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路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讓我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找到了必須永遠秉行的真理。我就像個膽怯的孩子,走在車來人往的十字路口,不住地瞻前顧后。這句話像一只母親的手,讓這個孩子忍不住牢牢緊握,頓時獲得了厚實的安全感。
他說:首先學會愛,而不是防備。因為愛是春天,一個沒有春天的世界就沒有了一切。如果防備是為了抵抗冬天,那么為什么不留住春天呢?
當一個孩子覺得路邊可憐兮兮的乞丐是扮演的,他就不再天真了。
曾經(jīng)做過一個夢,夢里我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蒼白的月光從頭頂上傾瀉而下,沿著筆直的道路,涌向無邊無際的黑暗。我內(nèi)心惴惴不安,恍惚中朝四周望去:郵筒孤零零地立在街道旁,幾家已經(jīng)打烊的店門口,廣告紙在胡亂飛舞著,廣場中央的雕塑依舊不改往日冷冰冰的模樣……我心中的不安愈加強烈?!敖憬恪?。身后忽然傳來一聲脆生生的呼喚,緊接著一只黑乎乎的小手拉住了我,我一驚,惶恐地轉(zhuǎn)過身,一張?zhí)煺胬寺男∧樞Φ脿N爛,稀稀落落地幾根烏發(fā)像受了寒的小獸,將自己最大限度地蜷縮,緊緊依偎在他的頭頂上,幾張破布舊絮不安分地在他身上飄動,將他龜裂的皮膚碎成了幾個片段。他又甜膩地喚了聲“姐姐!”黑漆漆的瞳孔里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左手中缺了口子的白瓷碗開始伸向我。我恍然大悟,試圖抽出被他拉住的手,搜尋硬幣。那只手卻忽然加重了力道,掐得我硬生生的疼。再看他時,他扯大了嘴角的弧度,像海上的一只吃飽了海風的帆,兩只眼睛毫不膽怯地盯著我。我不禁皺了皺眉頭,心中敲起一陣密密的鼓點。這時,他一偏腦袋,左耳旁赫然露出了一塊潰爛的紫色皮膚,初見之下,不由得觸目驚心。我的腦子急速運轉(zhuǎn)……癩病!依稀記得是一種可怕的皮膚傳染病。我慌忙甩開他的手,他卻又不依不饒地纏了上來,于是我驚恐地轉(zhuǎn)身,朝大街盡頭拼命奔去,整個世界陷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身后傳來他幽靈般的笑聲,漸漸遠去,漸漸模糊……
我在夢中驚出一身冷汗,猛然睜開眼睛,急促的呼吸聲在黑夜中久久無法停息。
一夜的不安。
第二天,我木訥地走在上學的路上,昨夜夢中的情形還歷歷在目,我心有余悸,加快了步伐。轉(zhuǎn)角,不期然出現(xiàn)了一個老乞丐,看樣子已經(jīng)年過花甲,整張臉像一幅生動的中國地圖,千溝萬壑,崇山峻嶺等特點,都在他臉上找到了立體的答案。歲月是把無情的刻刀,在他臉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痕跡,在他眼中刻下了滄海桑田般的劇變。而時光沒有賦予他的,是財富,是健康。
眼前悲哀得無可復加的眼神,與夢中那張?zhí)煺鏍N爛的笑臉重重疊疊。我不禁毛骨悚然,慌忙遠離。
或許他身上有某種令人絕望的傳染病,所以導致心理變態(tài),想方設法地加害路人;或許他身體健康,只是想利用路人的同情心,然后不勞而獲……
一陣古怪的調(diào)子打斷了我的各種猜想。
“過往的客人聽我告,咳呀咳吱蓮花落,叫化的格調(diào)有低也有高,有錢時我也曾長街馳馬著錦袍,四書五經(jīng)讀朝朝,為只為富春院中春光好……”
這樣的詞句,這樣的調(diào)子,在這個水泥鋼筋化的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一種已然失傳的感動,潛移默化地沁入心底。我不由得轉(zhuǎn)過身來,那個乞丐不知何時坐在了水泥地面上,落寞的眼神游散在遠方的云層里,風拂起他的亂發(fā),傳遠了那曲抑揚頓挫的《蓮花落》。
于是,我走近了他,掏遍了全身,把所有的硬幣輕輕地放在他的碗中。他的目光漸漸柔和,卻只能僵硬地一笑說:“姑娘,謝謝?!?/p>
不管他是否有傳染病或者是高超的演技,我依舊會相信那聲“謝謝”是發(fā)自肺腑的。他是乞丐又如何?扮演的又如何?我只堅守心中的那份最初的善良,其余的一切與我何干?
善良猶如春天,擁有的人,他的世界一片晴朗,連陽光都變得意味深長。無法擁有的人,即便這個世界是春天,他依舊畫地為牢,將自己禁錮在嚴寒的冬天里,處處是防備,處處是芥蒂。
摔跤的大爺沒人扶了,拾荒的婦人最終餓死了,流血不止的老人沒人關心了,被數(shù)輛車碾過的小女孩被路人自動濾過了……這個世界,是否變成了我們想象中的模樣?當你因為一個意外而無助地乞求善良,乞求愛,或許那時,你就找到了那個令人失望的答案。
“首先學會愛,而不是防備”。
首先留住春天,而不是無謂地抵抗冬天。
我的世界為你留住春天,留住一片晴好。
我的世界為你留住春天,留住一份善良。
(浙江省永嘉縣上塘城關中學)
(指導老師:陳建偉)
【簡評】
本文作者以文學手法,細膩逼真地描摹了怪異可怕的夢境襯托現(xiàn)實中的情景,描寫“小乞丐”和“老乞丐”形象栩栩如生,如見其人,環(huán)境描寫如臨其境。用夢中的逃避襯托現(xiàn)實中的親近,“我走近了他,掏遍了全身,把所有的硬幣輕輕地放在他的碗中”,從而以當今人世間的冷漠反襯“我的世界為你留住春天,留住一份善良”,道出做人必須永遠秉承的真理:首先學會愛,而不是防備!
(指導老師:陳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