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灌口縣盛產(chǎn)一種魚叫石斑魚,用此魚做出的湯鮮美無比,特別是西嶺魚館,做出的石斑魚湯更是天下無雙。
西嶺魚館的老板姓楊名勝根,為人正直,因他帶頭拒交苛捐雜稅,深得灌口縣百姓擁戴,卻讓縣令鄭孜昌對他恨得咬牙切齒。
這年初夏的一天,鄭孜昌派人給楊勝根送了個帖子,說兩天后他要到西嶺魚館吃石斑魚宴。
兩天后,鄭孜昌果真來了,身后還跟著灌口縣有名的食客劉嘴。這劉嘴原有萬貫家財,可為遍嘗天下美味,經(jīng)常不惜一擲千金,幾年下來就把自己吃成了一個窮光蛋,鄭孜昌將他請來,自然是沒安好心。果然,兩個人來到魚館,要楊勝根先帶他們?nèi)⒂^廚房。
魚館大廚冷夫勇領(lǐng)著十幾個徒弟正在后廚忙活,一旁的菜板上放著七八條半尺長的石斑魚。只見劉嘴搖搖腦袋,酸溜溜地說道:“這石斑魚,看來早已死了個把時辰了?!?/p>
楊勝根一聽,就知道鄭孜昌要喝活石斑魚湯。要知道,石斑魚性格很烈,被捉后不像其他魚那樣隨遇而安,而是拼命掙扎,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就力竭而死,要想喝活石斑魚湯,是難于登天?。?/p>
楊勝根剛要說話,冷夫勇對鄭孜昌一拱手說道:“鄭大人,請你明天再來,我一定給你做活石斑魚湯!”
第二天,鄭孜昌又帶著劉嘴來到西嶺魚館,他們進(jìn)了廚房,一看廚房正中放著的大木桶,當(dāng)即愣住了。原來,冷夫勇叫徒弟從街上買來一個帶滑蓋的大木桶,木桶桶底的釘子上系著一個布袋。這只布袋中裝的就是石斑魚愛吃的蠅蛹,只要把這個木桶沉入湖中,將桶口留出一條縫,石斑魚就會鉆進(jìn)木桶中去吃布袋中的蠅蛹。此時只需潛入水中關(guān)上滑蓋,石斑魚就出不來了。因為木桶內(nèi)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石斑魚雖被捉住,卻不會奮力掙扎,自然也不會死掉。
鄭孜昌、劉嘴都是美食行家,一見大木桶,便什么都明白了。鄭孜昌十分尷尬,勉強(qiáng)夸了冷夫勇幾句,就冷著臉坐到雅間去了。不一會兒,菜上來了,一桌子石斑魚宴,共有七個菜,最后上的就是西嶺魚館的招牌菜“石斑魚湯”。
鄭孜昌挨個嘗了一遍,這些菜做得真是令人拍案叫絕,不僅保留了石斑魚的鮮味,又各具特色,尤其是那石斑魚湯,喝一口鮮得連自己的舌頭都快吞下去了。
鄭孜昌實在是挑不出毛病來,他扭頭望著劉嘴。劉嘴咂了咂嘴,對一邊作陪的楊勝根和冷夫勇說:“這清蒸石斑魚,還是少了鮮味呀!”
原來,據(jù)說清蒸石斑魚這道菜,一定要選用肥嫩的沒產(chǎn)過籽的雌石斑魚。其實這只是個說法,又有哪家魚館酒樓真的會這么做?而且劉嘴雖然嘴刁,卻斷斷不可能嘗出石斑魚的雌雄來,他這么說,是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因為石斑魚是雌雄同體,首次性成熟時是雌性,次年再轉(zhuǎn)換成雄性,所以只有在雌石斑魚懷孕待產(chǎn)的時候,才能分辨出雌雄來。
冷夫勇沖著這兩人的背影直罵,楊勝根更是氣急,“啪”地拍了一下桌子,桌子上的茶碗滾到地上,碎了。冷夫勇急忙彎身去撿,可是手指卻被碎瓷片割出了血,看著冷夫勇流血不止的手指,楊勝根忽然叫道:“我有辦法了!”
沒過幾天,楊勝根給鄭孜昌送了帖子,說西嶺魚館已經(jīng)找到了辨別石斑魚雌雄的方法,恭請鄭、劉二位光臨西嶺魚館品嘗最地道的清蒸石斑魚。
這天上午,鄭孜昌沒來,只劉嘴一個人來了。他說鄭孜昌大人今日公務(wù)在身,派他先來看看情況,說著來到后廚,看著木桶中趴在水底的幾條石斑魚問道:“楊老板,您是用什么方法辨別雌雄的呢?”
楊勝根說了句“請看”,便把手伸到了木桶中,還沒等劉嘴細(xì)看,就聽楊勝根一聲慘叫,拿出手來,手指上鮮血淋漓。楊勝根一邊用布條包扎手指,一邊說道:“雖說石斑魚不是啥兇猛的魚類,可是它被困在木桶中,還是免不了焦躁。這時若把手伸到水里,雄魚就會立刻游上來,張口就咬,而雌魚只有用手去抓它時才會咬你!”
劉嘴看著楊勝根血淋淋的手指,嚇得一縮脖子,說道:“高!我回去稟告鄭大人一聲,三天之后,我們再來品嘗你們的石斑魚宴!”
楊勝根見劉嘴走遠(yuǎn),才將手中一件東西丟到地上。原來,楊勝根將手伸入木桶時,手心里早藏了一小片薄鐵,若不是他用這片薄鐵割破自己的手指,劉嘴一定又要借題發(fā)揮,貶低西嶺魚館的聲譽(yù)了呀!
這一關(guān)躲過去了,可楊勝根又皺起了眉頭。因為三天之后已過仲夏,這石斑魚和別的魚類有所不同,一旦過了仲夏,它的骨頭就硬如頑鐵,魚肉枯似干柴,那時鄭孜昌要吃肉質(zhì)鮮美的石斑魚,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嗎?
三天后,鄭孜昌、劉嘴果然又來了,可這一次不止他們兩人,還有個面相威嚴(yán)的人。雖然此人穿著低調(diào),可一看那氣度,還有鄭孜昌和劉嘴對他那巴結(jié)的樣子,就知道是個大官。楊勝根小心招呼,不一會兒,一桌子石斑魚宴上齊了。鄭孜昌剛嘗了一口菜肴,就把筷子“啪”地拍到了桌子上,喝道:“大膽奸商,我要的是活石斑魚,這石斑魚一定是仲夏前就冰鎮(zhèn)起來的死石斑魚!要不然過了仲夏,豈還能如此肥嫩?”
楊勝根面不改色地答道:“本店的石斑魚絕對鮮活,幾位如果不信,可進(jìn)后廚一觀!”一行人來到后廚,見大木桶中有幾十尾石斑魚,這些石斑魚臥在桶底,尾巴和身子還在不停攪水呢!
劉嘴不信,指著大木桶中的活石斑魚,對冷夫勇說道:“你就用桶里的活石斑魚,現(xiàn)在就給我們做一道菜!”
冷夫勇應(yīng)了一聲,右手探進(jìn)木桶,將一條掙扎的石斑魚抓了出來,沖洗下鍋,油炸澆汁,眼還未眨幾下,一道紅燒活石斑魚就出鍋了。更奇的是,這石斑魚盛在盤子里,還在一下下扭動身子呢!
劉嘴和鄭孜昌拿起筷子,各嘗了一口,這魚肉做得可比龍膽鳳髓,美味至極!那位大官模樣的人也嘗了一口,口中嘖嘖不已。這時,楊勝根忽然提起一根筷子,猛地往魚身上一刺,一股帶著腥味的魚血飛射出來,那魚劇烈地扭了幾下,就此不動了。楊勝根用另一根筷子撥開魚肉,那魚腹中竟然藏著一條黃鱔,上面還插著筷子呢!
鄭孜昌又驚又恐:“楊勝根,你竟敢……”
楊勝根一拜到底,對那大官說:“巡撫大人明鑒,草民楊勝根,以開魚館為生。灌口知縣鄭孜昌,中飽私囊,橫征暴斂,因草民帶頭拒稅而懷恨在心,數(shù)次將草民逼入絕境,草民叩請巡撫大人為民做主!”
那大官眉頭一皺:“你怎么知我是巡撫?又如何證明鄭孜昌的所作所為?”
楊勝根畢恭畢敬地說:“草民低賤,只能在這紅燒活石斑魚中動手腳,鄭孜昌是一方父母官,自然能在灌口動用民工修理河道上動手腳。巡撫大人幾日前就到了,百姓豈能不知?”
大官聽了楊勝根的話,臉微微一紅,對鄭孜昌說:“鄭知縣,飯也吃過了,我們走吧!”
原來,最近城中傳聞,巡撫大人近日將巡訪灌口縣,三天前劉嘴獨自來西嶺魚館,楊勝根想鄭孜昌定是接待巡撫去了。今日楊勝根看見與鄭、劉同來的大官,十成中更是料定了九成。沒錯,這位大官正是巡撫,他早知道鄭孜昌不但搜刮民脂民膏,還在修理河道中貪污公銀,但在鄭孜昌重金賄賂之下,巡撫竟決定向朝廷隱瞞此事??扇f萬沒想到,鄭孜昌的所作所為,連楊勝根這么個平頭百姓都了然于胸,他巡撫再要瞞,那不是自找苦吃嗎?
從此,鄭孜昌、劉嘴就在灌口縣消失了,西嶺魚館的名聲卻一日響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