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食其是秦漢時期著名的舌辯之士,劉邦的重要謀士。
酈食其投奔劉邦時,已經(jīng)年過六旬,堪稱是“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他獻策攻下陳留,使沛公的西征軍獲得許多糧草和輜重物資,解除了后顧之憂。在楚漢兩軍相持苦戰(zhàn)難解難分情勢被動的局面下,他建議漢王奪取滎陽,占據(jù)敖倉,獲得鞏固的據(jù)點和糧食補給,為日后逆轉(zhuǎn)形勢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更有甚者,酈食其一介書生,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單騎出使齊國,游說齊王田廣歸順漢王并獲得成功,強大富庶、擁城七十三座的齊地眼看即可不戰(zhàn)而下,這簡直是不世之功。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人算不如天算,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韓信誤聽蒯徹的煽惑,趁齊國防備松懈,發(fā)動突然襲擊,使齊王田廣誤以為被騙,置酈食其于百口莫辯的死地,功敗垂成,以身殉職。這是韓信平生最大的一次不厚道作為,也是劉邦指揮協(xié)調(diào)方面的一大失誤。
酈食其是陳留高陽(今河南杞縣)人,平生喜歡讀書,但家境貧寒,一直零落漂泊,沒有丁點兒可以依靠過活的產(chǎn)業(yè),混得很不如意。為了糊口,他只得放下身段,對付著找了一份看門的差事。鄉(xiāng)里的賢士豪杰都知道酈食其狂放豁達而又博學雄辯,倒也不敢小看他,縣里的人都稱他為“狂生”。光陰荏苒,轉(zhuǎn)眼間六旬已過。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項梁先后發(fā)難,起兵抗秦,一時間風起云涌,兵荒馬亂。帶兵巡行經(jīng)過高陽發(fā)號施令的將領,猶如走馬燈一般,居然達數(shù)十撥之多。酈食其知道機會來了,但他能沉得住氣。他冷眼旁觀,見那些將領們一個個卑微拘謹私心自用,知道他們只是過眼煙云,難成氣候,便隱居不出。后來,沛公劉邦帶兵攻打陳留到了郊外,而沛公手下有個親侍騎士恰好是酈食其的小同鄉(xiāng),沛公時常向他詢問陳留一帶有哪些賢豪。騎士回家探親,見到酈食其,將他的主子大吹特吹了一通。酈食其見獵心喜,當下對騎士說:“我聽說沛公一向高傲自大,看不起人。不過據(jù)你所說,他倒是足智多謀有大見識的伙計,這才是我愿意追隨的人。老弟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騎士連聲說:“那簡直太好了!我已經(jīng)向沛公推薦過賢昆仲。沛公最看重的,就是老先生這樣的奇才。沒問題,沒問題,包在我身上!”酈食其說:“你就說,我家鄉(xiāng)有位酈食其,是個有學問的讀書人,六十多歲年紀,身高八尺,大家都叫他狂生,他自己卻不認賬?!彬T士說:“沛公不喜歡讀書人。有些書生頭戴儒冠前來拜訪,沛公常常摘下他們的帽子,往里面撒尿。他跟儒生講話,生氣了就不管不顧破口大罵。你老先生要以儒生的身份去見他,那可真是哪壺不開偏提哪壺了。”酈食其說:“你盡管按我說的那樣轉(zhuǎn)述就是,我自有計較?!彬T士點頭應允。他回營后,找個機會一五一十地把酈食其的話學舌了一遍。
沛公軍次高陽,駐扎下來,便派人去招酈食其。酈食其到達大營的時候,劉邦正坐在床邊讓兩位美女替他洗腳。酈食其進來,看到這副模樣,眉頭微微皺了皺,長揖不拜,朗聲說:“足下是打算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攻滅暴秦?”劉邦歪著頭斜著眼漫不經(jīng)心地掃了一眼酈食其,卻見此人“貌奇古,其額如螳螂,聲音蒼啞”,“眉楞骨奇高,是最特別處”。他心里說,老子本以為真是什么人物呢,原來是這么一個奇形怪狀的人。于是罵道:“天下人苦于嬴秦的苛政實在已經(jīng)太久,諸侯們相繼而起,都巴不得早點滅亡它。你卻問我是不是想幫秦朝,莫非腦子進水了?”沒料到酈食其卻笑了,說:“果真要聚集人馬率領義師誅滅暴秦?瞧你那樣,成嗎?這可不是待客納賢之道!”劉邦是何等機靈之人,他知道遇到了高人,于是立刻停止洗腳,端正衣襟,恭請客人上座,并誠懇地說了聲“對不起”。劉邦又打量了酈食其兩眼,不無疑惑地問:“你難道不是儒生?”酈食其大聲回答:“什么狗屁儒生,俺是高陽酒徒!”兩人哈哈大笑。
沛公當下大喜,令侍從奉上精美的酒菜,兩人開懷痛飲,極平生之歡。末了,劉邦請教道:“依先生看,我們下一步棋該怎么走?”酈食其說:“你雖說收羅了萬八千散兵游勇,其實那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戰(zhàn)斗力有限。如果想貿(mào)然倚靠這支力量西征滅秦直搗虎穴,無異于以卵擊石,實在毫無勝算。陳留這地方是交通要沖,四通八達,現(xiàn)在城內(nèi)又積存了許多糧草。我和陳留縣令交情不錯,愿意替你跑一趟,去勸說他歸順。萬一這廝不肯,你就發(fā)兵攻打,我設法里應外合,肯定可以得手!”劉邦拍案道:“好計!”兩人一邊喝酒,一邊商量好相關細節(jié)。
戰(zhàn)略要地陳留果然不戰(zhàn)而下,沛公西征的后顧之憂得以解除,并獲得了大量軍資糧秣和兵員補給,力量大增。牛刀小試,克奏膚功。劉邦嘗到甜頭,更加喜歡和信任酈食其,封他為廣野君,酈食其就此成為興漢集團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幫忙幫閑。有事時,他經(jīng)常作為說客出使各方,發(fā)揮了武力有時也難以奏效的作用,而且除了費一點唾沫星子之外,幾乎是無本生意。沒事的時候,他便陪劉邦喝酒吹牛,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不亦樂乎。酈食其又將自己的兄弟酈商推薦給劉邦。酈商追隨老兄加入革命隊伍,帶領自己糾集的四千人馬跟隨沛公攻城略地南征北戰(zhàn)。此人很有心計和修養(yǎng),英勇善戰(zhàn),屢建殊勛,成為漢軍著名將領。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底,沛公攻克南陽,搶占武關,打開了由東南方向進入關中的門戶,周勃、酈商率前鋒部隊直抵峣關。峣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駐有重兵把守,是秦軍從武關到咸陽之間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線。劉邦準備乘勝強攻。張良說:“秦軍戰(zhàn)斗意志尚未崩潰,仍然具有相當強的戰(zhàn)斗力,強攻代價太大,弄不好就會曠日持久僵在這兒,讓項王或者別人得了先機,這不是上策。不如派人在山上多張旗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同時派酈食其、陸賈一起去游說秦將,威脅利誘因勢利導?!眲顚埩紡膩矶际茄月犛嫃?,自然照辦。兩大謀士聯(lián)袂出使,果然不辱使命,秦將被他們說動,想與西征軍聯(lián)合。劉邦打算照準,張良又說:“這恐怕只是守將貪利叛秦,他手下的將佐士卒還不一定會服從。不如乘著秦軍麻痹大意突施攻擊,一定可以大獲全勝?!贬B食其、陸賈都附和張良的意見。于是劉邦率兵悄悄繞過峣關,越過蕢山,乘其不備,發(fā)動突然襲擊,取得大勝。這其實不妨看作是酈食其使齊故事的另一種版本,只不過這次是喜劇而后來是悲劇而已。劉邦部楚軍又連敗秦軍于藍田,逼近秦都咸陽,高陽酒徒酈食其再建新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酈食其也不例外。漢三年(前204年)春,劉邦采用陳平的計策,成功說服項羽手下的頭號大將九江王英布背楚降漢,開辟了南線戰(zhàn)場,大大減緩了正面戰(zhàn)場的壓力,建立奇功。酈食其不甘寂寞,進說劉邦分封六國后裔,借以削弱楚國的勢力。漢王已經(jīng)同意,正準備實施,但征詢外出歸來的張良的意見時,首席謀士卻說這是一個昏招。張子房列舉了八點理由,也就是有名的“張八點”,對酈食其的建議進行了抽絲剝繭般的層層批駁,認為此議罔察時勢,決不可行。首席畢竟是首席,漢王、酈食其心服口服。
漢三年秋天,楚軍猛攻滎陽,終于得手,漢軍退守鞏、洛。項王聽說韓信攻破趙國,彭越又在梁地攪得四處冒煙,便分派軍隊前去支援,沒能集中全力因利乘便全殲正面漢軍主力,錯過了一個難得的一舉奠定勝局的良機。劉邦屢戰(zhàn)屢敗狼狽不堪,甚至一度逃回關中,但他與項羽性格正好相反,沉靜堅韌,在最危急的當口,寧可自己苦苦撐持,仍然決不放松在北線的戰(zhàn)略攻勢:他將希望寄托在韓信身上。韓信七月間即已奉命挾連勝之威勢,準備攻打齊國,但卻遲遲沒有行動。漢王長期處于被動,老胳膊老腿都好幾次掛花。帥老兵疲,看不到勝利的曙光,劉邦一時間心灰意冷,打算放棄成皋以東地盤,與楚國講和。
酈食其建言:“我建議立馬進兵,再占滎陽,牢牢占據(jù)敖倉的糧庫,扼守成皋的險要之地,塞斷太行山的道路,控制蜚狐口要道,掌握白馬津渡口,向諸侯們顯示漢軍已占據(jù)有利地形并形成克敵制勝的態(tài)勢,讓那幫隨風倒的家伙見識厲害知道趨歸。如此一來,天下人都會棄楚投漢,江山就是大王的了。現(xiàn)在燕、趙已經(jīng)平定,東方的敵對勢力除楚國外,就剩下齊國了。目前齊王田廣擁有沃野千里的齊魯大地,田間又率兵20萬駐守在歷城,厲兵秣馬。諸田根深蒂固勢力強大多詐善變,齊地背海面河地勢險要,濟南又靠近楚都彭城,你即使派幾十萬軍隊去攻打,也很難計算猴年馬月才能攻克。我倒是愿意試一試,看能不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齊王歸順,爭取兵不血刃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把那個失之交臂的萬戶侯弄到手。”漢王大喜,當即吩咐為酈食其打點行裝。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劉邦、酈食其這對物以類聚異常投契的君臣當晚放開心懷,痛飲狂歌,盡歡而散。誰都沒料想到的是,這居然是泗水亭長與高陽酒徒共享的最后一頓晚餐。酈食其到了齊地,向齊王曉以利害,齊王欣然同意。罷兵守城,天天和酈食其縱酒談心。這時由于韓信乘機攻齊,為田廣所誤解,認為這是酈食其出賣了他,遂將酈食其烹殺。臨死前,田廣對他說:“你能阻止?jié)h軍,我就放了你?!贬B食其說:“舉行大事,就不要顧及細小的事,大的德行,我不會推辭,你也不必多說了。”說罷慷慨就義。酈食其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名字卻往往不為人所知道,但只要一提起“高陽酒徒”,無不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