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一】
唱一首歌,穿越繁星深處
□李丹崖
人人都說他是一個敗家的孩子。他的家境窘迫得如同一粒干癟的谷子,每天做的卻是稻田的夢。
他喜歡有事沒事就逛卡帶店,搜集許多實力派唱匠的盜版卡帶,然后用那臺破舊的錄音機聽,在小鎮(zhèn)上學(xué)校旁邊的出租屋里,一聽就是大半夜,有時候,還能是天光大亮。他是個很“文藝”的人,也是個很柏拉圖式的人,常常冒著吃榨菜的危險,把省下來的錢去買一盤許美靜的專輯,他最愛那首《城里的月光》。每次在夜里都反復(fù)聽著這一首曲子,他的錄音機功能并不多,聽完了,他就摁動按鈕,倒過來再聽一遍。有時候,一晚上,他花在倒帶的時間就將近五分之一。
他那么愛聽那些卡帶,盡管大都是一些盜版帶,但是,他的感覺卻是原裝的。
他比一般的同齡人懂得的都要多。他不買花花綠綠的衣服,的確,家境也不允許他這樣,他只買卡帶,用那臺破舊的錄音機聽。所以,夏天的時候,別人都曬自己的衣服,他則搬出自己的一箱箱卡帶來曬。他是那樣的愛自己的卡帶,從不讓它們受一絲絲損傷。他曬卡帶不敢放在明面上,有時候,爬到屋脊上,有時候,甚至還在茅廁的土墻上,他怕他的父親看到這些,脫掉膠底鞋抽他的屁股。
他的父親是個粗魯?shù)泥l(xiāng)下漢子,他的母親卻是個受過教育的女人,在他小的時候就喜歡借著茫茫月色,唱別人沒有聽過的歌兒給他聽。童年的天是那樣的藍,星星的眼睛忽閃忽閃的,沖著這對母子眨眼睛。他曾在無數(shù)次這樣的夜里,聽著母親的歌,沐浴著這樣的月色進入夢鄉(xiāng)??赡苁艿侥赣H的熏陶,所以,他打小就有音樂細胞。
十七歲那年,他的母親害了一場病,必須要住院治療,為了籌集一筆不菲的治療費用,他輟學(xué)了,加入到了打零工的行列。他告訴父母找到了一家在鎮(zhèn)上小酒館打雜的差事,實際上則是在鎮(zhèn)上河道邊的碼頭上給人扛包,重達百斤的麻包壓在他稚嫩的肩膀,開始他還齜牙咧嘴,后來,就習(xí)慣了。他是咬著牙堅持住的。
他每天可以掙100來塊錢,救不了急,勉強可以貼補家用。母親做了手術(shù),但是,并不理想,手術(shù)后的母親明顯老了許多,身體也相當(dāng)虛弱,再去復(fù)查時,他偷偷地在門縫里聽醫(yī)生和父親說話,你愛人是腦子里長了瘤,惡性的,估計撐不了半年了。
由于腦瘤壓迫得厲害,他的母親視力逐漸衰退,有一天晚上,他扶著母親出來散步,盡管滿天繁星,母親卻說,夜漆黑漆黑的,需要打著燈籠走。
那夜,他的淚打濕了大半個枕頭。他受不了那個喜歡陪著他仰望星空的母親從此就要失明,甚至是永遠地離他而去。他知道母親的日子不多了,他想在屈指可數(shù)的夜里讓母親欣賞到星光,于是,他拆散了那些自己心愛的卡帶,把它們纏繞了院子里所有樹的樹梢上,然后,在院子里點亮一盞燈,風(fēng)吹來的時候,絲絲縷縷的卡帶閃動著銀質(zhì)的光亮。母親高興地說,是的,終于又看到星光了。
母親臨走的半年里,除了雨天,他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做的。他拆散了所有的卡帶,為母親制造了半年的星空。
他是我的一位朋友。后來的他,去了北京的一家酒吧唱歌,閑暇的時候,也自己寫寫歌,他的嗓音溫暖而明亮,歌詞的味道里也充盈著星空一樣的夢幻。
他唱歌的時候總喜歡仰著頭,目光深邃而迷人,他說,他的歌,不光唱給酒吧里的客人,還要唱給繁星深處的媽媽聽。
[選自《風(fēng)流一代》(青春版)2010年第21期,有改動]
【美文二】
求助也是一種力量
□陳亦權(quán)
那是在我六歲的時候,父親帶著我去海邊的沙灘上野炊。
我們一起撿了許多被海浪沖到沙灘上來的小蝦和貝殼后,父親坐在有兩塊大石頭的地方開始清洗那些小蝦和貝殼,清洗完畢后就可以搭灶生火了。
搭灶最起碼需要三塊大石頭,很明顯這里的兩塊還不夠,父親朝離此十多米處的一塊巖石指了指說:“去把它搬過來!”
我奉命前去,那塊石頭看上去不大,但是它近一半陷在沙子里,所以重量遠遠超出了從視覺上的估計。我用盡全力想搬動它,可是只能松動了一點點,然后因為力氣不夠而松開手,無奈地眼看著它重新陷回坑里。
我努力了很久,但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父親走到我身邊問:“為什么不用盡全力?”
我說我已經(jīng)用盡全力了,但是我依舊搬不動它。我邊說邊繼續(xù)努力地嘗試著想搬移那塊石頭,并以此證明給父親看,他對我的懷疑是錯誤的!
“不,你沒有盡全力!如果你盡全力了,你應(yīng)該想到向我求助,我相信憑我們兩個人的力量,足以將這塊石頭搬移過去!”父親說完后就走了過來,和我一起把那塊石頭抬到了鍋旁邊。盡管父親的雙手捧在那塊石頭的中間,而且盡量彎下身軀,使我的雙手也足以夠上。
放下石頭后,父親拍了拍手上的沙塵說:“你要記住,你的全力并不僅僅是指你自己一雙手臂上的所有力量,它還指你的腦力,甚至是求助于別人!”
“可是,別人的力量是從別人身上發(fā)出來的,又怎能算是我的力量呢?”我不解地問。
“你說得很對!但是當(dāng)你在面對一項你無法憑一己之力做到的事情時,求助便也是一種屬于你的力量!”父親說。
幾十年過去了,父親的話至今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記憶中,并一直對我的人生之路產(chǎn)生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很多次,當(dāng)我與別人分享父親的這番話時,很多人都認為父親是在提倡一種并不可取的、依賴他人的性格。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父親那句話中最關(guān)鍵的一點:先盡自己的全部能力,只有在一己之力無法做到的時候,求助才算是一種真正屬于我們的力量!
(選自《新一代》2010年第6期,有改動)
【比較閱讀】
生命中綿綿的情感——善良,是一種心靈的本質(zhì)體現(xiàn),是一種真實的情感流露,有了這樣的情感去溫暖這個世界,那么我們永遠都不會感到寒冷。以上兩文都是對善良情感的表述,風(fēng)格各異,給我們不同的啟迪。
前文富有詩意的標(biāo)題吸引了讀者的目光,它不光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而且也代表了一種期待。文章開篇用了很大的篇幅寫他買卡帶的情景,可見他對卡帶的癡情與迷戀,這為下文他為了給母親一個驚喜,竟然拆散了這些卡帶作鋪墊。在這兩相對比中,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愛?!翱◣А笔秦灤牡囊粋€線索,通過對卡帶的描寫展開全文,結(jié)尾又是以卡帶收束全文,這樣情節(jié)就顯得非常完整,同時也升華了主題。
后文告訴我們:很多時候,當(dāng)我們竭盡全力之后,可是仍然無法完成的時候,就應(yīng)當(dāng)想到求助。求助不是簡單地尋求幫助,而是一種交流與溝通,是一種通向成功的途徑。一個不懂得尋求幫助的人是封閉的,他不會有太大的發(fā)展,而懂得了求助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以對話展開,簡潔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