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nèi)タ春0?。好啊,明天?/p>
陪孩子去公園吧。好啊,明天。
回家去看看老人吧。好啊,明天。
大海在哪里?大海在明天。孩子的歡樂在哪里?在明天。老人的期盼在哪里?在明天。
海灘都發(fā)黃了,我們還沒有去看海。孩子都長大了,我們還沒有帶她去公園。老人都不在了,我們還沒有回家。
明天在哪里?明天在遙遠的大海,在更遙遠的童年,在最遙遠的……那一邊。
這個世界,離我們最遙遠的不是天涯和海角,而是明天。我們以為,今天和明天只是一墻之隔,一念之差,其實不是。在今天和明天之間,隔著千山萬水,隔著世事重重,還隔著生離死別。
二
海子說: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可是他在走向明天的途中停了下來,只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永久遺憾。
是明天太遙遠了嗎?還是,明天就是幻影?
我們把最好的事物寄存在明天,寧愿今天一無所有,微不足道,好像今生的工作就是走路。走到明天,取出今生的幸福,從此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北島說,走啊,走,路邊開滿紅罌粟。
洛湃說,我要到我的故鄉(xiāng)去,我的故鄉(xiāng)在明天。
楊煉說,大海有停止的地方。
今天有盡頭嗎,哪里才是光滑的沙灘?
即使我們到了光滑的沙灘,大海深處的海市蜃樓,又會引著我們往回走。
三
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到過明天,盡管天天在明天路過。
甚至踩在明天的身上,去尋找明天。
明天是一個副詞,“更”:更多、更好、更高、更快、更強……
成功,更大的成功;榮譽,更多的榮譽……
明天是另一個副詞,“再”。
等等,再等等;看看,再看看;準備,再準備……
別等了,再等,就是延宕,明天就白發(fā)蒼蒼了;
別延宕了,再延宕,就是偏執(zhí),明天就物是人非了。
現(xiàn)在就開始吧?;蛘?,現(xiàn)在就收手。
為了一個副詞,我們放棄了無數(shù)個動詞,有時候是最珍貴的一個動詞:活著。
高僧說:快活啊,快活啊。是因為“愉快”就“活”,“不愉快”就不“活”嗎?不是,他是在說,快快地活著,不要去等一個不可預知的明天。
四
我們以為時間可以區(qū)分“過去”、“當下”和“未來”三大塊,“今天”前面有“昨天”,后面有“明天”。昨日之日不可追,明日之日可以等待。
其實不是,智者沒有明天。
海德格爾把時間分為四維:“曾在”(Gewesen)、“當在”(Gegenwart)、“將在”(Zu-Kunft)以及三者之間糾纏一起的“送在”(Zuspiel),他告訴我們?nèi)松拿孛埽弘x開了“存在”的時間不是時間,沒有“存在”的明天不是“明天”。
“存在”是沒有明天的。
你看哪朵花今天在睡覺,明天就開花?
明天在我們手上,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操勞中,唯獨不在我們的規(guī)劃里。
佛光禪師說,我每天在佛海泛游,說法、講經(jīng)、著作,欣悅快樂,沒有時間衰老。他是時間的漏網(wǎng)之魚嗎?不是,明天遙遠不可及,虛幻不可把握捉,只有今天才是永恒。
今天不能的,明天也不能。今天不能給你的,明天也不會給。
今天是明天的未來。
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不是天涯和海角,而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