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在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實踐的基礎上概括出了以“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為主要內(nèi)容的“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是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成果。
“北京精神”不斷深入人心
2011年11月2日,“北京精神”正式發(fā)布。“北京精神”是北京這座偉大城市的精氣神,是全市人民共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倫理習慣和道德規(guī)范。愛國反映了北京市民的理想信念;而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和厚德又都是價值追求;倫理習慣方面,北京人講禮兒,包容和厚德都是倫理,有禮貌、講道理;道德規(guī)范方面,我們強調(diào)厚德,要在全社會形成爭做有道德的人的風氣。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北京精神”不斷深入人心,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支持,產(chǎn)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中央領導高度肯定這項工作,對首都開展這項工作的程序和成果表示贊同,認為這是北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行動。
“北京精神”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
為什么大家都投票選擇這些元素作為“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既是北京建城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積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化在北京市民心中的表現(xiàn),特別是北京市民實踐的體現(xiàn)。“北京精神”不是文人閉門造車杜撰出來的,她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是幾千年文化、歷史精髓的傳承?!氨本┚瘛睆娬{(diào)“愛國”,是因為愛國是北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歷史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愛國的人和事,1919年的“五四運動”,學生的愛國行為就是近代中國革命、愛國思想的發(fā)端。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等社會主義優(yōu)秀文化在北京的實踐,典型代表是北京成功舉辦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圓滿完成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籌辦任務等重大文化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就是“北京精神”的基礎和源泉?!皧W運精神”有五句話:“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敝醒腩I導對“奧運精神”予以肯定。而“北京精神”正是對“奧運精神”的延續(xù)。“奧運精神”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這些精神,何談“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奧運精神”體現(xiàn)的是廣大奧運建設者、工作者、志愿者和干部群眾的工作精神,很容易轉(zhuǎn)化為“北京精神”。在籌辦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時,我們有句口號是“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這也與“北京精神”一脈相承。凡是參加籌辦建國60周年慶?;顒拥娜?,都保持了一個好的精神狀態(tài),才使活動能精彩、成功。再說“創(chuàng)新”。從改革開放以來,創(chuàng)新就是北京發(fā)展的動力。中關村從一個電子產(chǎn)品交易市場起步,已成為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的示范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北京的文化創(chuàng)新使文化市場繁榮,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從某種意義上看,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爭首善。
“北京精神”必須指導實踐
“北京精神”的本質(zhì)和生命力在于實踐,她必須指導實踐。“北京精神”是在實踐中產(chǎn)生的,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沒有廣大干部群眾的實踐,就沒有“北京精神”。在新的發(fā)展階段,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首都,要成為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首善之區(qū),就必須有一定的“精神”。“北京精神”對于北京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可以團結(jié)、凝聚全市人民,形成共同理想和價值追求,也可以繼承中華民族“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市民的道德素質(zhì),提升人的品質(zhì)。
“北京精神”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之間是什么關系?“北京精神”是“人文北京”最重要的內(nèi)容,“人文”就是理想信念,包容和厚德;“科技北京”要求創(chuàng)新,也要求有包容誠信的環(huán)境;“綠色北京”也需要“北京精神”的支撐,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的中華文化的支撐。因此,貫徹“三個北京”戰(zhàn)略的思想支撐就在于“北京精神”。我們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這個世界城市的“特色”就是具有“北京精神”,具有巨大的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有強大的活力和包容力。當前,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廣大黨員、全體群眾都要大力弘揚、踐行“北京精神”。我們開展了“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活動,可以由此更進一步開展“做一個愛祖國、愛首都的北京人”、“做一個學雷鋒、包容助人的北京人”、“做一個愛創(chuàng)新、懂傳承的北京人”。如果北京2000萬新老市民都能夠踐行這個要求,北京將是一個非常和諧、宜居、充滿活力的城市。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本文是劉淇同志于2012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分組討論時的發(fā)言,有刪節(jié),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