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串全文、將材料串聯(lián)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聯(lián)結(jié)成一個統(tǒng)一、和諧的有機體。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串聯(lián)起來的彩線。因此,線索確定得恰當,會使文章通篇渾然一體。有許多同學(xué)在寫記敘文時,常常覺得自己選擇的材料挺精彩的,但寫出來的文章卻有些雜亂散漫,其原因往往是因為同學(xué)們在寫作之前未能給全文確定一條合理、清晰的線索。由此可見,在記敘文的寫作中線索有多么重要。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實物為線索。這是一種同學(xué)們較容易把握的線索模式。有些記敘文以一個具體的實物貫串全文,將各種人或事都集中起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同學(xué)們在用實物作為記敘文的線索來安排事件內(nèi)容時要注意一點,就是該物應(yīng)與人的情感要有密切的關(guān)系,是一種能引起讀者強烈情感體驗的事物,而非一般的物品。
二、以人物為線索。有的記敘文,按人物動作行為的變化、思想性格的發(fā)展、人生歷程的見聞來組織材料,把人物作為文章的線索。以此為線索的敘述內(nèi)容往往真實感較強,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故事中的線索人物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參與人,也可以是與事件毫無關(guān)系的人,但必須是故事的見證人,是連綴故事情節(jié)的必要人物。
三、以事件為線索。有些記敘文中事件本身便是線索,這類作品構(gòu)思別具匠心,富有藝術(shù)魅力,其中線索的安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以此為線索,同學(xué)們要具有相應(yīng)較強的編故事的能力,否則不易寫好。
四、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線索。文章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此為線索可以真實地表露作者的思想,使文章充滿整體感。但為了能使所寫文章脈絡(luò)清晰、不生枝蔓,同學(xué)們在寫作前就要注意對情感進行合理的把握,絕不能讓情感肆意蔓延。
另外,有的記敘文是以時間的推移來組織材料的,時間就成為貫串全文的一條線索。有的文章是以地點的轉(zhuǎn)換來安排層次的,地點就是全文的線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線索不止一條,往往有幾條線索同時起著作用。所以同學(xué)們在選擇線索時要根據(jù)文章的材料而定。
■
一
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見一縷炊煙……
在饑腸轆轆的旅途中,假如看見一縷炊煙……
也許不會有什么比它更親切了。那是一種動人的招手,是一種充滿魅力的微笑,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揮動一方柔情的白手絹……
撣落飄在肩頭的枯葉,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我終于看見了在遠方山坳里的炊煙。它優(yōu)美地飄動,無聲無息地向我透露一個質(zhì)樸的希望。心中的惶亂被它輕輕撫平了——在深山里走了大半天,饑餓、疲乏、山重水復(fù)的悵惘,曾經(jīng)使我的腿微微地顫抖,步伐也失去了沉穩(wěn)的節(jié)奏……
我急匆匆地走向山坳,走向炊煙。我想象炊煙下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大蘑菇似的小木屋,屋里,許是一個白胡子的看林老人,許是一個山泉般水靈的小姑娘,都帶一些童話的色彩……
果然看見兩間小木屋了,只是普普通通,不像大蘑菇。木屋里走出一個胖胖的中年婦女,……
(選自趙麗宏《炊煙》)
■
選段寫的是作者在福建武夷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途中的一次經(jīng)歷,作品中作者從渴望炊煙寫到看見炊煙,再有從看見炊煙寫到走近炊煙、認識炊煙,直到最后告別炊煙,從而刻畫了一對淳樸憨厚、熱情好客的、對未來滿懷憧憬的山村中年夫婦的形象。選段對“炊煙”的描寫不僅渲染了一種親切自然的意境,更重要的是為作品的展開鋪設(shè)了一條亮麗的大道,收到了一線串珠的良好效果,值得同學(xué)們在寫作時借鑒。
二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yù)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地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伙計,掌柜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監(jiān)督下,羼水也很為難。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干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wù)了。
我從此便整天地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wù)。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diào),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選自魯迅《孔乙己》)
■
選段以“我”——一個咸亨酒店的“小伙計”的所見所聞敘述了“上大人孔乙己”的慘淡一生。故事中“我”基本上是一個旁觀者,只是偶然地介入事件,然而作品中的“我”卻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物,這是因為“我”在整個作品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是作品的一條線索。通過“我”,作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得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由于“我”這一線索人物,作品才產(chǎn)生了一種較強的真實感,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
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發(fā)現(xiàn)了好看的殼,撿起來,拿花絲線串著,系在脖子上。人們都說:這孩子多漂亮!這漂亮的貝殼!
但是,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時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貝。因為有一粒石子鉆進了它的殼里。那是粒十分硬的石子,無論如何不能擠碎他;又帶著棱角;它只好受著內(nèi)在的折磨。它的殼越來越?jīng)]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它失去了做貝的榮譽;但它默默的,它說不出來。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漲潮了,潮又退了,它們還在沙灘上,殼已經(jīng)破爛,很不完全了。
孩子們又來到沙灘上玩耍。他們玩膩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呢。又發(fā)現(xiàn)了這一只貝的兩片瓦礫似的殼,用腳踢飛了。但是在踢開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顆閃亮的東西,他們拿著去見大人。
“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顆大珍珠!”
“珍珠?這是哪兒來的呢?”
“這是石子鉆進貝里,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貝殼呢?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p>
孩子們重新去沙灘那尋找它,但沒有找到。
(選自賈平凹《一只貝》)
■
一只其貌不揚的貝,因為有一顆石子鉆進它的殼內(nèi),它受著內(nèi)在的折磨,并變得愈來愈丑陋。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孩子們不喜歡它。當孩子們又來到沙灘上尋找更漂亮的貝時,發(fā)現(xiàn)了它用血和肉磨制成的珍珠,晶瑩剔透,孩子們愛不釋手。這時貝才得到了人們的尊敬。文章就是以作者的思想情感變化為線索敘述的,文章告誡世人外在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美。作者構(gòu)思別具匠心,使選段富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
一、以實物為線索,寫一篇表達父愛的記敘文。
示例:
父親的手
□韓雨瑩
又是一個冬天,風(fēng)刮過來,有刀割般的痛。父親問我防裂油在哪,我這才第一次發(fā)現(xiàn)父親的手開裂了,我拿了防裂油給父親,猛然間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幾絲白發(fā)。父親老了!在我的記憶里,父親的手從來都是熱乎乎的,他那寬大而溫柔的手,焐熱了我的手,也焐熱了我的心。
記憶緣于那個冬天。
那時候,我還沒到上學(xué)的年齡。下雪的時候,我一整天都在外面瘋玩。一雙手凍得紅紅的,還裂開了一道道小口子,滲出了血珠子。我自知理虧,只能在熱水中胡亂地揉著。這時,父親走了過來,他伸出那寬大的手浸入水中,輕輕地為我搓洗起來。因為是冬天,熱水一會兒就沒了熱氣,父親就換上熱水接著為我洗手。大概洗了三四次,父親拿來了防裂油為我涂上,已不記得當時父親說了些什么,只記得在朦朧的水汽中,我看到父親的手因為在水中浸得太久而發(fā)白了。母親看著父親脹白的手,心疼地說:“看你這孩子,把你父親的手弄成了這樣!”母親斜了我一眼,語氣里還略帶著一絲怨氣。
想著,想著,我的眼眶不禁潮濕起來。父親,讓我為你揉搓開裂的手吧??僧斘椅站o父親的雙手時,發(fā)現(xiàn)父親的手已面目全非:父親的手不僅變得開裂粗糙,而且還夾雜著一條又一條的深深的皺紋。這是一雙辛勤勞苦的手,這是一雙讓我心痛萬分的手。
記得夏天,炎炎烈日,父親在田野里忙碌著,忙得沒有時間去揩一把臉上的汗。父親的雙手一會弄這,一會弄那,旁觀的我看著都頭暈了,父親卻一直干到天黑。
有一段時間,父親特別忙,忙得不見人影,早出晚歸。傍晚回到家,父親總是皺起眉頭,用手揉揉太陽穴。在他抬起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父親的手上布滿了一條條溝壑,仔細一看原來都是一條條劃痕,看樣子是最近才弄傷的。于是我就說:“您別這么忙了,休息一下吧!”母親走過來說:“還不都是為了你,你還這么不懂事?!蔽彝赣H布滿血絲的眼睛,鼻子一酸,淚水立刻盈滿了眼眶。父親為我忙碌了這么多年,昔日光滑的大手早已布滿了深深的皺紋,手上的老繭硬硬的。這是一雙讓我感動至深、痛徹心扉的手??!
父親的手,粗糙,滿是皺紋,可在我的心里,卻充滿了力量。
以后的日子里,當我碰到困難的時候,總覺得父親的手在后面推著我,推著我前進,前進,再前進。
二、以思想情感變化為線索,寫一個片段,題目自擬。
示例:
和楊紫在一起
□朱雪穎
月考的成績下來了,可我考得并不是很理想。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想有所突破,可如今擺在眼前冷冰冰的分數(shù)卻徹底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
天色漸暗,昏黃的燈光把人影拉得很長,很長,心變冰冷了。
回到家中我想要聽音樂來放松自己。打開電腦,我無意中點擊了那本相冊。那個熟悉的陌生人進入我的眼簾。是誰?是……
是她——楊紫!我的偶像。
鏡頭的距離漸漸地靠近,我那顆備受打擊的心也漸漸地平靜了。
其實在當初選《家有兒女》的時候發(fā)生過一件事。投資方的女兒看中了小雪的這個角色并且想要演。導(dǎo)演就打電話給楊紫,當時楊紫正在家努力地看著劇本,對著臺詞。當她說到這些的時候在鏡頭上我清楚地看到她青澀的面容中仿佛多了一絲感慨。
鏡頭停留在楊紫的臉上。但是楊紫的眼中并沒有我想象中的淚水,而是一種堅定的、想收拾殘局再次出發(fā)的眼神!鏡頭漸漸遠離了楊紫,但是她那堅定的目光早已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是啊,在月考之前我不也是和楊紫一樣努力懷著希望而準備了嗎?可是結(jié)果卻不是那么理想。
不,不一樣。挫敗以后的楊紫大大地成功了!我也一定要成功!
窗外的月光柔和而美好。我推開窗戶,讓皎潔的月光流瀉進來,照在我的臉上,照在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