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騰然坐起,循著歌聲望去,只見一位漂亮的蒙古姑娘,身穿一身潔白的蒙古族袍,頭戴一方火紅的頭巾,騎著一匹棗紅馬……向我奔來。
進入河西走廊,有座山始終伴隨著你。它連綿起伏,盤垣千里,壁立于大漠與戈壁之中;它橫空出世,主峰高達5827米,哪怕是盛夏,山頂上依然閃爍著皚皚白雪;它百態(tài)千姿,3000多條冰川,像3000多條銀蛇,在山巒間盤旋飛舞。別看它外表冷峻,其地下河可潛流涌動,孕育著河西的萬物,這座山便是祁連山--河西走廊之父。
祁連山,像西北漢子那樣,性格粗獷,而內(nèi)涵卻極其豐富。酒泉以西見不到一片綠蔭,突顯的是巉巖的肌體,呈半荒漠的狀態(tài);在東部北側(cè)氣候濕潤,森林密布,古木蒼蒼,山嵐云影繚繞著腰際;愈往西森林的上限愈升高,林中藏有野驢、野牦牛和白尾海雕,奔跑著雪豹、黑鸛、白唇鹿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北麓山前有一片寬廣的平原,由于有冰河的滋潤,形成一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綠洲。
我們是從河西中部張掖走近祁連山下這片綠洲的。張掖是河西走廊的一個重鎮(zhèn),古稱甘洲,素有河西糧倉之譽,“若非祁連山上雪,錯把甘洲當江南”便是其生動的寫照。踏進這片土地,在我們前面走著兩個高大的背影,一是西漢的張騫,自他以畢生心血開通河西走廊以來,這里便綿延兩千年的蒼涼與璀璨。二是世界大旅游家馬可?波羅,這位大胡子被這里旖旎奇雄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著,竟在此流連一年之久。
在到達大草原之前,我們路經(jīng)馬蹄寺。這是一個經(jīng)歷2000年滄桑的石窟群,除馬蹄寺之外,還有7大石窟和它派生出來的大大小小寺廟,星羅棋布于松峰與丹峽之中,寺中雕塑的佛像與菩薩百態(tài)千姿,是河西走廊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許有諸神和眾佛的守護,使這片土地成為河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我們登上飛峙于松山一懸崖處的懸空寺時,便遠遠看見一頂頂雪白的帳篷點綴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猶如在萬綠叢中盛開著朵朵白蓮花,顯得那么鮮艷,那么賞心悅目。這里居住著蒙古族、回族和裕固族的牧民們。每年秋后,這里都有賽馬盛會,這幾個驍勇的民族,都會派出自己優(yōu)秀的騎手,在這片草原上比試一番。
大草原離馬蹄寺還不到10里路,僅用兩刻鐘的車程便到那里。只見祁連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倚天而立,山下是一片莽莽蒼蒼的大草原。闖進草原,首先遭遇的是幾座用木柵欄圍起來的度假營,營里一律的張燈結(jié)彩,一律的酒旗飛舞,一律的炊煙裊裊。我們不知就里,見到第一個度假營就往里面闖。驀然,歌聲四起,從帳篷里鉆出三位穿著蒙古袍的蒙古人。為首的是一個健碩的壯年漢子,五十歲左右,古銅色的面膛。隨后是一位中年婦女,雖有點富態(tài),可十分干練利索。接下來是一位英俊小伙子,兩道劍眉下,一對深邃的眼睛。他們有的手捧著哈達,有的手捧著一托盤的酒,邊唱歌邊向我們走來。
歡迎的儀式簡單而又熱烈,他們?yōu)槲覀兠咳双I上一條哈達,端著酒站在你面前,一邊唱歌一邊敬酒,直到你飲下杯中酒為止。接下來的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讓我們?nèi)ュ揆R,膽子小的讓人扶上馬牽著走,膽子大的可獨自騎馬出去。因為我在天山牧區(qū)騎過馬,于是牽過一匹壯實的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馬兒撒開四蹄奔出營門??v馬奔馳了一陣子,我始發(fā)現(xiàn)腳下的綠洲,并不是遠望時那般一馬平川,它也有深澗,也有溪流,也有山丘;腳下的草原,也不盡是綠草,也有黃色、紅色、紫色的花,還有低矮的灌木和參天的大樹。我挑了一片綠草地翻身下馬,伸開四肢躺在地上,其感覺仿如躺在地氈般舒適,柔柔的軟軟的。馬兒在悠閑地啃著草兒,我仰望著天邊那圓圓的落日和天幕上追著流霞的飛雁。忽然,我的耳際響起了悅耳的歌聲,這歌聲由遠而近。啊,是騰格爾的《蒙古人》——
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
我生長在牧人家里
遼闊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
養(yǎng)育我的這片土地
當我身軀一樣愛惜
沐浴我的江河水
母親的乳汁一樣甘甜
這就是蒙古人
熱愛故鄉(xiāng)的人
這歌聲,雖沒騰格爾的渾厚,但極為高亢,極有穿透力。我騰然坐起,循著歌聲望去,只見一位漂亮的蒙古姑娘,身穿一身潔白的蒙古袍,頭戴一方火紅的頭巾,騎著一匹棗紅馬,一邊唱歌,一邊揮著鞭兒,趕著一羊群向我奔來。我看呆了,那羊群時而像片白云,時而像一片雪浪,向我漫來,漫來……
那姑娘見我,隨即翻身下馬,友好地與我們握起手來,她長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嬌俏的臉頰上飄著兩朵淡淡的高原紅。一交談,始知她是度假營主人的小姑娘,名字叫哲珠,在蘭州讀藝專,放假回草原體驗生活,因為她認得她家的馬,知道我們是她家的客人,所以下馬跟我們攀談,她的祖祖輩輩都是牧民,過著游牧的生活,是改革開放后,旅游業(yè)興起,她家開始辦起這度假營來,平日他們還是以放牧為主,旅游旺季則經(jīng)營度假營,收入是頗為可觀的。
我們并肩騎著馬,踏著一抹斜陽,溜回度假營,只見蒙古包前已燃起一堆炭火,主人家正在烤著一只羊,他們用鐵線捆住羊的四蹄,用一支鐵水管串著,然后用木支架為依托,不停在火中翻動,炭火燒著羊肉的吱吱聲和羊皮脆爆的啪啪聲,成了一支極具韻律的烤羊曲,直到把羊烤成金黃金黃的,然后才抬進蒙古包內(nèi)。蒙古包外面看來簡樸,包內(nèi)卻極豪華。地面鋪著駝絨的地氈,四周擺著漆花的茶幾,墻壁的正中央掛著一幅成吉思汗的肖像,肖像的上端有只展翅欲飛的大雕,走近一看始知是活雕制成的標本。成吉思汗?jié)饷即笱埴棻呛貌煌???磥?,這位一代天驕不僅是蒙古族的先人,而且是蒙古人的驕傲和永恒的精神領(lǐng)袖。
晚宴開始了,主人為我們揣上了酥油茶和青稞酒,然后用小車推著一只烤熟的全羊,到每位客人面前,用蒙古刀切下一塊奉上。哲珠為我選了一塊羊排,我往嘴里一啃,滿嘴流著羊油,其鮮無比,也許是灑了點孜然,沒有丁點兒膻味。
飯后是篝火晚會,我們圍坐在篝火前,蒙古一家子輪翻上陣,老爸拉著悠揚的馬提琴,兒子用蒙古語為我們高歌了一曲《草原之夜》。哲珠踏著那優(yōu)美旋律,跳起蒙古舞來,那舞姿時而輕柔時而奔放,極具民族特色與專業(yè)水準。我們與他們手拉著手,又是跳又是唱,鬧成一鍋沸騰的粥。
篝火越燒越旺,把不遠處的祁連山的嵐影燒得通紅,連山頂那層耀目的積雪也抹上一層玫瑰色,那篝火的火星隨著晚風的吹送翻飛著,仿如祁連山的夜幕下灑落一群流星雨。
我一直想到內(nèi)蒙古走一趟,但始終沒有成行,想不到在祁連山卻領(lǐng)略了一番大草原的風光和蒙古族的風情。車往張掖奔回,我的思緒依然留在祁連山下,祁連山孕育了這片綠洲,而改革開放的春風,卻使這片沃土,勃發(fā)了無限生機。如今,開發(fā)大西北成了我國的一項國策。其實,大西北亦有其獨特的資源,特別是旅游資源和物產(chǎn)的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關(guān)鍵在于要自強不息,解放觀念,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便一定要闖出條新路來,祁連山下人家便是一有力的例證。車里的人也許跟我一樣依然沉浸在興奮中,不知是誰領(lǐng)頭唱起了《天堂》——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哎耶
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哎耶
奔騰的駿馬
潔白的羊群哎耶
還有你的姑娘
這是我的家哎耶
我愛你,我的家
我的家我的天堂
歌聲隨著晚風向窗外蕩去,蕩去大草原,蕩去祁連山……
祁連山,你聽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