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做的男人”曾一屆大賽哭了三次被老師三顧茅廬,曾因訓練哭鼻子母親十幾年里每天為他煲湯送湯
當地時間7月28日。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賽決賽,中國名將孫楊以3分40秒14的成績擊敗韓國選手樸泰桓,為中國代表團拿下第三枚金牌。這位為中國男泳奪得奧運史上首金的杭州男孩,7歲時便立下心愿要拿世界冠軍。
被三顧茅廬曾因訓練哭鼻子
沒有朱穎。就沒有孫楊的今天。當初要不是這位杭州陳經綸體校的助教三顧茅廬,孫楊不會走上游泳這條路。1997年朱穎來到孫楊所在的幼兒園選材。高人一頭的孫楊立即闖入朱穎眼簾。并將這個信息告訴資深教練婁紅梅,二人決心將孫楊收入門下。不過孫楊媽媽曾經也是搞體育的。深知競技體育這條路多么難走,只是趁著暑假,讓孫楊去“玩兒”一段時間。過完暑假便停止訓練繼續(xù)上學了。然而1998年暑假。朱穎又找上門來。說不想錯過這個好苗子。經過幾番勸說以及做了骨測,楊明看到兒子將來身高會有1.96米,最終同意了他進行專業(yè)游泳訓練。當時小孫楊就立下決心。要當世界冠軍。
一提起孫楊,朱穎就覺得很溫暖。她說每次孫楊回杭州,都會來看望她。隊里很多孩子都以孫楊為榜樣。不過如今的孩子能做到孫楊那樣貼心的幾乎沒有。那時候孫楊不僅會帶自己的飲料,還會觀察婁紅梅、朱穎的口味,根據教練個人愛好。帶不同的飲料給兩位教練。
“你就是未來的奧運冠軍,我從現在起就要按照培養(yǎng)奧運冠軍的方式來訓練你,請你配合?!边@是進入國家隊后,朱志根對孫楊說的第一句話。此后,朱志根說到做到,曾經嚴格到孫楊都萌生了回家的念頭。
“有時候訓練強度太大。他受不了。還會哭鼻子呢,沒少被大家嘲笑。”朱志根說,就算再心疼。也不會改變他對孫楊的嚴厲。每次孫楊怎么哭都不會讓他改變訓練計劃。而是等他哭完。拍拍肩膀讓他繼續(xù)練。這樣近乎殘酷的方式,讓孫楊曾經有過想回家的念頭,不過想明白教練都是為自己好后,又更努力地投入到訓練中。平時不訓練時,孫楊喜歡在房間里看電視、上網、聽音樂,因此他的皮膚格外白——訓練時在館里見不著太陽,平時喜歡做的事情也都不用在戶外進行。孫楊喜歡看港片。他坦言如果進入演藝界,自己很想演個香港警察。生活中的孫楊是個簡單、有話直說的單純大男孩。
外國記者不解他的眼淚
400米自由泳項目上,孫楊與樸泰桓是一對老冤家……來到混合采訪區(qū),孫楊多次掩面哭泣。他仍然像個沒長大的孩子?!拔矣X得今天的表現,對樸泰桓。還有韓國的媒體都是最好的回應,我證明中國人是可以的!”大滴大滴的眼淚順著臉頰而下,“不光是對我,早上的新聞對我們都是一種羞辱。所以我要用這枚金牌去回擊他們!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我打敗了所有韓國人!”
其實孫楊一直有愛哭的“傳統(tǒng)”,2010年亞運會孫楊比了三個決賽就哭了三次1400米自由泳不敵樸泰桓,出水后泣不成聲;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奪金后,他再次灑下熱淚;等到1500米自由泳捧冠后。他又一次涕淚橫流。所以刊暢也有個外號,叫“水做的男人”。仍然有人拿樸泰桓對他的“譏諷”說事。孫楊十分冷靜:“我從來就沒有把這些話當回事,從來沒有在意過他。我訓練比他好。比賽比他好,我沒有不贏他的道理。我來了,我贏了。我的冠軍最能證明一切?!蓖鈬浾邌枺骸澳銑Z冠了為什么還哭?”“因為我完成了我的夢想。就是奧運奪冠!”孫楊說。
父母營養(yǎng)湯煲出冠軍兒子
自孫楊進入陳經綸體育學校后,孫楊的母親楊明365天如一日。每天都會煲上一鍋湯給兒子送去。這已成為全國游泳界的一段佳話。運動員出身的楊明,深知兒子在大運動量的訓練后,必須補充充足的營養(yǎng)。因此每天都會為兒子準備大罐的牛奶。配兩個雞蛋。還有蛋白質粉。此外。楊明還會每天為孫楊煲上幾個小時的湯。雞湯、魚湯、骨頭湯……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悶熱難耐,楊明都會騎著車。為兒子送去煲好的湯。2005年。浙江游泳隊的基地搬到了錢塘江對岸的蕭山。二三十公里的路程,自行車或者電瓶車顯然是不能完成每天送湯的任務,于是孫楊的父母咬咬牙又買了輛車。這輛車也被很多浙江游泳隊的教練、隊員稱為“送湯車”。
這輛看似普通的“送湯車”,有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年冬天,杭州下了一場少見的暴雷,路面被積雪覆蓋。所有的高速公路關閉。電視廣播里告誡市民。由于雪大路滑,請大家盡可能待在家里不要外出。孫楊家多年的朋友王偉林打電話給孫楊的母親,讓她千萬不要去蕭山送湯了。王偉林深知,晚上隨著氣溫下降,有的路段肯定已經結冰,開車必定十分危險,尤其是到蕭山,還要經過錢塘江大橋。
就在孫楊父母猶豫不決的時候。手機響了?!皨寢專裉炷憔筒灰^來了,下那么大雪……”電話里答應了兒子。但她沒過兩分鐘就帶著剛煲好的湯出門了。“路上真太滑了,心里挺慌的。特別是在橋上和轉彎時,就感覺輪胎要飛出去似的。我只能開一二十邁?!背寺坊?。由于大雪紛飛。能見度非常之差?!爱敃r前面的情況根本看不清楚?!遍_到半路,孫楊的媽媽擔心時間長了湯變涼,馬上用自己的羽絨服包裹在保溫瓶的外面。就這樣一路折騰。原本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路程,足足開了兩個多小時。等到孫楊媽媽將湯送到蕭山基地的時候,時鐘已經指向了晚上9點多?!皨?你怎么還是來了?太危險了啊……”看到媽媽這種條件下依然將湯送過來。孫楊感動得落下了熱淚。在車里,看著兒子將熱騰騰的湯喝下肚。孫楊媽媽心滿意足地離開基地開車回家。
孫楊父親曾對記者說:“練游泳。與其說是在練小孩子,不如說是在練家長。”每天媽媽都會在孫楊放學后將他送到陳經綸體育學校訓練,爸爸則在家燒飯。孫楊練完回到家已經是晚上7點多,一進門,孫楊爸爸就已經把飯擺好了。吃完飯。孫楊馬上就要做作業(yè)。環(huán)環(huán)相扣。時間都安排得非常緊湊,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如此。2007年年底,孫楊的父親出了重大車禍。住院兩個半月,一出院就直奔機場趕往北京。只是為給兒子助威……張琳據《新京報》、《深圳晚報》、《新聞晨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