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們有時候會為作者想一些個性的筆名,有的時
候也喜歡用其他的筆名來冒名頂替。比如坨坨曾經(jīng)的筆名“千寒風(fēng)”,初入雜志社的時候就被眾人否定,大家一致認(rèn)為這個筆名和本人風(fēng)格相去甚遠(yuǎn),還是“一坨一坨的比較可愛”,于是坨坨狼笑呵呵地接受了,從此成為了國內(nèi)游戲媒體中的一朵嬌艷的奇葩。PS:“奇葩”本來是一個褒義詞,后來逐漸被大家衍伸出了貶義,我可沒說我這里面不是不好的意思啊?。ㄛ幺纾何乙呀?jīng)被繞進(jìn)去了……)
所以之后,大家頗為樂于起名。比如小T,基于深厚的ACG基礎(chǔ),硬是搬出“東方”系列的人名,比如霧雨魔理沙、十六夜咲夜、鈴仙?優(yōu)曇華院?稻葉……一期用上幾個,足夠撐過2012年……
坨坨狼已經(jīng)厭煩了“百寒風(fēng)”、“十寒風(fēng)”的稱呼,他那天大喊一聲:“我已經(jīng)決定了!我的新名字——它它娘!”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他臉紅著改口道:“它……它它良!你們都聽錯了!”
愚人節(jié)敲邊鼓:某天,某外地廠商媒介在Q上誤把九言我當(dāng)成了坨坨,于是聊到興起問我:“對啦,上次跟你一起過來的真的是普通朋友嗎?看著不像呀!”這看得我心驚膽戰(zhàn)啊,也顧不上問這普通朋友的性別了,這我該如何是好?作為一個正直的青年,我一口回絕了媒介大姐姐的合理要求,并把聊天記錄在編輯群中公之于眾。
據(jù)后來了解,空心大人以此為把柄,要挾已然名花有主的“它它娘”好幾頓午飯。
所以大家知道了,愚人節(jié)把你的QQ名稱和頭像改成你的損友,與你們共同的其他損友交談,可能會套出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不過此招涉及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的隱私,慎用,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