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足球教練李章洙,以執(zhí)教嚴格而著稱,綽號“鐵帥”,2007年至2009年任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主教練、2010年3月15日李章洙正式簽約廣州恒大隊,率隊征戰(zhàn)中甲,這也是他第三次來中國執(zhí)教。2012年5月17日恒大召開發(fā)布會,正式宣布更換主教練,李章洙離開恒大李章洙曾先后三次來中國,執(zhí)教過重慶、青島、國安、恒大四支球隊,總時長達到了十年之久。
李章洙1950年10月出生在韓國,1980年畢業(yè)于延世大學,大二時就披上了國字號戰(zhàn)袍,司職后衛(wèi)1986年退役后在光州湖南大學執(zhí)教一年,1988年進入一和天馬隊任助理教練,協助樸鐘煥實現三連冠,1994年接替樸鐘煥任王帥,率隊奪得亞俱杯、亞洲超霸杯和亞非對抗賽冠軍,1997年赴巴西留學,年底學成歸國,任韓國足協技術委員會委員。此外,李章洙還曾經作為主教練分別率領青島貝萊特和重慶力帆兩次奪得中國足協杯冠軍,是中國足球職業(yè)化以來第一位帶領不同俱樂部獲得足協杯冠軍的主教練,同時也是在中國足壇執(zhí)教時間最長的外籍教練。
鐵帥柔情不一定有人懂
近些年,來中國足球界混過飯的洋教練很多,但如果說想找出一位最懂足球的人,估計很難評定。但如果要找出一位最了解速塊綠茵場土質特點的外人,那李章洙是個不錯的選擇。李章津先后三班來中國,執(zhí)教過重慶、青島、國安、恒大四支球隊,總時長達到了十年之久。除去2010年執(zhí)教中甲外,李章洙在中國足球頂級聯賽共執(zhí)教了268場比賽,取勝場次達到118場,積分共得到438分,他所執(zhí)教的球隊共打進405球,這四項數據均排在所有教練中的第一位。
業(yè)績與地位穩(wěn)固與否有時關系不大,這大概是足球教練界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國內足球。李章洙先后三次來中國,執(zhí)教過重慶、青島、國安、恒大四支球隊,十年之間可謂工作換得夠勤的!
與他的常離別相對應的是他長期以來的“鐵帥”風格,但后者卻不一定是他常離剮的主要原因。相反,由于“鐵帥”風格太過突出,倒是淹沒了他柔情的一面,所以離別時總是少了人情回味,例如幾年前“全場4萬人高呼下課”的局面。當然,鋏帥就是鐵帥,至少表面如鐵,離開就是離開,行事風格與球場風格倒是相得益彰。但這一切卻無疑讓人們更難看清鐵帥的柔情一面,因此對于離別也就少了留戀和思考。
其實,這些年來,鐵帥還是有過展示其柔情闡釋其內斂的時候,例如2009年國安首次獲得中超聯賽的冠軍,其時已離開國安的李章沫不但對著鏡頭留下拱手道賀的笑模樣,而且還表示:結果不意外。在被問到沒有能夠最終率隊奪冠是否有遺憾時,李章洙選擇了回避:“沒有如果,也沒有假設,我不喜歡做沒有事實的猜想,如果我?guī)ш犛锌赡軍Z冠也有可能不奪冠,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我的性格一輩子也改不了,不過不管怎么樣,我都替北京國安奪得冠軍高興?!?/p>
然而,柔情在“鐵”面前注定很少,這“鐵”又來自自身性格及外部鐵的事實。例如他這次離開廣州恒大隊,他的繼任者又是意大利名帥“銀狐”里皮。在金錢和聲譽的大潮中,鐵帥的隱蔽柔情無疑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被忽略是必然的。
鐵帥柔情不一定有人懂,李章洙似乎也很清楚這一點,例如離開廣州恒大隊時,他就表示:“天下沒有不散的莛席,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p>
鐵帥的柔情大概也就這樣了,在此我倒是希望大家能從柔情這個角度來解讀李章津,相信感覺會有所不同。當然。這個期望也留培牽章沫思考一二。
邢大軍
你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 張光
2005年9月,一條新聞轟動了山東日熙市孫家村:85歲的莊稼長延周,被請進中南海,參加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大會。慶祝宴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王延周等人敬酒,表達對戰(zhàn)斗英雄的敬意。有鄰居問他:“你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不回答。在自述中,他說:“我怕他們覺得我吹牛。”
與時下削尖了腦袋死命的鉆營,稍有點成績就當成干柴炒燒自己,沒事也要搞出點事來,即便是臭名也要揚千里的那些人比起來,王延周老漢即便從牙縫里露出點人生痕跡,都會讓這些人無地自容!王延周老人是中國大陸最后一名駕駛戰(zhàn)斗機的飛虎隊隊員。他曾在抗日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擊落擊傷7架敵機,他曾參與開國大典飛行騙隊,兩挺飛越天安門廣場。他還曾被刺刑入獄,挨過“批斗”,回到老家做了幾十年農民??淠?月29日,92歲的王延周在北京去世。臨終前,他囑咐家人喪葬一切從簡。
幾乎在一位軍人身上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他身上都發(fā)生了。上軍校、上前線、棄暗投明、保家衛(wèi)國、參加閱兵、被捕入獄、妻離子散、平反昭雪、接受榮譽……相信任何一十人這輩子活到這份上,都稱得上是波瀾壯闊,但任何人走到今天,都未必會像他這樣淡泊名利。夸年5月7日,回憶1973年第一次與父親王延周見面時的情形,兒子的記憶很模糊。他說,當年,看見那位“戴著一頂禮帽,但渾身透露出一股鄉(xiāng)土氣息”的中年人,他很難將他與家中懸掛的諸多軍功章、飛行帽扯上關系。1983年初,時任縣委統戰(zhàn)部長的夏良柏來到孫家村大隊,看見燒開水的王延周身穿著一條空軍拉練褲。這位統戰(zhàn)部長得知他的經歷后吃驚不已:“你為什么不上訪申訴,要求平反?”他回答說:“什么名譽地位,于我是浮云?!?/p>
把什么當成浮云,把什么當成自信,在王延周老漢的心中一清二楚。人生是自己一步步走過來的,沒有騰云駕霧,沒有連躥帶跳,步步留痕,誰也抹不掉。被抹掉的,是他對前妻久遠的情和早年生活殘缺的記憶。但前妻齊書云卻永遠珍藏了這份感情,她很懷念王延周婚后寫給她的第一封家信:“1953年11月23日,是我們離別的日子,這個日子之前的時光,哪怕只是一秒鐘,都是值得我留念的。”她希望他的人生定格在此,不再起任何波瀾。
王延周前妻的懷念值得我們反思,她希望的人生定格是對每一個人人性的尊重,她不愿看到的那些波讕是一個國家不良的政治動蕩對一位功臣、一位建設者的摧殘。
王延周的坎坷人生和他淡定的處世心態(tài),同樣值得我們深思。有些貪官也曾經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走來啊,結果從居功自傲走到以權謀私,從功臣淪為罪臣。
盡管王延周因為穿了一條空軍的拉練褲,才被縣委統戰(zhàn)部發(fā)現是位曾經的戰(zhàn)斗英雄,而不是住溫飽即足的農民老漢。但在王延周的心底,他早已經是開創(chuàng)這個國家的一快基石。只要自己不扁,基石是不可能被拆卸掉的,只要大廈還在,只要江山依然,王延周這個名字會永遠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