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盾構技術的日益成熟,盾構區(qū)間施工時遇到所需處理的障礙物也越來越多樣,本文重點探討了在盾構區(qū)間施工時,預應力錨索的處理。通過對預應力錨索結構的調查,客觀科學的制定了一整套處理技術。
關鍵詞:盾構法 地鐵隧道 預應力錨索 處理技術
1 概述
錨索結構:3φ15.2的預應力鋼絞線,強度等級為1860Mpa,成孔直徑為150mm,打設角度為向下15度。上排錨索設計總長度26.5m,其中錨固段長度為21.5m,自由段長度為5m,張拉力為290kN,達鋼絞線極限破斷拉力的37.4%;下排錨索設計總長度27.5m,其中錨固段長度為22.5m,自由段長度為5m,張拉力為310kN,達鋼絞線極限破斷拉力的40%。
根據(jù)勘測資料本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潛水,主要賦存于雜填土、粉土等弱透水土層中,地下水位埋深約為9.5m,水位年變幅度1.0~2.0米,潛水層滲透系數(shù)k綜合取值0.5m/d。經(jīng)前期降水井觀測地下水位為16.9~17.1m,觀測時間2011年10月23日~27日。
地質情況見表1。
2 盾構機難以破壞本區(qū)域的預應力錨索的分析
通過對錨索的詳細調查,充分分析盾構機自身掘進破斷錨索的可行性。
2.1 預應力錨索屬于柔性結構,無法通過盾構刀具的切割將其破壞。
2.2 預應力鋼絞線強度高達1860Mpa,是普通鋼筋強度的6~9倍,即便通過加固處理成剛性結構,也很難通過盾構刀具的切割將其破壞。
2.3 盾構破壞預應力鋼絞線的主要機理:①推力破壞(考慮錨索經(jīng)過張拉有一部分內應力,根據(jù)力的合成,初步計算,對破壞垂直盾構隧道的單束錨索的最小推力為158kN,可能一個截面出現(xiàn)兩束錨索,則最小消耗推力為316kN,而本臺盾構最大推力為3165kN,正常掘進推力為1200kN);②扭矩破壞(本盾構一檔扭矩2620kN·m,二檔扭矩4377kN·m,脫困扭矩5225kN·m,正常掘進扭矩1600~2300kN·m,當兩束錨索作用在距離刀盤中心的半徑小于2.5m時,將可能導致扭矩增大到極限而無法破壞錨索)。
2.4 本區(qū)預應力錨索與盾構隧道位置關系有三種情況:①預應力錨索與盾構隧道軸線成37度,并指向盾構始發(fā)方向;②預應力錨索與盾構隧道軸線成83度,并指向盾構到達方向;③預應力錨索與盾構隧道軸線成54度,并指向盾構到達方向。當預應力錨索與盾構隧道軸線角度越小則越不利于破斷,當錨索與隧道軸線平行時,為破斷最不利角度。
3 預應力錨索拔除技術
根據(jù)對盾構機破斷錨索的機理及錨索結構的基本情況,在盾構通過前,將錨索提前取出,具體取出方法有三種。方案一:明挖大型深基坑,取出錨索;方案二:采用人工挖孔先截斷后取出錨索;方案三:在藍碼帝王大廈地下室試拔錨索(根據(jù)設計計算,整束錨索拔出的拉拔力約400kN,而鋼絞線可以提供的拉力約770kN,理論上可以直接拔出)。
3.1 采用人工挖孔先截斷后取出錨索。盾構開挖直徑為6.25m,在盾構隧道中心線兩側分別開外內徑1.2m,中對中間距5.3m的人工挖孔,將預應力錨索截斷后取出。人工挖孔平面布置圖如下:
■
圖3-1 挖孔布置示意圖
3.2 錨固體粘結強度復核:當截斷后錨固長度為4.5米時,粘結強度計算如下:
Pt=(Lsa×π×ds×tu)/Fs2 。
Lsa——錨固段長度,取4.5m。
ds——鋼絞線外表直徑,取0.0152。
tu——鋼絞線與水泥砂漿的極限粘結力,按砂漿標準抗壓強度的10%取,則有20×0.1=2.0MPa。
Fs2——錨固體拉拔安全系數(shù)。臨時性錨固取Fs2≥1.3
則有:Pt=(Lsa×π×ds×tu)÷Fs2
=4.5×3.14×0.0152×2.0×106÷(1.3×10-3)
=330.4KN>258.5kN
結論:錨固體粘結強度很大,無法把單根鋼絞線從錨固體中拔出。
3.3 錨固體與孔壁的抗剪強度復核
P=(La×π×dh×t)/Fs2
La——錨固段長度,取4.5m。
dh——鉆孔直徑,取0.15m。
t——錨體與孔壁極限摩阻力標準值,取60kPa(按鄭州地區(qū)的地質選取)。
P=(La×π×dh×t)/Fs2
=(4.5×3.14×0.15×60)÷1.3×103×10-3
=97.8KN<錨索最大承載拉力F′=775.5kN
結論:將錨索截斷后,很容易將錨索整根拽出。
3.4 工作孔開挖。工作孔施工時用人工挖孔,一噸卷揚機提升土碴,并用手推車將土碴棄在遠離孔口處,每挖深1m即作混凝土護壁(護壁混凝土為C25,混凝土護壁厚度15cm),護壁鋼模板作成上小下大,以便混凝土灌注時振搗密實。第一節(jié)混凝土護壁頂應高出地面不少于30cm,護壁混凝土內加Φ12的構造筋,且每節(jié)護壁均應用Φ12鋼筋連成整體,以防護壁下墜??變葷B水用潛水泵抽出,孔口應用鋼筋網(wǎng)覆蓋,僅留提碴孔部分,確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員不得乘坐提碴桶出入孔,應由爬梯上下,孔內應配低壓照明燈和通風排氣設施,確保挖孔樁施工安全。工作孔開挖施工時要及時作好施工記錄,凡地質發(fā)生變化均要隨時請工程師現(xiàn)場確認,并注明取樣標高、編號、巖性、取樣日期,按取樣順序放于碴樣盒內,妥善保管,并有照片等資料。挖孔施工時要求有交接班記錄,雙方簽認,并注明挖孔檢查指標。
3.5 處理周期。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按三批挖完,每批開挖40個孔,每個孔配2個人,無水情況,每天開挖2m,見水后每天開挖1m,澆注15cm厚的C20混凝土護壁,挖出錨索后處理時間為2天,工作孔回填時間為2天,則每批處理時間約12天,三批處理時間共計36天。
3.6 處理費用。開挖土方150元/立方,回填75元/立方,護壁澆注(含材料)500元/立方,割除錨索150元/人·天,則處理一個孔的費用為:
(150×1.76+75×1.13+500×0.63)×15+2×150×2=10556元
按120個孔計算總費用為:
F=120×10556+100000(機械配合費)=1366750元
4 挖孔時的安全控制措施
由于挖孔施工的特殊性,對人工挖孔的方案應進行專門的設計,依據(jù)地質與水文資料,設計好護壁的厚度及配筋,制定好開挖與支護的方案,同時加大監(jiān)測頻率,控制地面隆、沉值。
①防止孔口墜物傷人,孔口護筒頂用鋼筋網(wǎng)覆蓋,僅留提碴和上下人作業(yè)口。②挖孔施工時,孔內用低壓照明燈,為防止孔壁坍塌,混凝土護壁應及時澆注,交接班時要有安全檢查記錄,且交、接人均應簽名。③地面變形接近-20mm~+5mm時,盡快找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④下孔作業(yè)間隔時間長,則在下孔作業(yè)前應用鳥籠將小鳥放入孔底15分鐘左右,如鳥死亡,施工人員不得下孔作業(yè),應對孔底進行換氣處理,確保挖孔施工人員的安全。⑤挖孔施工人員必須經(jīng)爬梯出、入孔,不得乘絞碴桶上、下提升碴土的卷揚機和鋼絲繩應經(jīng)常檢查,不得帶病作業(yè)。⑥為確保挖孔施工安全,挖孔施工時孔口不得離人,土碴應棄于安全距離以外,孔口周圍不得有大型機械來往。⑦挖孔提碴桶必須用橡膠制品,且用鐵絲將底兜好,防止掉底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孔口設有提碴鎖定裝置,確保挖孔樁施工安全。⑧高空作業(yè)安全技術要求,嚴格按照《高空作業(yè)安全規(guī)程》進行施工。
5 結束語
通過對預應力錨索處理技術的研究,及時總結施工參數(shù),施工工期滿足總體籌劃的要求,錨索處理徹底,消除了盾構在錨索區(qū)掘進的風險,同時確保了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為后續(xù)類似地下障礙物處理提供了成熟的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水力水電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guī)范》DL/T 5083-2004.
[2]周文波.盾構法隧道施工技術及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3]陳希哲編著.《土力學地基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
1998.
[4]李建斌,陳饋.先進機械施工新技術及案例[z].洛陽: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2003.
[5]張鳳祥,傅德明,楊國祥.盾構隧道施工手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日本盾構隧道新技術.伊旅超,朱振宏.等.譯.廣州: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7]周世明編著.《實用建筑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第二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