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收到少男少女的來信,其中大部分來信與情感有關,只是這些信中描述的情感經(jīng)歷,大多充滿青澀與幼稚。比如,女孩暗戀某個帥哥;感覺自己愛上老師;為討好女孩費盡心思;某男生的注視讓自己惴惴不安……但錢多多的來信與眾不同,她的信中有成熟的韻味,與她15歲的年齡不符。
“一年多了,他夜夜在我夢中出現(xiàn),是我天天想他嗎?我們遠隔千里,我早已把我的心送與清風,隨他去了。今生的期待便是他,我會用一輩子去追尋真愛,這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誓言??梢钥隙ǖ卣f,到頭來我什么也得不到,但我早已無怨無悔。
“每天,我都為他折一只千紙鶴,壓平后放在一個盒子里。打開那個盒子,撫弄那些紙鶴,想象著我們能彼此相愛,我慌亂而惆悵的心,才能得到片刻安寧。我15歲了,請不要說15歲的我不懂愛情,只有真心愛過的人,才會懂得我的愛有多深,因為真愛刻骨銘心!”
“今生的期待”“隨他去了”“刻骨銘心”……15歲的多多怎會擁有這樣的“愛”?怎會寫出如此憂傷纏綿的文字?為什么?多多有怎樣的經(jīng)歷?
約見多多很容易,當我說“你到我這里來玩吧”,她幾乎立刻就答應了。
多多,很秀氣的女孩,長長的頭發(fā)梳成馬尾。我發(fā)現(xiàn)她的馬尾辮梳得不高,甚至有些低垂。漂亮的丹鳳眼,該是相當喜性的,可我分明看到里面有一縷憂傷。多多并不害羞,不等我多說,就主動談起自己的過往。
多多是個苦孩子,幾乎是在眼淚中泡大的。從她記事起父母就整天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每次父母吵過架,懦弱的媽媽會拿多多出氣。為一點點小事,媽媽會打她,挨罵更是多多的家常便飯。無論多多怎么做,媽媽都不會夸獎她。爸爸從不打罵多多,但他很少回家,回到家也不理會多多?!啊喽唷?,本來就是多余的意思?!闭f這話時多多相當傷感。
“從很小的時候起,每次不開心,我就會想一個人,我們班的軍軍。我和軍軍從幼兒園就在一起,小學、中學沒分開過。那時也就八九歲吧,我就想象著軍軍會來找我,說他喜歡我愿意和我在一起,然后他帶著我離開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軍軍很調(diào)皮,常欺負班里的同學,不過,軍軍從來不欺負我。班里的同學都說軍軍喜歡我,那時,我真的希望是這樣。”
“就這樣你愛上了軍軍?”我問。
“沒有,我不喜歡軍軍,只是挨罵時會想起他。初二時,我真的愛上一個人,高一的,就是我信中提到的男生。我們戀愛、牽手、擁抱,還海誓山盟說過很多甜蜜的話。很快,他轉學走了,去了很遠的地方。他來過一封電子郵件,信中說我們彼此做好朋友,還是不要做戀人了。再以后,他連信都沒有了。”
從多多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多多希望有個人可以依靠,有個人能保護自己。她想象與軍軍去流浪,是渴望有人帶她離開沒有愛的家,這個人能給她安全與愛。如今,多多深陷“情網(wǎng)”,同樣與情感的高度依賴分不開。
一個孩子,當他不能從家庭中、從父母那兒得到足夠的愛時,他就會向外去尋找、去索取。而這種索取,并不能滿足這個孩子對愛的需要。因為,多多式的高度情感依賴會讓對方感到疲憊,那個人就會想到逃離;其次,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承擔起補償多多欠缺愛的責任,更何況那是個不成熟的高一男孩。多多的一味強求,只能讓她受到更深的傷害。
我將多多深陷“情網(wǎng)”的原因后果分析給她聽,她依舊堅稱自己的愛是真實的、刻骨銘心的。
“我并不是要求你立即從深陷的‘情網(wǎng)’中退步抽身,而是希望你改變一些做法,讓自己開心一點。比如,與父母慢慢試著溝通,說出多年來藏在心中的委屈,爭取得到父母對你的理解與支持;多與值得信賴的朋友談心,多交一些同性的好友。當然,這些不能完全彌補父母之愛的缺失,你卻能在很大程度上獲得安全感,能夠提升心靈的力量,這是在為你自己療傷??!”
“我可以嗎?”多多問。
“當然可以!人人都有心理傷痕,感到內(nèi)心痛苦難以化解時,就該有積極求助的意識。你做得很好,知道給我寫信呢!其實,不斷撫平內(nèi)心痛苦,治療心理創(chuàng)傷,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任務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