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討飯本名王道范,嚴州府青溪人氏,小時候沒了爹娘便開始行乞,吃的是百家飯,睡的是寺廟亭。
這日,王討飯行乞到張村,見一戶人家門前張燈結(jié)彩甚是熱鬧,不由心里暗喜:這幾日吃喝又沒問題了。原來,大凡辦紅白喜事的人家,是不會輕易趕叫花子的,一則圖個吉利,二來圖個熱鬧。家人見他來討吃喝,便請他進來用飯。王討飯暗道:這家人都如此禮貌待人,主人定是心地善良樂于施舍之輩。于是問道:“敢問老哥,你家主人姓什名誰,今日張燈結(jié)彩辦啥喜事?”家人豎起大拇指道:“客官有所不知,我家老爺姓張名富貴,人稱張員外,平日多行善事。今口老爺過生日,不論貧富貴賤均可進內(nèi)喝杯喜酒。”王討飯問道:“你家老爺高壽?”“我家老爺今年三十九歲,明年才四十呢!”王討飯不由贊道:“不愧為員外老爺,三十九歲生日也如此闊氣,想我王討飯今年也是三十九歲,可從出生至今從未過上一回生日。不要說過生日,就是一日三餐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張員外好福氣啊!”
家人一聽不由又打開了話匣子:“我家老爺可不一般啦,小時候老太爺請算命算了一卦,說他生在辛酉年辛酉月辛酉日辛酉時,叫什么‘四雞叫命’來著,注定一生榮華富貴。”聽到此,王討飯不由為自己的命運打抱不平起來,小時候常聽父親講,說自己的命也是什么“四雞叫命”,卻緣何落得這般田地。我倒要看看這張員外長得何等模樣,為什么他的命這么好,我的命這么苦。他要家人稟告張員外請求一見。
不一會兒,張員外紅光滿面出門迎接道:“這位客官,讓你久等了,請進內(nèi)飲幾杯薄酒?!蓖跤戯堃娝粌H生得品貌端正,而且全無一點嫌貧愛富模樣,不由暗喜道:果真是命大福大之人。遂隨他人席和眾賓客猜拳行令,好不快活。
散席后,他拜見張員外道:“在下王討飯,家住大王莊,巧的是和老爺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今日員外生日,我敬祝您老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睆垎T外聽了喜道:“你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正是?!薄扒闪?,這難道是緣分不成?”
原來張員外也是無兄無弟、無姐無妹的獨苗兒,早就有心尋找一個志同道合年齡相當(dāng)?shù)娜私Y(jié)為兄弟,說話做事好有個伴兒,今日巧遇同年佬,正所謂天賜良機。遂問道:“我意欲與你結(jié)為兄弟,同享榮華富貴,不知你意下如何?”王討飯聽了大喜道:“這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我正愁吃穿住行無著落,想不到要瞌睡送來了枕頭,承蒙老爺厚愛,我恭敬不如從命?!庇谑莻z人跪下對天盟誓:有難同當(dāng),有福共享。岡是同年,王討飯推張員外為兄,他雙膝跪地拜道:“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睆垎T外忙扶起道:“賢弟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從此,王討飯在張家過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日子,家人稱他為“二老爺”。
王討飯每日里由兄長陪著吃喝玩樂,好不快活。有道是“良辰美景容易過,閏年閏月不閏時”,不覺已到次年春上,元宵節(jié)剛過,他的心里就盤算開了:每日里吃喝玩樂無事可做,長此下去豈不將大哥的萬貫家財坐吃山空,豈不害了大哥?想到這里他便對張員外道:“仁兄,幾月來,承蒙您熱情款待,使我過著神仙般的日子,然終非長久之計,我意欲辭別仁兄出外闖闖,不知仁兄意下如何?”張員外不悅道:“賢弟何出此言?難道是為兄照顧不周?你我之間還講什么客氣話,外出之事千萬莫提,再提我就生氣了?!?/p>
又過了十幾天,王討飯執(zhí)意要外出干點事情。張員外無奈,便命家人拿來紋銀五十兩,道:“賢弟,為兄不攔你了,這些銀子你拿著,看有沒有合適的生意可做,賺與不賺是次要的,到年底無論如何要趕回家和為兄一起過個團圓年?!蓖跤戯埥舆^銀子揮淚而別。
王討飯這日來到李家村,但見村頭河邊許多民工正在“吭哧吭哧”地抬條石,一問才知道要在河上造一座石橋方便過往行人。王討飯想:造橋補路是為大家的事,要不是大哥講義氣施舍于我,我也不會有今天。我也不是什么做生意的料,還是做我的老行當(dāng)熟門熟路。想到這里便將五十兩銀子全部捐出。
夏去秋來,王討飯悠閑自在地過著乞討生活,轉(zhuǎn)眼大雪紛飛已到年底,想起大哥說的話,便兩手空空轉(zhuǎn)回家來。張員外高興地問長問短,王討飯支支吾吾謊說做生意虧了本。張員外聽了揮揮手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只要你能平安回家就好,仁義值千金啊!”張員外的這番話不由讓王討飯心里熱乎乎坦然了許多,便在張家安心過年不提。
次年春天,王討飯再一次提出要出門做生意,張員外見他還不死心,只得又贈銀給他,再三叮囑不論發(fā)財虧本,年底一定回家。王討飯懷揣銀子走出家門。衣服破了,草鞋爛了,還是未找到可做的生意。這日來到一座山腳,爬上山坡見許多匠工正在建造一座庵堂。他心里又想開了:做生意又不是件容易事,我天生一副討飯相,何不將大哥所贈之銀捐出造庵做好事。于是,他又將銀子捐出大半。
王討飯逍遙自在地一路行乞。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臘月又到。這回,他覺得無顏回家過年了,便獨自一人在外流浪。夜里,他宿在破廟里,白天的疲勞使他很快進人夢鄉(xiāng)。他夢見一白頭老翁告訴他,江邊有七船燈草,因販賣燈草的客商生病身亡,而撐船人欲將燈草分了散伙。你可假稱客商家人將七船燈草包攬下來,運到嚴州販賣。王討飯醒來后回想夢中之事甚覺奇異,便半信半疑來到江邊,果見七只船兒裝滿貨物一字兒排在碼頭上,便以客商家人的身份出面,雇人將客商安葬在附近山上,一切準(zhǔn)備停當(dāng)率領(lǐng)船只順流而至嚴州府。真所謂無巧不成書,嚴州城居民十有八九染上瘟疫,而且有一名醫(yī)開出的藥方藥引都是燈草煎湯水喝和用燈草點穴位。一下子,全城人搶買燈草,七船燈草霎時搶買一空,除去船工開支外著實賺了一把。王討飯在嚴州城里購店鋪做起了布匹生意,也是他財運正旺,不到一年便大發(fā)特發(fā)了。他在各條街上設(shè)了分店,自己在十字街邊的總店里掌管著。又過了三年,他的分號遍布整個嚴州府各個縣城。
幾年后的一個夏天,一場百年未遇的洪水一下子攪亂了張員外的富裕生活。原來,他租給佃戶的大部分田地遭淹,佃戶們交不出租糧。偏偏禍不單行,冬季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他的七八問房屋,尤其是存放糧食、山貨的倉庫也被燒光。他一下子成了有上頓沒下頓的窮光蛋,只得將剩下的幾間房屋賣掉度日。有道是坐吃山空,只三四個月,賣房錢也被他們吃用精光??纯醇依飳嵲诖蛔×?,便和妻子一同出門要飯去了。
單說這日,夫妻倆來到李家村頭,步上大石橋正待歇息時,抬頭見橋頭的“留芳榜”上刻著密密麻麻當(dāng)初造橋捐錢糧的人的姓名和數(shù)量,看著看著不由瞪大了眼睛,原來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刻著他的大名。他心里納悶:我不曾捐過銀兩,為什么榜上有名?難道是同名同姓之人?難道我看花了眼?他用手揉了揉眼,仔細一看,不差,那上面清清楚楚刻著:張村張富貴捐銀五十兩??伤麎焊鶅壕拖氩黄鹩羞@檔子事兒。這時,同上許多人,一打聽是曾捐i寸銀的外村善人,便都擁著他們回村,這家留吃,那家留住,整日里熱情款待。這樣一連住了十多天,張富貴熱淚盈眶地告別了村人,重新踏上行乞路途。那日他們爬上山坡,見半山腰一座新造庵堂,便走進去歇腳。他無意往庵堂門口一瞧,奇怪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原來那“百世碑”上刻著當(dāng)初造庵相助之人中又有他的大名。這就奇了,張富貴百思不得其解。
這日,夫妻倆行乞來到嚴州城,見城中有一家店鋪門上掛著“富貴布莊”四個字,張富貴更覺蹊蹺,心里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人還真不少呢。你瞧和我同名的這個人可就發(fā)了,而我卻落得個討飯的下場。他問店里的掌柜道:“這布店是你開的嗎?”掌柜笑道:“我哪有這福分,這是我家王掌柜開的。他叫王討飯,大王莊人氏?!睆埜毁F一聽喜道:“莫不是我那兄弟發(fā)了?”便又問道:“那店上掛的橫匾又是怎么回事?”掌柜回道:“那是我們張大掌柜,心眼可好了。聽說當(dāng)初王掌柜要不是張大掌柜相助,怕是沒有今天這般光景。為答謝張大掌柜,他將所有店鋪以張大掌柜的名字命名?!睆埜毁F越聽越歡喜道:“你們王掌柜現(xiàn)在何處?”“他呀,十字街總店里掌管著?!?/p>
張富貴攜妻直奔十字街,見街旁有家大店甚是氣派,正門前四個大紅燈籠高掛,燈籠上鑲著金黃的“富貴布莊”四個大字,便闖進店去找王討飯?;镉嬕娝麄兤埔聽€衫不讓入店,聞聲而出的王大老板一見,忙喝道:“不得無禮!”他仔細一看不由熱淚盈眶道:“大哥!”張富貴也悲呼道:“賢弟!”仁兄賢弟在此相見悲喜交加,止不住流下熱淚。雙方進入店內(nèi),這才互問別后情形。王討飯問道:“大哥因何到此,怎的這般模樣?”張富貴嘆一聲道出這幾年遭遇的事,隨后問道:“賢弟這幾年又是怎樣過來的?”王討飯便將大哥兩次捐銀都被他捐出造橋建庵和夜宿破廟做夢等等一股腦兒說出,從此張富貴夫妻倆便在店鋪住下。王討飯每日里除盛情款待外,還陪他們游山玩水,查看各處店鋪生意。不覺又過了數(shù)月,張富貴見在這里總是打擾賢弟,心里過意不去,便提出要回老家重建家園的想法。王討飯先是執(zhí)意不允,后經(jīng)不住大哥再三懇求,只得吩咐伙計備好驢子供大哥夫妻倆騎乘,又贈紋銀五十兩做盤纏用。張富貴一看是匹跛腳驢心里不悅,但也不便明說,只得騎著它回轉(zhuǎn)家鄉(xiāng)。
約半個月時光到了老家,但只見被自己賣掉的房屋都已整修一新,而且又添置了許多必需的家具,正詫異問卻見王討飯笑哈哈地從房里迎了出來道:“大哥,您可回來了,小弟恭候多時了?!痹瓉?,王討飯早就暗中派人回家鄉(xiāng)著手重建家園一事了。而張富貴離店上路后,王討飯便帶著伙計快馬加鞭搶在大哥前面趕回老家,用銀兩添置家具,打掃庭院,迎接大哥回家。
從此,張富貴和王討飯義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