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導引】
成長是一個色彩漸變的過程。褪去了鮮艷的連衣裙,摘掉了粉紅的蝴蝶結(jié),一身校服,一圈凝重的色彩;不見了童話書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書一臉的嚴肅;堆積的課本一如大山般的深沉,一切浮躁歸于沉靜,昔日絢麗的色彩只去裝點青春的夢境。
成長是緩緩流淌的溪流。悄然地,我們就長大了。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坦然;同時,也學會了修飾與包裝。似水流年,帶走了少年的純凈與質(zhì)樸。
成長就是希望編織的彩帶,串聯(lián)回憶和向往。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模糊難辨,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明朗清晰。這就好比用灰土裹著的黃金,如果不去品味,便永遠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那就是成長的故事。
構(gòu)思這類文章時,我們可以通過寫人記事來體現(xiàn)在成長過程中的歡樂與憂愁、喜悅與煩惱;回味成長路上的情趣與歡笑;總結(jié)成長歷程中的得與失……
一、傾訴成長之感受
記憶里,童年的天空清透晶瑩。輕輕一下,就掐出水。日子在腳下,踩出平靜的聲音。終于,我不知不覺地成長了。但我明白,成長意味著責任。曾經(jīng)苦澀的日子,在回憶的畫面里,已釀成芬芳。曾經(jīng)歡樂的時光,在記憶的膠片里,已牢牢定格。在回憶中,那些都被我精心收藏。
二、記錄成長的足跡
成長路上,有父母親人的溫暖照顧,有老師朋友的關(guān)懷體貼,有路人熟客的相處相識……這都可以記錄于筆端,也許是感人難忘的生活經(jīng)歷,也許是刻骨銘心的沉痛記憶,也許是永不磨滅的瞬間剎那……沿著成長的足跡,一步步,我們走向成熟、走向未來。
三、展我成長之風采
把天真幼稚的童年和純潔的少年時光,存入生命的檔案,我們應(yīng)展開翅膀,為理想的明天做充分的準備,為童年而歡呼,為成長而喝彩!
【佳作展示一】
成長中最易忽略的
□王子一
我們一直都在呼吸,卻總是將空氣遺忘。
那天早上,天公作美,飄起了雪花。我因求學要去外地,這雪好像是故鄉(xiāng)給我的眷顧和禮物似的。雪很大,夾雜著風,很冷。突然,我的好心情被一種說不出的情緒緊鎖了。
我無心再欣賞窗外的雪景,在屋里不停地踱著。父親叮囑我再去檢查行李,母親則去樓下買早點。等了很久,母親仍沒有回來。就要到出發(fā)的時間了,我更顯急躁。母親回來時,我卻不耐煩地在喋喋不休,埋怨她去了那么久。
雖然下著雪,路面還不算很滑,路上車輛不多,所以車開起來還算順暢。到了火車站,我和母親下了車,左拎右提地拿著行李直奔候車室,父親舉著傘跟著我們小跑。撣落身上的雪花,長吁一口氣,看了下時間還有不到一個小時。我把手伸向褲兜,??!車票不見了。在背包里翻學生證,以往車票和學生證都是放在一起的,天!學生證也不見了。我有些慌神了!
父親嘆了口氣說:“都這么大了,還丟三落四的,等著。”話音未落,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母親安慰我說:“別著急,你爸回去給你拿了?!蹦赣H雖這么說,卻一直在自責,怪自己買早點去了太久,沒時間幫我最后再檢查一遍證件、車票。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jīng)開始檢票了。我不停地看表,不停地打電話給父親。父親在電話里只說了句,“我找著了,正準備出門”便不再說什么了。
還有10分鐘車就要開了,我?guī)缀醯搅吮罎⒌倪吘?,垂頭喪氣地站在那兒,母親仍舊在旁邊自責著。
還是那頂大花傘,還是那個熟悉的身影。我的眼睛一亮,父親一路小跑來到我們旁邊,交給我車票和學生證,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以后不要丟三落四的了,快進去吧?!?/p>
當我背起包,提著箱子就要往車站里面沖時,父親又說:“等一下!”我隨即停住了腳,回過頭來?!伴僮樱嚿铣?!”他說著從口袋里掏出兩個橘子。
“行了,快回去吧!”我迅速轉(zhuǎn)身進了車站,更沒有多看一眼已不再年輕的他們。我不愿意讓他們看見我眼里不爭氣的淚水。我后悔自己都成人了,還讓父母這樣牽掛照顧和不能省心。
隨列車徐徐開動,我的淚水還是流了下來。原來,我一直在爸爸媽媽如大海般深深的關(guān)愛中成長,而我正因為被這巨大的愛所包容,才如此容易地將它忽略。正如我們一直都在呼吸,卻總是將空氣遺忘。
點評:作者從生活中擷取事例,真實地寫出了父母在生活上給予“我”的關(guān)心和溫暖。用樸實、簡潔的語言寫出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內(nèi)容具體,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由于平時“被這巨大的愛所包容”,所以極易忽略。而當只身到外地求學時,才真正意識到父母如山似海的愛。本文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敘述細膩生動,環(huán)境描寫烘托心情,心理描寫變化自如,感情深沉自然。
【佳作展示二】
成長相冊
□李 慧
每個人都有一本成長相冊,記錄著自己節(jié)節(jié)拔高的個頭、日漸強壯的體格。
打開第一頁,那時的你還是一個剛呱呱墜地的嬰兒,你那雙大眼睛在不停地向周圍看著,看著這個五彩斑斕而又陌生的世界;你那雙稚嫩的小手在不停地抓著,抓住你所想抓到的一切。你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好奇,似乎一陣輕柔的呼吸、一個不經(jīng)意的響聲就能引起你的注意。你在母親那溫暖懷抱的呵護下,慢慢地成長著。
打開第二頁,這時,你已是一個四歲的綁著兩條羊角辮的小俏妞了。你開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看畫冊,你知道了很多好故事:《白雪公主》《三只小豬》
《熊外婆》……你懂得分辨好與壞,你敬佩羅賓漢的勇猛,同時也憎恨老巫師的狠毒,但是你還是喜歡媽媽那溫暖的懷抱。你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一年為什么有四季?花兒為什么要凋謝?冬天為什么有雪花?星星為什么會眨眼?……你思考著,尋找著,你在慢慢長大著。
打開第三頁、第四頁……
你不停地翻,終于翻到了你期望翻到的第十六頁。再看這時的你,羊角辮更長了,你那雙明亮的眸子里閃著智慧的光芒,你已不再是那個直往媽媽懷抱中鉆的小俏妞了,你喜歡走出去,闖一闖。你遇到難題不再向爸爸、媽媽求助了,你喜歡去獨立思考,自己解決。你手中拿著一本施耐庵的《水滸傳》,你對那些美麗的故事和傳說已失去了興趣,它們已成為了美好的回憶。而現(xiàn)在你會被書中英雄好漢的氣魄所感染,為他們的不幸遭遇而潸然淚下,因奸詐小人的卑劣而氣憤不已。你不再是一個整天只知道玩的小俏妞了;你開始體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懂得為父母著想;你懂事,聽話了許多,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讓父母放心。但是,你仍是一個思想豐富、感情豐富的小俏妞。你為自己編織過許多美麗的夢,也為自己的理想而去堅持不懈地奮斗,你還在一天天長大。
當你白發(fā)蒼蒼的時候,再翻一翻這本記錄著你成長歷程中的許多快樂與煩惱的相冊時,相信你一定會很愉快,一定會感謝生活給了你這樣一份禮品。
點評:本文把“你”的成長過程濃縮于相冊中,可謂構(gòu)思新穎,巧妙獨到。文章重點記錄了三個片段:嬰兒期、童年期、少年期,可謂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用第二人稱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充滿情趣,各具特色。
【素材積累】
語錄類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三字經(jīng)》
2.斗爭的生活使你干練,苦悶的煎熬使你醇化;這是時代要造成青年為能擔負歷史使命的兩件法寶。
——茅 盾
3.人的一生應(yīng)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4.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美國]愛因斯坦
5.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草草翻過,聰明人細細閱讀。為何如此,因為他們只能讀它一次。
——[羅馬]保 羅
故事類
金子與小石子
一位自以為有才華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
苦惱,他質(zhì)問上帝,命運為什么對他如此不公。上帝從路邊隨便撿起一塊小石子,又隨便扔了出去,問青年:“你能找到我剛才扔出去的那塊石子嗎?”“不能?!鼻嗄険u了搖頭。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來,扔到石子堆中去,又問青年:“你能找到我剛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嗎?”“能?!惫?,青年沒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澳悻F(xiàn)在明白了嗎?”青年猶豫了一陣,興奮地回答:“明白了。”
發(fā)散思維:其實,當一個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時,許多的情況恰恰是:他還不過是一塊小石子,而遠遠不是一塊金子。
適用話題:磨煉 蓄勢 謙虛 樂觀
人不能同時追趕兩只兔子
獵人追趕兔子時,如果同時出現(xiàn)兩只兔子,他必定會舍棄其中一只,而瞄準另外一只,然后窮追不舍,這樣捕捉才能成功。倘若想同時追趕兩只,跟著兩只兔子東奔西突,結(jié)果肯定是白費力氣,一無所獲,空手而歸。
人生的追求何嘗不是如此?谷歌原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李開復說過:“人生總是有所缺憾,往往得到此就失去了彼,人生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同時追趕兩只兔子,其結(jié)果往往一無所獲!”
發(fā)散思維: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有許多夢想,但缺乏圍繞一個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很多人希望功名利祿一鍋端,盡收囊中,結(jié)果往往是適得其反。
適用話題:專注 靜心 毅力
把懲罰踩在腳下
一個人從一個直徑兩米、高四米并且內(nèi)壁無比光滑的金屬圓桶中出來……
這聽起來是件不可能的事!可這的確是美國西點軍校的一個測試科目:每名即將畢業(yè)的學員,都會被扔進放著這么個金屬桶的深坑中,一夜的時間里,如果不能出來,那么,不僅他的測試成績是零分,而且還將受到懲罰——屆時,坑外會拋下一鏟鏟泥土,直到泥土埋到他的腰深……
曾有25年,沒有一個畢業(yè)學員能夠徒手爬出圓桶。
直到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出現(xiàn),這個后來成為美國五星上將的年輕人,終結(jié)了這項科目設(shè)立以來的“零分”紀錄。那一夜,麥克阿瑟也如其他同學,經(jīng)歷了絞盡腦汁、竭盡所能、終又束手無策的煎熬。可當懲罰性的泥土拋擲下來時,他卻并沒像其他同學一樣默默地忍受,而是迅速閃動身體,把落下的泥土踏實踩在了腳下。那些泥土被他精心搭建成了高高的土堆,站在土堆上,他用手夠到了圓桶的邊緣,最終翻身脫離了圓桶,得到了滿分。
發(fā)散思維:成長中,我們不得不面對“金屬圓桶”般的困境,必須接受挫敗后各式各樣的“懲罰”。
適用話題:擺脫困境 創(chuàng)新應(yīng)用 積極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