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楊過和韋小寶的身上,看見一件重要的特質(zhì)——這兩個少年,從來沒有以家庭為理由,停止對人生幸福的追求。
有些人的家人很可愛,有些人的家人很可怕。有些人的家人既不可愛,又不可怕,只是各忙各的,有點冷淡。
我的運氣很好,家人都很可愛??墒俏疫€是常常覺得:“這好恐怖呀!”好恐怖?什么事情好恐怖?“家人不能隨便換!”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家人,是像頭發(fā)指甲一樣,“配備給你的”。頭發(fā)指甲,你還可以染染剪剪、自得其樂一番,雖不滿意,但總能整修到盡量滿意為止。家人可不容你“整修”。雖不滿意,只好接受。
我從小就覺得這件事不能接受——雖然我“配備”到的家人真是已經(jīng)很像樣了,可是憑什么不讓我再挑一挑?萬一還有“更理想”的呢?
有部比利時電影叫《托托小英雄》,主角托托從小就堅信自己和隔壁床的嬰兒,是在育嬰室火災時,被兩對慌張的爸媽抱錯了。
托托認為鄰居那一家人,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鄰居幫小孩過生日的排場,是原本該自己享用的排場,鄰居家的華屋、轎車、美好假期……全部都應該歸他的!他幸福的一生,都被搶走,而留給他的,是一群他不要的家人、一個他不要的人生。
我們也許跟托托一樣,被“配備”了一個不怎么樣的家庭??墒莿龠^托托的,我們可以制造一個自己的人生,不必像他那樣,死盯著一個“別人的人生”不放。人生最大的樂趣,在于“答案沒有正式揭曉”前,什么都是可能的。
外國作品里出現(xiàn)的主角,常常是自己面對自己的人生。而中國人作品的主角,要不就是被“家人”團團圍住,要不就是被“國家民族”當頭罩住,悶死人?!氨灰蝗鹤顔碌募胰耍鲎畛志玫募m纏不清。”——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紅樓夢》,紅樓超級大噩夢!
中國故事里,有少年情調(diào)、活得起勁、讓人很想展翅飛離家庭、自己開辟痛快人生的,是金庸的小說。最有名的兩個——《鹿鼎記》的韋小寶,無賴少年的極致;《神雕俠侶》的楊過,叛逆少年的冠軍。
他們當然有堅持,不然他們就只是混蛋而已。韋小寶堅持了義氣,其它一切“從寬處理”;楊過堅持了愛情,其它一切“去他的”。
我在楊過和韋小寶的身上,看見一件重要的特質(zhì)——這兩個少年,從來沒有以家庭為理由,停止對人生幸福的追求。他們有弱點、有挫折,但他們也相信人生的價值,不輕易退縮、不找借口放棄。
韋小寶得到過癮的人生,楊過尋得的是寧靜和幸福。不管是什么,起碼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家庭出身盡管不能任你挑揀,人生卻依然是你的,請務必善加揮霍。
蔡康永
臺灣著名主持人,作家。出版過多本散文著作,包括《痛快日記》、《LA流浪記》和《那些男孩教我的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