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決定為他們養(yǎng)一只小狗。小狗抱回來以后,他們想請一位朋友幫忙訓練這只小狗。在第一次訓練前,女馴狗師問:“小狗的目標是什么?”夫妻倆面面相覷,他們實在想不出狗還有什么另外的目標:“……一只小狗的目標?那當然就是當一只狗了。”女馴狗師極為嚴肅地搖了搖頭說:“每只小狗都得有一個目標。”
夫婦倆商量之后,為小狗確立了一個目標——白天和孩子們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來,小狗被成功地訓練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財產(chǎn)的守護神。這對夫婦就是美國的前任副總統(tǒng)阿爾·戈爾和他的妻子迪帕。他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做一只狗要有目標。推而廣之,做一個人更要有目標。
發(fā)散思維:連訓練小狗也要有目標,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是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標,而且,要及早樹立目標、志向。
適用話題:目標 成功 夢想 擁有自己的理想
人生如騎車
父親正在教兒子學騎自行車。兒子不過七八歲,和自行車一般高。學了半個多小時,兒子仍舊沒有進步,一上車就倒了。即使車當時沒倒,也只是歪歪斜斜地走上幾米后,就連車帶人一齊摔倒。忽然,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兒子喊道:“學會騎車注意三點,先要身子正,上了自行車不要斜著身子,身子歪了是騎不好車的;再是眼睛向前看,選擇好前進的路;還有一點是腳下用力,才能使你的自行車走得快,走得穩(wěn)……”后來,這個孩子不到十歲騎自行車的技術(shù)就很嫻熟,即使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也能行走自如。
發(fā)散思維:只有自立的人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怎樣自立?坐得正,行得端,加上努力奮斗,便可以自立!
適用話題:人生 正直 自立 掌握自己的命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20世紀最偉大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剛剛出生的時候,健康活潑,聰穎過人,但在19個月大時,一場大病使她失去視覺與聽覺,她頓時跌入了無聲、無光亮的幽閉世界。6歲時,充滿愛心的莎莉文老師來到她的世界,幫助她開啟了走向世界的心靈窗口,從此改變了海倫·凱勒的生命。
求知欲旺盛的海倫·凱勒,不向身體的殘缺屈服,為了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她學習多種語言文字;為了能夠更直接與人溝通,她克服聽力障礙學習說話。雖然她所處的是一個無光、無聲的世界,但她卻用堅強的意志,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又聾又盲的海倫·凱勒,靠著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接受生命對她的挑戰(zhàn),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光明,更將她心中的溫暖傳給全世界。她一生為殘障人士謀求福利,創(chuàng)建盲啞學校等慈善機構(gòu),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偉人之一。
海倫·凱勒曾經(jīng)說過,假如給她三天的光明,她要看盡所有美好的事物、做所有在盲眼的時候無法做到的事情、游覽這個城市還要看美麗的戲。她告訴人們,要珍惜所有美好的感覺,在可以的時候好好享受這些美好帶來的幸福。
發(fā)散思維:海倫·凱勒是偉大的,她的偉大之一便體現(xiàn)在她的自信上,她生活在黑暗中,她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又把光明帶給全人類,把慈愛的雙手伸向了全世界。
適用話題:珍惜 自信 挑戰(zhàn) 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