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除了喜歡孩子聰明伶俐、健康活潑外,更希望他走在外面被人夸獎:“這個孩子真有教養(yǎng)!”“這孩子的教養(yǎng)真好!”殊不知,孩子有無教養(yǎng),關(guān)鍵在于家長的教導。下面8個道理,你有必要教給孩子。
道理1:公平——
游戲時遵守規(guī)則
棘手的難題:
你和5歲的兒子正在玩那種擲色子看誰最先到達終點的游戲,可是他不按點數(shù)走,為了能贏,他把自己的小人一下子就放在了終點上。雖然你的初衷也是讓他贏,但你不想對他的作弊行為加以肯定。
簡單的教導:
不要用“作弊”、“耍賴”這些詞指責孩子,而要告訴孩子玩游戲時應該公平、公正,并且給他指出他應該到達的位置。道理可以這樣來講:“你這樣走不合理,對其他人不公平。和我玩的時候,我可以讓你這么走,但是當你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如果你這樣走,他們會很生氣,因為你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被蛘邔λf:“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不按規(guī)則玩游戲,結(jié)果會怎樣?”
道理2:感激——
謝謝別人的好意
棘手的難題:
你邀請朋友到家里做客,朋友給你4歲的兒子帶來了一件禮物。他打開看了一眼,然后就把禮物扔在一邊,沒說“謝謝”就走了。
簡單的教導:
期望四五歲的孩子懂得感激還為時過早,你的朋友可能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不必小題大做,簡單地給孩子講明道理就可以了??梢愿嬖V他:“你先到這兒來,我有話和你說。阿姨送給你禮物,你卻忘記對她說謝謝了?!?/p>
如果你愿意讓他先玩一會兒,過后再講道理也行??梢栽谒X前再提起這個話題:“在我們家里,無論誰收到了禮物都應該說聲謝謝。”如果你兒子告訴你,他不喜歡這件禮物,那么你就應該告訴他:“阿姨以為你會喜歡的,所以才送給你這件禮物。而且,即便我們不喜歡別人送的禮物,也應該說聲謝謝,因為我們要謝謝別人心里還惦記著我們?!?/p>
道理3:助人——
在需要時幫助別人
棘手的難題:
晚飯過后,你讓6歲的兒子幫你收拾碗筷。他說他累了,拒絕幫你做家務。
簡單的教導:
要求你的孩子先坐在椅子上別動,然后告訴他:“家里的每一位成員都要為這個家出力,使家里更干凈、整潔?,F(xiàn)在,你已經(jīng)長大了,能夠為這個家做點什么了。如果你不想收拾桌子,那么我就列出一個清單,寫下你能做的家務,然后由你選擇自己愿意做的家務?!被蛘邔λf:“幫助別人能使別人更愉快。你還記得我?guī)湍闶帐昂猛婢邥r你的感受嗎?現(xiàn)在,你能幫幫我嗎?”
道理4:諒解——
原諒他人的過失
棘手的難題:
你5歲的女兒辛辛苦苦地用積木搭好了一座大房子,沒想到被她2歲的表弟一不小心碰倒了。面對小表弟雙眼含淚的道歉,你女兒堅決不原諒,還大聲抱怨小表弟:“太晚了!”
簡單的教導:
允許你的女兒在原諒別人之前發(fā)泄一下心中的怨氣,然后再給她講明道理?!澳愫軞鈶崳也粫檫@責備你。我知道你搭好這個房子不容易。但這是一個意外,你表弟還小,他還不能像你一樣小心地做事情?!比绻闩畠喝匀徽J為表弟是故意把她的杰作碰倒的,那么你就讓她回憶一下,她自己是不是有時候也會在無意中把事情給弄糟,比如把牛奶倒在了桌子上。
但是,如果她的表弟確實是故意碰倒她搭的房子的,那該怎么辦呢?你最好用自己的經(jīng)歷向孩子說明諒解他人的好處:“我記得,當我接受別人的道歉時,感覺很不錯。你愿意嘗試一下嗎?你可以說服自己原諒小表弟,看看你的感覺會是什么樣的。”
道理5:誠實——
把真話告訴大家
棘手的難題:
你在孩子的兜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玩具,但你知道這不是他的。你6歲的兒子辯解說這是他撿來的。你很懷疑,但沒有深究。然后你就接到了一個媽媽的電話,她委婉地詢問你的孩子昨天在她家玩的時候是不是誤拿了一個玩具。
簡單的教導: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清楚地知道拿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所以,你可以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孩子:“我剛剛接到某某媽媽的電話,她說家里有一個玩具不見了。聽起來,好像是你沒說一聲就拿走了這個玩具。你是怎么想的?現(xiàn)在是你和我說實話的時候了?!?/p>
如果你的孩子仍然矢口否認,那么你就該嚴厲些:“偷東西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大家都不喜歡這樣的人。你可能感覺也不好,因為你知道這個玩具不屬于自己。而且對自己做的事情還撒謊隱瞞,這就更糟糕了?!比缓?,要態(tài)度堅決地讓孩子把玩具盡快還回去。
道理6:尊重——
對別人心存敬意
棘手的難題:
周末,你送5歲的女兒去上語言課,偶然間看到女兒上課的時候手里拿著溜溜球,在不停地玩,全然不理會老師的存在。
簡單的教導:
下課后,你應該把她帶到一邊,告訴她你的決定:以后不允許上課再玩玩具。然后想辦法使孩子對“尊重”這一概念有更深的理解。你這樣對她說:“關(guān)注別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種重要方式?!?/p>
如果你女兒很快明白錯誤所在,那么為了加深理解,你可以對她說:“我很高興你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現(xiàn)在你知道了怎樣做才是尊重他人,這太好了!”
道理7:慷慨——
樂于同他人分享
棘手的難題:
你3歲的兒子緊緊地抱著奶奶送給他的糖果罐。當你要求他拿出一塊兒你愛吃的巧克力糖的時候,他把糖果罐抱得更緊了,態(tài)度堅決地說:“不給!”
簡單的教導:
3歲的孩子還不善于與別人分享,尤其是糖果,更不愿意給別人了。所以,你要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明慷慨的好處:“你知道嗎?當我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東西的時候,別人也不愿意和我分享,結(jié)果我的感覺很不好。但是在我和別人分享了以后,別人也能主動地和我分享東西,我的感覺就變好了。你愿意嘗試一下嗎?”或者直接降低標準,索要糖果:“如果你不愿意把巧克力糖給我,那么就給我一塊其他的糖,怎么樣?”
道理8:友善——
友好地對待周圍的人
棘手的難題:
你無意間聽到5歲的女兒和她的幾個朋友在談論班里的同學,講的話不太好聽。
簡單的教導:
這種行為常常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你必須介入,但不要使孩子陷入尷尬的境地。你可以走近這些孩子,告訴她們,你無意中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然后向她們提出問題:“告訴你們一個不變的真理: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待你。你們明白這話是什么意思嗎?”或者直接問她們:“如果有人在背后談論你們的種種不好,你們會怎樣呢?”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道德觀念的灌輸需要潛移默化。父母每天都要讓孩子看到正直和得體的行為舉止,才能使自己的說教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
1.父母以身作則。常說“請”和“謝謝”,和他人分享美味,和孩子一起參與那種輪流玩的游戲。等孩子長大一些,父母還可以讓孩子為家里挑選早餐食品。
2.給孩子讀相關(guān)的故事書。講故事是學習道德標準的好方法,孩子喜歡那些帶有圖畫的書籍,所以應該給孩子挑選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的連環(huán)畫看,然后再給他解釋清楚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3.寓教于樂。道德標準的學習同樣可以融入游戲中,比如,和孩子玩木偶游戲時,可以讓孩子想想這個木偶怎樣才能幫助那個木偶。對孩子的回答,父母要給予鼓勵:“這是個好主意!”另外,還可以鼓勵孩子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歉意或者停戰(zhàn)求和的愿望。
【編輯:楊子】