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把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對我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事。限于客觀條件,我們可能沒辦法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然而我們卻可以在書中無限暢游。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窄的小河,駛向廣闊的生活的海洋。漫步在泗水河邊,思孔子的感嘆;徜徉在杭州蘇堤旁,賞柳絮的舞姿;奔跑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園里,嗅滿心的芳香。別有洞天的景致等待我們去發(fā)現,富有魅力的人物靜候我們去拜訪。不用考慮天氣好壞,不用顧慮交通狀況,讓我們以書為經,以文為緯,備好行囊,隨時出發(fā),游遍全國,足跡天下。
【閱讀選文一】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伯廬
體驗歐洲青年公寓
□饒 雷
我在歐洲做訪問學者期間,獨自背著行囊穿行整個歐洲大陸,卻幾乎沒有遇到難堪的境況,因為我找到了一個花錢不多卻又干凈方便的好去處——青年公寓。
所有青年公寓的浴室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節(jié)水開關。你只需將開關一按,溫度適宜的熱水就會從噴頭噴出,你不必也不可能調節(jié)水溫。但一兩分鐘后,會自動斷水,你得不斷地按動才能保證水流供應。這么一來,沒有幾個人愿意不辭辛勞地泡在浴室里,節(jié)水目的自然就達到了。
節(jié)約成本這個觀念,在青年公寓的管理中處處體現。我曾調侃地說青年公寓的別名應為自助旅館:入住時自取床單一套,自己鋪床去。離開時拆下枕套單子,放回指定的回收點,還要疊好毛毯放在床頭,這是住青年公寓的規(guī)矩。
青年公寓的房費均含早餐。自助早餐一般會供應面包、牛奶、咖啡、黃油、果醬等。人們到達餐廳后先自取一托盤,再取來刀、叉、盤和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杯,然后挑選所要的食物。餐后還需將托盤放置于一個專門的架子上,保持桌面整潔。我注意到,在大多數情況下,負責供應早餐的工作人員只有一二人,來來去去的客人則至少有上百名,甚至數百人。整個餐廳地面干凈、桌面整潔,從未見誰杯盤狼藉扔一桌子轉身走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斯特拉斯堡的青年公寓,雖然處于城邊,且要步行10分鐘才能乘巴士進城,但它位于萊茵河公園里面,秀麗的萊茵河在你的身旁靜靜地流淌,對岸便是德國。
在斯特拉斯堡青年公寓吃晚餐,也是很有趣的。我入住時正好是晚餐時間,來不及買餐券,當然也因為還沒有搞懂規(guī)矩,我就和著一大群學生進了餐廳,混水摸魚吃了一頓。飯后去問前臺小姐,晚餐是否應另付費,小姐大驚:“什么,你沒交餐券他們也給你飯吃?我可從來沒遇到這樣的情況,當然也是頭一次見到吃完了還來問著交錢的人?!?/p>
第二天的晚餐,因為客人極多,且都是集體入住的,只我一個人獨自一桌竟沒有服務員顧得上管我。久等而只能嗅著別人盤子里的肉香,我快要餓昏了,一著急,嘴里就蹦出了一連串的英語。那個好脾氣的法國小伙子雖然沒聽懂我喊的什么,但他猜到了,笑著安慰我:別急,別急。鄰桌的幾個小伙子,看看我面前的空盤子,哈哈一笑,將他們桌上的肉和土豆泥遞給了我。顧不得客氣,我道一聲謝,便開始大快朵頤。等到我自己的那一份送到時,我發(fā)現分量之大,若都吃完,至少夠我3天的能量。
(選自《青年文摘》2002年第7期,有刪改)
閱讀手記
這樣的青年公寓,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它收費低廉,服務卻堪稱一流;它空間不大,然而決不會讓你感到憋悶;它不一定建在繁華的市中心,而你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近距離地親近大自然。在這里,體現了節(jié)約意識、環(huán)保理念,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在這里,房客不會因收費廉價而受輕視,因為人人都有良好的素養(yǎng)。異鄉(xiāng)人也不會感到寂寞,因為有濃濃的人情味;在這里,我們可以輕松自在地與人交流,不必拘謹。在崇尚節(jié)儉、低碳環(huán)保的今天,我們可以從中借鑒許多,也愿我們以后有機會能親自去體驗一下這獨具魅力的青年公寓。
【閱讀選文二】
不要以感傷的眼光去看過去,因為過去再也不會回來了?!寿M羅
感受美國
□劉醒龍
美國人的快樂與幸福在我們看來,像是沒來由的。
美國的歷史在好萊塢電影里。
美國的未來在迪斯尼樂園里。
美國的現實在所有人的眼睛里。
將現實之根建立在幾千年的歷史之根中,這樣的文化無疑是偉大的。
能在文化現實中同時包含歷史與未來,這樣的文化肯定要多一份偉大。
在20世紀這100年中,美國人做到的后一點。
美國弗吉尼亞州政府是全球第一個因為人類未來問題而受到公民指控的地方政府:一個名為“公民抵抗UFO組織”的民間組織向州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政府“在準備抵抗太空人入侵方面工作不力,致使當地美國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美國人對未來的事情比別人敏感,緣于尖端科學技術比別人更早地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一個人在迪斯尼樂園走一遭,只要思維健全,就能切身感受到人在面對宇宙時的滋味。幾多出色的創(chuàng)意,在形形色色的非凡技術的支持下,竟將遠在天邊的宇宙,平平常常地展現在每一個人的手邊腳邊。說英語的美國人要想將漢語“寓教于樂”的意思說清楚說準確,要費很多筆墨和口舌。一座迪斯尼樂園形象地立在那里,就是最精妙的語言也顯得蒼白無力。有在太空中待過的宇航員說,迪斯尼樂園里的太空艙比真正的航天飛機驚險刺激,還說只花費幾美元就見到太空,與他所乘坐的價值上百億美元的航天飛機所見到的太空幾乎一模一樣。
都說美國有一種法律規(guī)定,任何科學發(fā)現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應用于民間。
就算是沒有這種法律,在利潤的杠桿作用下,科學的投資方也會將所有的科學發(fā)現落實到民間。美國文明還沒達到它的頂點,它還處在發(fā)展過程中。好萊塢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真正偉大的作品鋪路。
美國像任何一個民族一樣,有屬于自己的神話。
美國本身不是神話,是一種現實。
一個配得上作家稱謂的人,必定是一個在心里將人類的自由與進步看得比自身生命還寶貴的人,我在此坦率地承認,我喜歡這個國家。
沒有俄國的高貴,沒有英國的斯文,沒有法國的前衛(wèi),沒有德國的縝密,沒有日本的精細,沒有中國的淵博……
這些都是美國顯而易見的缺憾,然而美國擁有這些國家所不可以再有的優(yōu)勢:年輕!一個沒有包袱、沒有負擔的民族,如同一個扔掉捆在腿上的沙袋的行者。
(選自《感受美國》,有刪改)
閱讀手記
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百年,與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相比,它顯得有些渺小。然而崇尚自由是它的名片,它的國民極富創(chuàng)新意識、其高端的科技讓很多人嘆為觀止。有人把美國看做是罪惡的國度,說那里的人過著紙醉金迷般的生活;有人把美國描述成人間天堂,那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對此,我們該冷靜辯證地看待。它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它有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如作家劉醒龍所言:“美國本身不是神話,是一種現實?!边@個國家是那么年輕,所以它在前行的道路上沒有太多的負擔。也許,我們在關注好萊塢大片的同時,也該想想,這個國家為了什么而崛起。在美國和美國人的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閱讀選文三】
這世上不缺乏驚喜,缺乏的是發(fā)現驚喜的眼睛。
——陳魯豫
魯豫告訴你,環(huán)游世界打的去
□葉 楓
魯豫的車技很糟糕,雖然曾在美國拿過一個臨時駕照,但幾乎沒用過。她說她開車的后果一定是給交通添麻煩。雖然不會開車,她卻很會坐車,還坐出了獨一份的心得。
出租車這種被絕大多數人不放在心上的交通工具,成了魯豫出國時最為留意的體驗項目。而隨著出國次數的增多,她也發(fā)現了許多隱藏在出租車背后的文化……
在法國,坐出租車是一種很刺激的經歷。雖然絕大多數車款都很普通,但到了出租車司機手里,頓時搖身一變成了極速飛車。
魯豫以前看過《的士速遞》,覺得故事實在夸張。可真到了法國,她不得不承認,在這里,開著的士狂飆是常態(tài)?;旧?,任何一個法國的出租車駕駛員都具備當F1賽車手的潛質,上車屁股還沒坐穩(wěn),就油門到底,到達目的地更是以60公里的時速一腳剎車跺下去。
都說法國男人浪漫,但出租車司機一定不在這范圍內,他們宛如斗牛場上紅了眼的公牛,而撩撥他們的紅布就是別的出租車。
最可樂的是,一旦飆出勁兒之后,駕駛員就會忘記乘客的目的地,經常出現不得不調頭再把乘客送回去的情況。
在英國打的算得上是絕佳享受。在英國,開出租車算是藍領職業(yè)中最讓人羨慕的活兒。尤其是在倫敦市區(qū),想當一名出租汽車司機起碼要花上兩年以上的工夫。因為要學的技能知識實在太多了:要騎著摩托車在1500平方公里內到處轉悠,熟記市政府公交局考核指南藍皮書中的500條行車規(guī)則和所有對應路線,然后要參加90多項難度一個比一個大的考核,要能熟練說出各車站、廣場、賓館、醫(yī)院、餐館以及旅游購物場所的位置,要懂得六種語言……最后才能得到代表出租車司機的綠色徽章。
(選自《意林》2012年第8期,有刪改)
相關鏈接:
法國在世界一向有“狗的天堂”之稱,去過法國的朋友大多有一些打車的尷尬經歷。乘客在上車時,司機會友好地用法語提示車內前座設有狗座。但如若自己的法語不佳可就要小心了,司機可能會迫于無奈地將乘客拉到后座,這一反常舉動你一定要理解。仔細坐穩(wěn)其實就會發(fā)現,汽車前座上標有寵物狗的標志。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去哪一個陌生城市或陌生國度,了解當地社會的文化習俗是多么重要。
在英國打車出行,交通成本非常昂貴,打車起步價折算成人民幣是30元,之后每公里折合大約人民幣也就35元,貴得讓人心疼。而更要命的是,倫敦的哥很多都說俚語,很難做到用標準化的英語與外國人進行口頭交流,因此,想要在英國打車,除了要練就“鎮(zhèn)定自若”的本領外,還要準備好便于與的哥交流的紙和筆。
【俞燕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