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掃描
議論文是初中階段常見的一種基本的閱讀題型,加強議論文的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以說理為主,以理服人,針對客觀事物闡明自己的觀點、主張。判斷、歸納中心論點是考試中常見的一種題型。中心論點是作者對自己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它滲透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生態(tài)度,是議論文的靈魂。
解題金鑰匙
論點是一個明確的判斷,是作者觀點的完整陳述。從形式上看,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大都是肯定句。從論點出現(xiàn)的位置來看,主要有五個:1.文章的題目就是中心論點。2.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這是開門見山(或者稱為開宗明義)的寫法。3.文章中間提出中心論點。它主要是從故事中引出中心論點或者從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生發(fā)出論點,還可以從名言、警句、詩詞中引出論點等。4.文章結(jié)尾歸納得出中心論點。它是在層層論述之后歸納得出,常常帶有“總而言之”“因此”“歸根結(jié)底”等標志性詞語。5.作者的觀點蘊涵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這就需要同學們在仔細閱讀文章后歸納其中心論點,注意歸納時要找準關(guān)鍵性詞語。
模擬訓練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化解“漢字危機”要從中小學開始
□嚴寅賢
若干年來,所謂“漢字危機”(提筆忘字,寫不好字,不會寫字)現(xiàn)象被持續(xù)性地高度關(guān)注。
毋庸諱言,“漢字危機”已成不爭事實。當下,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冷靜,應當認真思考如何去做,盡快去做,有效去做,以應對乃至最終化解這種危機。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成年人“提筆忘字”與未成年人書寫能力下降相比,后者危害性更大,更令人擔憂。因此,我們認為,化解“漢字危機”,首先應當關(guān)注中小學漢字教育。
曾經(jīng)的中小學習字課為幾代中國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美學記憶,為幾代人打下了堅實的漢字書寫基礎(chǔ)。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有關(guān)部門的要求,習字課在一些小學逐步恢復,但一是師資匱乏,二是現(xiàn)有師資不理想,三是沒有統(tǒng)一教材,沒有課程標準。而中學(初中)習字課的開設(shè)在全國初中校幾乎均為“盲區(qū)”。
我建議將習字課改為書法課,并編寫統(tǒng)一教材,制定書法課程標準等。需要指出的是,書法課絕不僅僅是練習寫字,而應當弘揚中華民族書法文化,拓展書法課的豐厚內(nèi)涵。比如,可以講“六書”,通過造字原理,挖掘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可以講書法藝術(shù),闡發(fā)漢字的美學內(nèi)涵等等。
同時,若干年來,在中國許多地方,尤其是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室黑板的傳統(tǒng)功能日趨式微,以至于黑板成為“白板”。此舉既損害了教師自身的漢字書寫能力,又喪失了教師面向?qū)W生的應有的書寫示范力,可謂“一舉兩敗”。
有鑒于此,建議國家有關(guān)部門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規(guī),明文規(guī)定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各學科教師必須有必要的一定量的板書內(nèi)容,絕不允許多媒體課件占據(jù)課堂教學全過程。各級教研部門或其他職能部門(教研室,教師培訓中心)在評價各級各類研究課、示范課時,對有無漢字書寫可實行“一票否決”。
另一方面,我建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應對高考語文命題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要求國家考試中心和自主命題的有關(guān)省市,積極強化對學生漢字書寫實際能力的有效考查。這類試題呈現(xiàn)方式很簡單,既可在各類閱讀題中讓學生隨文隨句隨詞語“填空”,也可單獨命題,讓學生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漢字。
當然,我們亦可寄希望于未來電腦高科技的進一步發(fā)展。比如有一天,鍵盤或許會升級為高智能寫字板,用戶在寫字板上寫出漢字后,電腦即同步瞬即自動生成電子文稿,用戶可隨時調(diào)整自己所需字體、字號等;若寫錯別字,電腦則顯示空白。這對弘揚漢字書寫,善莫大焉。
(選自《光明日報》2010年12月22日)
1.仔細閱讀全文,你認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在作者看來,“中學(初中)習字課的開設(shè)在全國初中校幾乎均為‘盲區(qū)’”的原因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3.作者針對“漢字危機”提出了怎樣的建議?閱讀文章的相關(guān)段落,加以概括。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蛋糕未必越大越好
□秦 海
人們好像越來越好大了,總想把事業(yè)做大,也以為越大越好。對于官員來說,就是把政績做大。所以,“把蛋糕做大”也就是把政績做大,已經(jīng)成了官場相當流行的一句話。一些官員的“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也常常由此張揚出來。
不消說,如果質(zhì)量一樣,蛋糕大當然比小好,每個人可以分得更多,或者可供更多的人吃?,F(xiàn)在我們國家的蛋糕就比二三十年前大得多,大到世界老二,所以我們的國力和我們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比那時大大提高了。從官到民,從上到下,沒有人不希望我們的蛋糕做得再大一些。如果大到按人口我們每人分到的蛋糕也居世界前茅,中國人就更會揚眉吐氣了。
但是,是不是蛋糕做得越大就一定越好呢?未必,未必。大而無當,就不但不好,反而壞了。
記得改革開放之初,風云際會,出現(xiàn)過一些得改革風氣之先的企業(yè),成為改革開放的帶頭羊。媒體對它們有轟轟烈烈的報道。但是,其中很有一些不久就舉步維艱、銷聲匿跡了。原因有各種各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掌舵者頭腦發(fā)熱,一味追求大,手伸得太長,攤子鋪得太大,結(jié)果是,或者市場不對路,或者資金不到位,或者管理跟不上,最后連原有的蛋糕都沒有保住。追求大,反而跌倒在大上。
這些年見識過一些老板沉浮。原先,生產(chǎn)不錯,銷售不錯,收益也不錯。本來可以穩(wěn)步發(fā)展的,卻要跑步前進,盲目擴充企業(yè),擴充業(yè)務,最后忙得疲于奔命,捉襟見肘,承受著巨大的物質(zhì)的、精神的壓力,生活也少有樂趣了。一些官員也不顧條件、不顧可能地盲目追求大,什么都想搞,戰(zhàn)線拉得很長;或者一上手就要搞這第一、那第一。最后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欲大則不達”。
《紅樓夢》中,王熙鳳有一句名言:大有大的難處。賈府很大,在外人看來,在劉姥姥看來,氣勢非凡,要什么都有。但同時也有外人所不知、劉姥姥所不知的艱難?;ㄤN之大就是外人和劉姥姥不可想象的。所以蛋糕大,且不說做大本身就不易,要資金,要技術(shù),要市場,要管理,少一樣、弱一樣都不行;做大后,各方面要保持正常運轉(zhuǎn)、安全運轉(zhuǎn),更不是簡單之事?!案哞F”就給了我們警示。由于在短期內(nèi)就把“高鐵”的蛋糕做得太大,大到“吃”不下去,反而出了事故。這逼得“高鐵”不得不減少車次,不得不降低速度,也就是不得不把蛋糕縮小一些。如果當初就做到科學發(fā)展,可能就會免掉那些麻煩了。誠然,什么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出現(xiàn)挫折是正常的、難免的,但脫離實際的貪大求快,還是應當也能夠避免的。
看到一篇小文,說美國的蘋果公司比美國政府更有錢。截至2011年7月27日,美國財政部的總運作現(xiàn)金余額是757.7億美元,而蘋果公司的現(xiàn)金及有價證券達到761億美元。這得益于蘋果公司堅守這樣的原則:守好自己的邊界,不輕易去搞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為此它關(guān)掉了自己旗下的所有工廠,將所有的制造外包,使自己徹底變成了一家“輕公司”。又砍掉那些缺乏競爭力的項目,將公司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幾款核心產(chǎn)品上。一些公司財大氣粗了,就收購其他公司,例如“思科”,前幾年幾乎平均一個月收購一家公司,蛋糕做得越來越大,結(jié)果消化不良,不得不大幅裁員。而蘋果從未收購過大型公司。正是不貪圖把蛋糕做得越來越大,蘋果公司的經(jīng)營才越來越好。
蛋糕做大當然好,但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實際沒有做大的可能,就不妨做小一點。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看起來小,反而還大。在這方面,蘋果公司的經(jīng)營理念實在很值得我們玩味和借鑒??朔≡昵榫w,在追求大上也照樣有做不完的文章。
(選自《人民日報》2011年11月7日)
1.本文始終圍繞著“ ”這一觀點展開論述。
2.文章第七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本文以“蛋糕未必越大越好”為題目,試談談這樣擬題有什么作用。
4.文章結(jié)尾說:“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看起來小,反而還大?!蹦闶侨绾卫斫膺@句話的含義的?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