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該對傅瑾文憑造假負責?
文憑造假歷來有之,《圍城》中的方鴻漸就曾游學歐洲后,在美國買了個莫須有的克萊登大學的文憑。然而,方鴻漸買文憑是有苦衷的,因為要向他的出資助學人、也就是他未來的老丈人給個交代。當然,這個假文憑也不能說沒用處,后來他任教三閭大學,靠的就是這個假文憑才達到了任教的硬指標。由此看來,這任教的硬指標和未來的老丈人一樣,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交代。
如今看到廈門大學醫(yī)學院女教授傅瑾文憑造假被揭發(fā)一事,倒與那方鴻漸的情形頗有幾分相像之處。傅瑾的人生里肯定不會遇到老丈人的問題,但她一定得過任教硬指標這關(guān)。這可比老丈人難對付得多,連蒙帶唬、連假帶騙也就難免啦。
對于傅瑾文憑造假一事應該一分為二來看。首先來說,假的就是假的,有意造假的確涉及個人道德和素質(zhì)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個全民都在高喊打假的時代,造假的確太讓人深惡痛絕了。造假一定是出于獲利的目的,也一定會獲利,但造假也遲早有敗露的一天,造假者遲早要承擔這個后果,如今傅瑾招來一片罵聲,連體面的大學教授一職也丟了,不知傅瑾當初是否早有預料?
對于傅瑾文憑造假一事,有不少善于思考的人從另一個方面提出:文憑假不等于學問假。的確,這個話很對。卻有轉(zhuǎn)移話題偷換概念之嫌。這句正確的話不足以開脫文憑造假之過,但卻可以借傅瑾文憑造假來重新喚起人們注意文憑與學問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這也是我要說的一分為二來看的另一個話題,那就是,傅瑾文憑造假,廈門大學的過錯在哪?大學是只對任教硬指標負責。還是對真有學問否負責?
據(jù)新聞報道稱,廈門大學就傅瑾文憑造假一事做出的回應是這樣的:傅瑾在2004年應聘廈大講座教授時,提供了假的博士文憑,但是,沒有被鑒別出。更重要的是,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海外應聘者的文憑都必須經(jīng)過中國駐外使領(lǐng)館的公證,但是,廈大醫(yī)學院當時認為,這只是每年一個月的講座教授,并不是全職教授,因此沒有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來審核。2008年,傅瑾應聘廈大全職教授,因傅瑾已經(jīng)和廈大合作了四年,是廈大的講座教授,學校沒有對她提供的證書等再做進一步的嚴格審核。校方承認工作失誤,表示,一直以來,廈門大學對任何一位應聘者的審核都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但是,從傅瑾事件來看,廈大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上在執(zhí)行規(guī)定和程序上不夠嚴格。
由上面這番話我們不難看出了吧,廈門大學是只對任教硬指標自責的。按規(guī)定這也沒錯,但有個問題,那就是秉承這樣的觀念,教出來的學生也一定在這方面心領(lǐng)神會。由此,我們不難預料,將來文憑造假一定很難杜絕,而且手段也一定會更高明。
邢大軍
沒有呵護好第二張臉——誠信
女教授傅瑾文憑造假,你馬上會想起錢鐘書先生所作的《圍城》一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來,他在歐洲留學未得文憑卻花費極少就從美國郵購一張博士文憑,但方鴻漸尚有羞恥之心,一向未敢使用,而廈大醫(yī)學院教授傅瑾的假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文憑卻謀取了個“人類是魂的工程師”。傅瑾今年剛剛45歲,對于搞學術(shù)的人來說,正是壯盛之年_這次因為提供假學歷被辭退,盡管不能說會徹底身敗名裂,但對她本人而言,無疑是事業(yè)人生的一大挫折撐歷造假的丑聞將伴隨其一生?!皼]有誠信,何來尊嚴?”如今,女教授算是“丟盡”臉面,成為又一個沒有呵護好人的第二張臉——誠信的典型人物。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他的能力就是值得懷疑的。因此,無論是在任何國家,這種因文憑造很而涉及的誠信問題都是不可容忍,比如,前德國國防部長,就因他的博士文憑造假,被迫自動辭職的,因此,就傅瑾因文憑造假而遭廈大辭退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她學歷造假,她即使能力再強,也不合適再當她的教授了。
目前,筆者也看到很多用“英雄不應論出身”為理由來替這住女教授辯護,覺得她有能力,可以不要追究假文憑。一所學校的教學權(quán)威和教學質(zhì)量,不是靠多少的洋文憑來支撐,而是靠真才實學的人。當年和季羨林、張中行、鄧廣銘并稱“燕園四老”的金克木,只有小學學歷,才氣卻舉世罕見。同樣,沈從文也是以小學畢業(yè)的學歷,出任北大教授?,F(xiàn)在不戴頂博士帽子幾乎就不能當大學教授了,但又有幾個如金克木、沈從文這樣的大師?他們與傅瑾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對于他們來說,是能力問題。而對傅瑾來說。卻是誠信問題。
冰野
造假的文憑能拯救誰?
造假并非中國人的專利,古往今來有之,如今造假本領(lǐng)確實登峰造極,在世界各地每個角落,只要能看假冒產(chǎn)品。鞋、包,光碟、手表等等生活中你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造假早已司空見慣,缺少核心技術(shù)、人們?nèi)鄙賱?chuàng)造力成了造假的理由。造假催生出了打假,老外打假,中國人自己打假,有了這些斗士,我們看到了更多五花八門、聞所未聞的造假。在造假領(lǐng)域,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讓人瞠目結(jié)舌。
如果說企業(yè)造假,為了獲得最大化利益,老板學歷造假為了給自已臉上貼金,學者造假則將不良社會風氣傳遞到下一代,更是禍國殃民的大事。在網(wǎng)絡上看到各種造假門絡繹不絕,而處理方式也是就事論事一陣風式的,或者開除、或者因為造假某相關(guān)獎項取消或者道歉,一切大事件過不了多久都會被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中。各個角落仍然克斥著各種造假。
我們不禁要問當造假已經(jīng)影響到國家形象、民族未來的時候,為什么各個領(lǐng)域仍舊克斥著造假者。原因是他們獲取的利益遠大于付出的代價。東抄抄、西抄抄,雖然也不容易,但比起辛苦地搞研究還是要太容易了,一旦不被發(fā)現(xiàn),獲得的利益將終生受益。也許正是這樣的利益驅(qū)使更多的人敢于冒著臭名昭著的風險。因為質(zhì)疑別人學歷造假最后演變成賊喊捉賊的鬧劇還沒煙消云散,學者學歷造假又鬧得沸沸揚揚,誠信顯然已經(jīng)難以制約沒有底線的人,那么盡快出臺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恐怕勢在必行,否則這些造假的鬧劇將生生不息。
董巖
父母的金牌誰來頒?
倫敦時間7月29日下午,吳玨明、朱金妹夫婦坐在偌大的跳水場館里,親眼見證了女兒吳敏霞奪得倫敦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冠軍,大病痊愈的朱金妹熱淚盈眶……幾年前,朱金妹查出了乳腺腫瘤,但家里一直瞞著是敏霞,朱金妹騙士兒說是正常的乳腺增生,這個“善意的謊言”一直持續(xù)了8年。而吳敏霞外公外婆去世的消息,夫婦倆也一直瞞著女兒……
吳敏霞三班參加奧運會、已奪得5枚奧運獎牌,而這奇跡帶給這個普通家庭的竟是與女兒的隔絕和別離。樸實的老吳說:“那么多年下來了,早已明白士兒并不是完全屬于我們。享受天倫之樂這種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對這樣的日子。老昊說這么多年下來已經(jīng)習慣了,只是有時候,一想到女兒一個人扛著那么多事情,總是心里會不自覺地疼。
女兒并不是完全屬于我們。忍著自已的小愛。想著對國家的大愛,這是“義”;心里會不自覺地疼,卻也是習慣了,這個“情”,分量不輕。
吳玨明、朱金妹夫婦只是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中的一員,然而他們的情義無價,平凡人生中有著偉大的擔當,“我們從來不和孩子說家里的事情,怕她擔心”……作為對父母的“回饋”,吳敏霞從來都是輕傷不下火線,再難再苦再累再傷——“從小到大,她從來沒有說過不想練了?!敝旖鹈谜f。
吳玨明、朱金妹夫婦不富不貴不驕不奢,也沒有什么世俗眼中的本事,他們最太的本事就是奉獻出一個同樣懂得奉獻和感恩的女兒——為國家奉獻,對人民感恩。
如果用金字塔來比喻如今日益強盛的中國體育,那么塔尖的冠軍們不僅是站在龐大的同樣具備無私奉獻精神的運動員、教練員隊伍以及各級體育機構(gòu)、體育保障服務大軍的肩膀上,而且也是站在像吳玨明、朱金妹夫婦這樣無私、偉大父母們的肩膀上。
倫敦奧運會游泳冠軍孫楊的父親說過一句話——“與其說練弦子不如說是在練家長”,為了讓孫楊有個好身體,這對夫婦十幾年如一日每天為孫揚煲湯送湯,不論寒暑雨雪;為了不讓孫楊擔心,孫楊父親車禍重傷剛出院就趕到北京為兒子助威……我相信每一個冠軍、每一個運動健兒的身后都會有默默擔當?shù)母改?、親人,每一個運動員家庭都會有一本和著苦與樂、飽蘸酸和痛的辛勤“賬本”,他們無需比賽就都應該獲得“金牌”,由祖國人民為他們頒發(fā)的奉獻“金牌”。
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激勵著我們,而他們父母的奉獻精神也同樣感召著我們?!捌吹薄ⅰ捌醋优敝?,我們還是要先拼一拼承受力、奉獻心和犧牲精神吧。
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